
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余震”波及到欧洲引发欧债危机,影响还在持续;日本福岛核事故不仅在考验着人类对核能利用的智慧,而且加剧了亚洲天然气市场的竞争;源于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所产生的蝴蝶效应,导致中东北非政局动荡,国际能源价格波幅加大,全球能源供应安全威胁加大。受这些重大事件以及美国页岩气革命的影响,全球能源格局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
一、全球能源格局的多中心化趋势。传统上的能源格局往往以一个中心为核心,然后辐射到其他区域,如墨西哥湾中心、波斯湾中心等。美国通过页岩气革命,以及建设主要依托美洲油气生产国的多元化进口渠道等手段使自身能源“自主性”增强,石油供应重新实现了向本土和周边区域回归的战略性性转变,北美中心再次出现。欧洲也试图建设辐射状供给通道,其石油供应形成了以俄罗斯、北海和北非为核心,其他地区为辅的格局,环西欧大陆的供应圈初见雏形。亚洲则由于中国、印度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日本福岛核事故的影响而对石油和天然气需求大增,成为未来能源需求的主要增长点,环亚洲供应圈正在形成之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环美洲中心相对成熟,只有美国有能力、有实力构建完全由自己主导的石油供需区块。相比之下,环欧洲中心和环亚洲中心还处于概念化阶段,其未来的发展,除了受地理和资源分布因素影响外,还要取决于国家综合实力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石油基准价格区域化显现。全球能源格局决定了能源定价机制,伴随着世界能源格局多中心化趋势,能源定价机制也在区域化。从历史上看,基于WTI和Brent两种基准油品质,前者较后者具有每桶1至2美元的溢价。但自2011年以来,由于北非、中东局势动荡以及美国本土市场对WTI的影响,Brent原油价格比WTI原油年均高出达15美元左右,高峰期价差甚至接近30美元,出现所谓的“反转”现象。从根本上来看,这种反转是由于“环美洲中心”与“环欧洲中心”的存在,导致WTI和Brent价格呈现出“区域化”特征。从天然气市场来说,LNG贸易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形成全球性天然气定价的可能性,但基于目前的供需,北美、欧洲、亚洲三大天然气定价区域依然如故,美国页岩气革命和日本福岛核事故更是双向加剧了这种天然气亚洲“溢价”现象。

三、非常规油气资源在国际油气供应中的战略性地位日益突出。北美地区页岩气产量的急剧增加,引起国际社会对页岩气开发的高度关注,世界天然气市场也随之出现新格局。美国减少从亚洲进口LNG,国际市场多余的LNG转而运往欧洲市场,欧洲相应降低了对俄罗斯管道天然气的依存程度。同时,在高油价推动下,加拿大油砂和委内瑞拉超重原油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油砂开采技术和超重油利用技术的快速发展,非常规油资源的投资热情不断高涨,加拿大和委内瑞拉在全球石油供应中的地位愈加重要。巴西东南部海域的深海和超深海地区接连发现储量巨大的油气田,提升了巴西在全球能源格局中的地位,也为人类利用深海油气资源提供了可能。气候变暖和破冰船技术的发展,丰富的北极油气资源争夺战也已出现在极地周边国家的能源蓝图之中。全球范围内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不仅拓展了国际油气行业的行业范围和影响力,同时对全球能源格局乃至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均具有深远影响。

四、多极化能源主导下的天然气时代正在到来。天然气是低碳时代的一种更加优质的能源,再加上潜在的可燃冰资源,将为人类社会能源结构从化石能源为主向非化石能源为主的转变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首先,全球天然气勘探开发成效显著。根据2012年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公布的最新常规油气资源评估结果,全球常规天然气最终可采资源量4234亿吨油当量,比2000年的评价结果高20%。相比2000年,2012年世界天然气产量增幅超过了40%,达到了3.4万亿立方米。其次,美国页岩气革命增加了天然气供给。2012年美国页岩气产量2300亿立方米左右,已经占到其天然气总产量的38%。美国页岩气产量的大幅提升,一方面增加了美国国内供给,导致其进口量下降甚至于在未来成为一个出口国。另一方面提高了国际市场天然气可贸易量,对天然气的主要出口国形成了压力,为进口国增加消费创造了条件。最后,LNG技术的不断成熟为全球天然气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长期以来,受制于管道运输方式,天然气主要是以区域市场形式存在。LNG技术的发展突破了这一限制,使天然气市场的全球化成为可能。
五、国际能源地缘政治格局演变放大了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为国际油价处于高位水平提供了支撑。2010年底以来,以突尼斯“茉莉花革命”为先导,中东北非地区爆发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反政府抗议运动,并逐渐蔓延至阿拉伯各国,数十年持续维持地区稳定的政治秩序迅速崩溃,对全球油气市场产生了很大冲击和影响。一是加剧了国际原油市场价格波动。市场对中东北非地区油气生产前景不明的担忧与负面预期,加剧了市场恐慌行为,加上金融市场上的过度反应,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在动乱爆发前后出现大幅度波动。二是放大了国际石油运输通道的不安全性。当前世界石油贸易中,超过70%的石油通过海运运输,仅通过霍尔木兹海峡的石油贸易量占比全球的40%。发生在这一区域的任何不确定性因素都会加大国际市场上的运输安全。三是增加了国际能源投资的政治风险溢价。资源国政局不稳、政治暴力事件频发等不稳定因素给石油项目的稳定运营带来巨大风险,国际石油投资风险溢价加大。
(选自《新能源经贸观察》5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