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能源网
注册 登录
“十四五”国网冀北电力发展成效·供电保障篇
作者:张博庭 评论(0) 标签:
分享到:


从坝上草原连绵起伏的风电矩阵随风转动,到渤海之滨一望无际的光伏园区折射出粼粼波光;从北京冬奥会赛场爬冰卧雪保障供电,到暴雨洪水中抢滩涉水抢修线路……

“十四五”期间,国网冀北电力立足“保障首都供电安全、服务冀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国家新能源发展”职责使命,以“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直面极端天气频发、重大保电任务叠加等挑战,在夯实电网基础、筑牢防灾减灾防线、护航重大活动的实践中步履不停,构建起安全可靠、韧性十足的供电网络,为经济社会发展、能源转型和民生改善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打造“强动脉” 织密“安全网”

电网是能源输送的“主动脉”,安全生产是供电保障的“生命线”。“十四五”期间,国网冀北电力持续加大投入、优化布局,一手抓电网建设提质,一手抓安全生产筑基,让坚强智能的电网成为守护万家灯火的“硬核支撑”。

冀北电网地处京畿、环绕首都,是华北电网“西电东送”“北电南供”的重要枢纽。“十四五”这五年间,公司电网建设的“加速度”不断刷新着冀北能源版图。

2023年6月28日,北京东100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的最后一次调试顺利完成,设备成功投入运行。这一工程为京津冀地区新增受电能力350万千瓦,好比为原本繁忙的“电力高速公路”拓宽了车道,让来自内蒙古的澎湃电能得以更顺畅地穿越山川直抵京畿大地。

时间来到2024年10月31日,张北—胜利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正式投运的欢呼声在现场响起。这条“电力大动脉”每年可向京津冀鲁苏地区输送绿电约700亿千瓦时,成为华北特高压送端主网架的“关键一环”。



2025年3月18日,大同—怀来—天津南特高压工程开工。待工程建成后,它将像一条“能源纽带”,贯通山西、河北能源基地与天津负荷中心,为华北地区新增一条稳定可靠的能源“大动脉”。



一批标志性工程的落地见效,不仅让冀北地区输电能力显著提升,更实现了电力资源的高效调配,为京津冀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稳定电力保障。截至目前,冀北电网已形成“三交两直”特高压格局,东部地区“三横四纵”500千伏坚强受端主网架如钢铁脉络般纵横交错,西部地区多层级交直流电网深度融合,构建起清洁能源外送“高速通道”,电网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显著提升。

在保障主网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公司同样重视配电网的规划建设和运维管理。“十四五”期间,公司以一体化管控、精准化施策推动配网质效双升。2023年9月,在国家电网系统内率先独立设置配网部,构建覆盖省、地、县三级的规建运一体化管理体系,打破规划、建设、运维壁垒,实现配网全生命周期闭环管控,有效提升末端供电能力。

在安全生产领域,“十四五”期间,公司以“治本攻坚”为主线,构建起“全员参与、全程管控、全面覆盖”的安全管理体系。通过推行“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将安全责任细化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从一线巡检员到管理层,人人都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针对输变电设备运维、电力工程施工等关键场景,公司创新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机制。在承德某500千伏输电线路巡检中,工作人员携带红外测温仪对线路接头进行逐一检测,屏幕上的温度曲线一旦出现异常,就能立即定位发热点;在唐山某变电站,局部放电检测设备如同“听诊器”,能捕捉到设备内部细微的放电信号,及时发现潜在缺陷。这些技术手段就像为电网设备做“全天候体检”,让隐患无处藏身,为电网稳定运行筑牢了“防火墙”。



技术创新更为安全“加码”。公司建成省地两级生产管控中心,实现500千伏线路通道可视化全覆盖,220千伏及以上线路无人机自主巡检覆盖率达100%,红外热成像、激光雷达等技术让设备缺陷“无处遁形”;在网络安全领域,成功拦截网络攻击近248万次,成为国网系统首家获评公安部网络安全实战能力“优秀级”的省级电网企业。

筑牢“防护堤” 当好“守灯人”

冀北地区地处燕山山脉,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暴雪寒潮、夏季暴雨洪涝等极端天气频发,对电网防灾抗灾能力提出严峻考验。“十四五”期间,国网冀北电力以“预防为先、快速响应、科学重建”为原则,从机制完善、网架升级、技术赋能三方面发力,让电网在“风雨考验”中愈发坚韧,守护住了民生用电“生命线”。

为解决极端气象条件下配电网脆弱性问题,“十四五”期间,公司开展配电网防灾抗灾专项建设,通过一系列针对性改造,实现了灾害区域内110-35千伏变电站单电源供电解决率100%,线路设备灾害隐患治理率100%。2024年汛期,冀北电网遭遇12次强降雨袭击,配网线路故障次数同比下降49%,充分验证了差异化改造的成效,确保电网在暴雨中“扛得住、顶得上”。

设备防御是防汛的“第一道关口”,容不得半点马虎。每年汛期前,公司都会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对山区杆塔基础进行灌浆加固,清理输电线路通道内的树木、漂浮物,对低洼地区变电站加装挡水板、抽水泵。针对城市小区、偏远山村及交通、供水等民生关键领域,公司制定 “一户一策”保障方案,为医院、养老院等重要用户配备应急电源,生动践行“不停电就是最好的服务”。



应急抢修中,“冀北速度”总让人安心。2025年7月27日,特大暴雨突袭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短短几小时内,降雨量就超过200毫米。洪水冲毁了道路,淹没了村庄,部分地区供电中断。有着三年抗灾抢险经验的国网兴隆县供电公司挂兰峪供电所迅速行动,48名抢修人员携带发电机、电缆、铁锹等工具,组成“抢修铁军”挺进受灾核心区。

