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能源网
注册 登录
寻梦之旅 一口页岩气井的考察报告
作者:何志成 评论(0) 标签:
分享到:

内容提要:一位独立学者独自驱车几万公里,自费考察中国四川富顺-永川合作区的页岩气开发;一口不普通的页岩气井,承载着中国乃至全球能源革命的新希望。

 

    6月中旬的蜀南大地已是热浪翻滚,但“古5205”井场(泸县第六口已经完井的页岩气井)的气氛更热。从“古5205”页岩气井场不断蒸腾起的阵阵热浪,不仅让现场几百名工程技术人员感到燥热,也让成都、北京中石油总部的各级领导们如坐针毡,甚至让远在上万公里以外的休斯敦壳牌技术中心的所有相关技术人员包括公司决策层都寝食难安。为什么大家都聚焦在这样一个“热点”,因为这不是一口普通的页岩气井,它的完井过程不仅寄托着中国新能源界对中国页岩气革命的希望,也饱含了全球非常规能源产业界对“气化全球”愿景的期盼。

 

身负重担的一口井

对中国的页岩气革命,我是抱有最积极预期的,但我在3月份出席由中国人民大学能源研究中心和英国驻华大使馆联合举办的“北美页岩气革命与中国”研讨会上听到的与会(中外)专家的所有发言,几乎都对中国页岩气革命不抱希望,它们几乎一致认为:中国的地质条件与美国差异很大,尤其是蜀南地区,而且技术手段极其落后,比美国要差几十年,现在说中国的页岩气革命就是“梦”,起码只一个遥远的愿景。

的确,页岩气被人类发现已经有200年了,但它长期被认为是“不经济气”,不仅分布极其不均匀,而且埋藏很深,勘探开发难度极大。中国绝大多数地块的页岩气勘探都不成功即是证明——几乎没有一口明星井。

德勤刚刚发布的中国页岩气前景报告也指出,中国页岩气储量最大的地区就在蜀南一带,这里可能的储量大约占中国总储量的60%,而且地下管网齐备,适于开发。但蜀南一带的地质情况异常复杂,加之中国对页岩气开发仍然十分陌生,因此短期内很难看到成功的案例。

但它哪里知道,就是在这一片土地上,早在2011年,中石油联合壳牌公司已经开始了初步勘探开发,其中在2012年已经完井五口,全部实现了商业化运营,其中一口井日产量达到43万立方米,被誉为明星井。正是由于第一阶段勘探开发取得成功,国务院才于20133月份正式批准成立了“富顺—永川页岩气勘探开发指挥部”,这标志着在这4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中国最具希望的页岩气勘探第一阶段已经结束(试勘探阶段),也意味着最重要的第二阶段开始起步(资源储量论证阶段)。而地处泸县牛滩镇的“古5205”井以及隔河相望的“海201”井(位于泸州市龙马潭区金龙乡)就是“富顺—永川”页岩气地块资源储量“论证阶段”最重要的两口井。现在“古5205”井已经完成钻探,进入压裂完井阶段,这口井能不能出气,能出多少气(当然周围还有四五口井正在等待压裂或者准备钻探),不仅将决定“富顺—永川”页岩气地块是否具有极大的页岩气储量前景,甚至对中国各地页岩气储量判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目前世界上一些机构给出的中国页岩气储量数据并不准确,真正的储量分析是要打出来看的,而“古5205”井和“海201”井能否出气,能出多少气,将对重新评估中国页岩气储量具有“破天荒”的意义,很可能将推翻以前保守的估算。

中石油和壳牌公司在蜀南地区两年多来所进行的一系列勘探活动,要证明的就是这件事(具体的储量)。虽说过去两年,“富顺—永川页岩气勘探开发指挥部”已经成功的勘探出五口井(还有几口井正在钻探),但出气量是很不均匀的,其中最好的一口井(阳201-H2号)能够达到日产43万立方米(目前控制产量为日产16万立方米),其他几口井的产量都不高,这样的前景还不能说很乐观。

中国的页岩气革命之所以百遭诟病,其中一点就是出气量不稳定。这其中既有技术原因,也有地质条件原因——影响到储量分布。如果是前者,可以通过摸索不断地改进,打一口井,进步一大块,最终一定能够成功实现页岩气革命;但如果是后一种原因,不仅可能说明“富顺—永川地块的页岩气储量不具有极大的商业开发价值,更意味着中国的页岩气革命没有希望。因此,“古5205”井压裂是否成功,井喷能否出现,意义重大。

 

中国也能找来圣火

在希腊神话中有个普罗米修斯,他为人类盗来圣火,因此才有了人类几万年的繁衍发展;当今的中国,也有一群不信邪的人,无论别人怎么说中国人技术不行,制度更不行,还是偏要干,干出来再说。几年来,他们在中国各地到处打井,花费几百亿,誓言要为中国人找到页岩气、页岩油,要用实证告诉全人类,中国也能找到圣火。但必须承认一点:光靠中国人的确不行。要缩短距离,要实现飞跃,必须学会让渡——实行中外合作。

