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能源网
注册 登录
特来电发布“大数据生态云平台”
作者: 评论(0) 标签:
分享到:

   

    当新能源汽车遇上大数据,两者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汽车充电领军企业特来电给出了答案。10月30日,特来电在中国新能源生态科技馆举办了“充电网、车联网、互联网”生态、开放、共享云平台3.0暨大数据发布会,对外发布了生态云平台。来自发改委、能源局、国家科技部、充电联盟、清华大学、国家电网、微软等不同领域的行业专家及与会嘉宾共同见证了这一刻,特来电开启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数据时代。

    架起十朵云,打通大数据“高速公路”
    根据国家对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规划预测,2020年全国将有1.2万个公共充电站在高负荷运转,480万个充电桩为500万辆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每天产生的数据量将超过中国现在所有电商。如果没有基于大数据的智能运维,运维成本将远高于10亿。
    特来电云平台是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打造的充电网、车联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的生态云平台。通过自主研发建设充电云、运营云、修车租车云、设备云、能量云、调度云、支付云、电商云、政府监管云、互联互通云等十大平台,不仅实现了设备控制和信息传递、业务运营和管理监控,更构建了生态体系中互联互通的大数据平台,在充电服务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服务和商业模式。
    特来电云平台具备超强的高并发、海量数据处理及大数据分析挖掘能力,可以支撑每天多达50TB的充电数据,远高于现在任何一家电商的数据量。更重要的是,特来电云平台基于HSF的基础框架,可以保证水平扩展,支撑更多的充电数据。以修车租车为例,特来电云平台基于对车辆数据、道路数据、环境感知数据等海量信息的处理、分析、挖掘,汽车服务商或车企可获得车主的车况、驾驶行为、里程等用车数据,从而提供精细化管理和服务。


    开放、共享,共建汽车充电大生态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在国家密集的利好政策及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进入快速发展期。特来电坚持生态平台开放、技术体系开放、产品体系共享。特来电董事长于德翔在发布会现场表示:“我们的科学家,就是你的科学家;我们的云平台,就是你的云平台;我们的产品;就是你的产品;我们的技术就是你的技术;我们的专利就是你的专利;我们一起共赢特来电。”
    特来电云平台具有基于标准的开放接口,将平台服务及数据对接到政府、合作伙伴及第三方互联网公众服务平台,实现全产业链的互联互通,打通车辆、电池、充电数据,整合公交系统、分时租赁系统,共享专家系统,实现电池全生命周期模型分析、共享大数据分析结果。
    与此同时,特来电积极参与中电联标委会充换电站互联互通等标准编写工作,是率先支持互联互通标准的企业。此前,特来电将16项充电安全核心技术专利对行业无偿公开,突破产业壁垒,开放、共享、提升,承担起维护充电安全的社会责任和产业发展的重任。
    云平台发布会前夕,基于充电安全及互联互通技术上的领先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安全可控、能源互联、开放互通的智能充电网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启动会在特来电召开,该项目由特锐德作为承担单位,和华北电力大学、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家单位共同承担,通过研究充电设施主动安全防护技术,结合云平台大数据对充电记录的历史追溯等全寿命管控方案,以及“充电安全、电网融合、数据互通”,全方位解决充电安全、电网融合及互联开放问题,该计划是行业内首个国家级课题项目。


    大合作模式,打造发展凝聚力
    单靠一家企业不可能完成生态体系的建设,只有将产业链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才能构建产业生态。特来电与国家电网、兴城、万达飞凡、乐视、吉利等优质产业链资源进行全面战略合作,围绕汽车充电生态,以大合作模式打造发展凝聚力。
    特来电与国网电动汽车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新能源汽车“车、充”推广,技术创新及模式创新,充电数据互联互通及支付互通,标准建立及平台搭建、团队优势互补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双方的这次合作将积极探索“1+n”的模式,发挥“1+1>2”的成效。
    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是国家电网公司全资子公司。成都兴城投资集团是隶属于成都市政府国资委的国有大型企业,引领成都市基础设施与重大项目建设的投资管理与运营。飞凡是由万达集团出资成立的互联网科技品牌,在充电桩建设与运营、支付、金融、大数据等方面展开合作。零派乐享是乐视旗下汽车生态社会化板块的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服务平台。
    围绕汽车充电生态,不论是发布云平台,还是开放专利技术,亦或是积极寻求与产业链优质资源的战略合作,特来电一直秉承开放、共享的理念,承担起产业发展责任,为中国从汽车制造大国迈向汽车制造强国做出积极贡献。


参与讨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国网承德供电公司AI赋能筑牢安全“电力防线”
评论(0)  2025年10月24日
冀北电网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评论(0)  2025年10月23日
冀北新能源华电丰宁10Mvar调相机并网成功
评论(0)  2025年10月22日
“十四五”国网冀北电力发展成效·供电保障篇
评论(0)  2025年10月21日
绿电赋能“中国数坝” 张家口加速打造“算力之都”
评论(0)  2025年10月20日
寒潮降雨来临 国网冀北电力筑牢电网安全防线
评论(0)  2025年10月19日
国网冀北电力又一项移相变压器专利获授权
评论(0)  2025年10月18日
崇礼论坛启幕,国网冀北展电力系统成效
评论(0)  2025年10月17日
2025新型电力系统数智发展论坛举办
评论(0)  2025年10月16日
紧盯“双节”关键节点 打好廉洁监督“组合拳”
评论(0)  2025年10月15日
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
评论(0)  2025年10月14日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中石油 能源界 中石化 科士达 中海油 国家电网 华能
华电 国电 贸促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能源化工学会 国家煤炭工业协会 国家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走出去 人民能源 新华能源 中国能源网 中新网能源 中国网能源频道
新浪 搜狐      
版权所有© 新能源经贸观察 《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 国内统一刊号 / CN10-1125/F
地址 / 北京市东三环中路乙10号 艾维克大厦24层2418 邮编 / 100022 电话 / 010-65667120-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