“我们在汛情前就备好了适合复杂地形的抢修设备,修村路的同时恢复主干线路,村路一通立马抢修分支线路,确保每个环节无缝衔接,最大限度缩短停电时间。”所长杨文静回忆道。历经6天6夜的连续鏖战,该辖区3个乡镇的供电全部恢复。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十四五”期间,公司建立“1+5+N”负荷管理体系,组建由31支专业抢修队伍、5058名抢修人员组成的应急力量,在张家口、唐山建成2个区域级应急基地,储备应急物资价值超3亿元,实现“重大灾害4小时内抢修队伍到位、24小时内恢复重要用户供电”。公司还与气象、水利部门建立“实时数据共享机制”,搭建起覆盖市县乡三级的预警网络,预警信息可精准推送至每一位运维人员手机上。

数字化转型更为防灾减灾装上“智慧大脑”。公司构建“电网一张图”平台,整合气象、地理、设备运行等多维数据,实现灾害性天气对电网影响的精准预测,预警准确率超96%;在唐山,无人机搭载毫米波雷达,可穿透暴雨云层监测线路杆塔状态;在秦皇岛,智能水文监测终端实时传回河流水位数据,为防汛决策提供支撑;在塞罕坝机械林场,搭建1:1数字孪生模型,部署无人机自主巡检机巢,27条供电线路实现“火情监测+线路巡检”联动,森林火灾引发的线路跳闸率下降82%。这些技术的应用,让防灾减灾从“经验判断”转向“数据驱动”,抢险效率实现显著提升。



擎起“保电旗” 答好“使命卷”

作为保障首都供电安全的“前沿阵地”,国网冀北电力肩负着重大活动保电的重要使命。“十四五”期间,公司承担北京冬奥会、党的二十大、全国两会等重大保电任务,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措施”实现保电工作“零差错、零失误”,圆满完成重大活动保电任务,用可靠供电诠释“大国重器”责任与担当。

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对保电能力的一场“大考”。公司投入保电人员58万人次、车辆12万台次,对63条重点线路、20座变电站实施“四位一体”(专业巡视、群众巡护、定点看护、专家巡诊)巡护,采用“可视化+机器人+人工”立体巡检模式,累计消除设备隐患3424项。最终,冬奥会保电实现“零闪动”,公司被授予“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称号。



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公司将保电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建立“1+12+N”保障指挥体系,设立总指挥部和12个分指挥部,细化73项重点任务、96条任务清单,实现“全网保华北、华北保京张、京张保核心”的协同联动。针对向首都送电的重要通道、环首都500千伏环网等关键设施,公司投入3.8万名保电人员、4110 名安保人员,组建51个输电现场保障团队,实行24小时不间断看守。



来自公司一线的巡线员李宏奎和同事们每天清晨6点出发,携带望远镜、红外测温仪徒步10余公里,对线路金具、绝缘子等进行逐一检查,深夜还要开展夜巡。整个保电期间,李宏奎和同事们累计巡护线路58.2万公里,清理异物隐患34处,用每一寸脚步守护着电网的安全。

除重大政治活动外,北戴河旅游旺季保电等常态化任务同样彰显“冀北担当”。公司创新“网格化+信息化”保电模式,针对旅游核心场景精准施策,实现了核心区低压线路两级自愈协同联动,确保了北戴河旅游旺季保电连续75年“零差错”。



每一次保电,都是一次责任的传递;每一次成功,都离不开团队的协作。为提升保电能力,公司建立“保电经验库”,总结提炼出“设备状态评估、风险分级管控、应急联动响应”等8项标准化流程;定期开展保电演练,模拟设备故障、极端天气等场景,让保电人员在实战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如今,“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已成为国网冀北电力保电队伍的鲜明标签。

“十四五”收官,成果丰硕;“十五五”启幕,使命在肩。站在新的起点,公司将继续以保障电力可靠供应为核心,持续夯实电网基础、提升应急能力、优化服务水平,让万家灯火常明,让能源动脉畅通。


参与讨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国网承德供电公司AI赋能筑牢安全“电力防线”
评论(0)  2025年10月24日
冀北电网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评论(0)  2025年10月23日
冀北新能源华电丰宁10Mvar调相机并网成功
评论(0)  2025年10月22日
“十四五”国网冀北电力发展成效·供电保障篇
评论(0)  2025年10月21日
绿电赋能“中国数坝” 张家口加速打造“算力之都”
评论(0)  2025年10月20日
寒潮降雨来临 国网冀北电力筑牢电网安全防线
评论(0)  2025年10月19日
国网冀北电力又一项移相变压器专利获授权
评论(0)  2025年10月18日
崇礼论坛启幕,国网冀北展电力系统成效
评论(0)  2025年10月17日
2025新型电力系统数智发展论坛举办
评论(0)  2025年10月16日
紧盯“双节”关键节点 打好廉洁监督“组合拳”
评论(0)  2025年10月15日
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
评论(0)  2025年10月14日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中石油 能源界 中石化 科士达 中海油 国家电网 华能
华电 国电 贸促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能源化工学会 国家煤炭工业协会 国家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走出去 人民能源 新华能源 中国能源网 中新网能源 中国网能源频道
新浪 搜狐      
版权所有© 新能源经贸观察 《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 国内统一刊号 / CN10-1125/F
地址 / 北京市东三环中路乙10号 艾维克大厦24层2418 邮编 / 100022 电话 / 010-65667120-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