而从公开的报告中,我们几乎看不出中美间的密切合作,其实,早在2年前,美国的智库就向美国政府建议:对中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美国政府要鼓励美国企业给予大力配合,因为这不仅对中国有利,对人类也有利,对美国更有利——可以通过技术出口,劳务出口实现超常规增长,同时保持对全球页岩气页岩油勘探开发技术的垄断——因为中国的地质条件很可能可以运用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而两年前胡锦涛访美的最大成果之一,就是与美国签署了页岩气全面合作的协议——包括美国页岩气设备完全免税进口中国,中外合资五五分成等。蜀南地区的中外合作就是典型,它实行中国出资源,外国企业出资,出技术的模式。正因为有壳牌等国际大公司的技术优势、资金优势,才可能有今天看到的初步成果。

“古5205”井就是典型的中美合作,全球合作。在这个井场,工人绝大多数是中国的,但外国人也不少,技术人员更是中美都有,全球各国人都有,实现了充分合作,尤其是完井压裂阶段,不仅壳牌技术人员现场指挥,在美国休斯敦壳牌技术中心,全球顶尖的技术权威还通过视频网络时时地监控着工程进度,遥控指挥着每一个技术环节的“尺度”,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及时解决——这一点事后证明非常重要。

页岩气勘探开发是人类21世纪最重要的高新产业之一,它既是很多高技术的集合物,也将促进更多的技术革命产生;这个新产业,将带动更多的新产业,使很多前几年还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使很多梦境变成现实!为什么说,中国梦也是世界梦,世界梦也是中国梦,当看到中外合作从“尘封”了上亿年的页岩缝隙中(开)采到被很多权威人士认为不可能找到的页岩气后,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这一点。


[1][2][3][4]
参与讨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重现蓝天:中美清洁空气合作核心机遇分析
重现蓝天:中美清洁空气合作核心机遇分析
评论(0)  2016年12月16日
《2025中国风电度电成本》白皮书
GE发布的白皮书选择平准化度电成本作为一个可以量化的标尺,剖析目前我国陆上风电的经济竞争性在整个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也借机梳理未来的十年里度电成本的发展路线图,何时能够达到真正参与电力市场竞争的水平,跻身主流能源形式。
评论(0)  2016年10月19日
《PERC电池专刊》
专刊中阐述了PERC电池工作原理、技术应用以及发展方向等内容,为高效电池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评论(0)  2016年10月27日
绿色电力消费者购买意愿调研报告
公众对于环境污染问题有共同的担忧,尤以北京居民最为突出。
评论(0)  2016年9月23日
《2025展望:全球石油和天然气市场分析》
卢克石油《2025展望:全球石油和天然气市场分析》 中国相关内容
评论(0)  2014年5月15日
中国石油产业如何改革?
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合国情的石油产业规制改革的对策,既是顺应石油产业市场化改革的需要,也是新时期国家转变管理职能及方式在石油产业领域的创新。
评论(0)  2013年11月26日
天然气的未来
IHS剑桥能源研究协会(CERS)近期发布由丹尼尔•耶金和迈克尔•斯托帕德合著的特别报告《天然气的未来》,这也是丹尼尔•耶金今年4月17日在休斯敦第17次LNG大会上重点发言的基调。
评论(0)  2013年10月16日
寻梦之旅 一口页岩气井的考察报告
一位独立学者独自驱车几万公里,自费考察中国四川富顺-永川合作区的页岩气开发;一口不普通的页岩气井,承载着中国乃至全球能源革命的新希望。
评论(0)  2013年8月22日
分布式发电 举步维艰的并网
尽管专家一致认为,新能源的分布式发电并网已不存在技术问题,但并网依然举步维艰,个中缘由,耐人寻味。
评论(0)  2013年8月14日
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
勇于承担责任并为以往的错误买单,好好利用社交媒体,请媒体记者定期来喝茶交流,外国能源公司的很多做法值得借鉴。最重要的是,要有长远的眼光,持续不断地与公众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才会在某日收获一份不错的回响。
评论(0)  2013年8月9日
能源人事大变局
今年上半年,能源圈人事变动频繁,格局大变。
评论(0)  2013年7月31日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中石油 能源界 中石化 科士达 中海油 国家电网 华能
华电 国电 贸促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能源化工学会 国家煤炭工业协会 国家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走出去 人民能源 新华能源 中国能源网 中新网能源 中国网能源频道
新浪 搜狐      
版权所有© 新能源经贸观察 《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 国内统一刊号 / CN10-1125/F
地址 / 北京市东三环中路乙10号 艾维克大厦24层2418 邮编 / 100022 电话 / 010-65667120-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