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能源网
注册 登录
IBC的中国式失意
作者:王燕 评论(0) 标签:
分享到:

在德国巴特斯塔弗斯坦(BadStaffelstein),乌多·默尔施泰特1982年创立了自己的公司。这个世界太阳能行业的先行人士,在德国获得了多项殊荣和奖项。自他创立IBC以来,公司目前在全球已经为10多万个系统输送了超过1.3GW电力。直到今天,28年前由IBC设计的光伏电站,仍在健康运行。

 

这样一家拥有着雄厚实力与历史传承的公司,来到中国后,却严重水土不服。

 

出师不利

 

三年前,中国的系统集成商多数尚处于一种安装的初级阶段。IBC带着超过30年的系统经验和领先的技术,自信满满地来到中国。但初来乍到,王牌还未出手,IBC中国分公司的内部就爆发了一场纷争。

 

“这是一场人事纷争。”IBC中国分公司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诉本刊记者。

 

这场纷争在总经理德国人李昂和中国股东陈玄博士间展开。 李昂只有30多岁,深爱中国文化,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语。另一位重要合作者陈玄博士是中国人,有着资深的太阳能行业背景。

 

两人之间爆发争执的诱因是:要不要聘用一名中国女性项目总监。这名女性对外界的名字一直是“伏羲”,真名鲜有人知晓。她所推崇的是全息健康社区理念,这种理念更带有一种中国味的宗教灵修理念,深深地吸引了热爱中国文化的李昂,决心将其观点应用在中国的战略中。全息健康社区是指建立一个集教育、娱乐、食物、能源等于一体的社区,能源主要是太阳能,将IBC公司先进的系统技术和经验应用在这样的社区里面。

 

中国分公司成立不久,因是否聘用伏羲,是否在中国走推广“全息健康社区”的路线,在德国总部,陈玄和李昂间爆发了激烈的争吵。20117月,IBC进入中国市场三个月后,陈玄博士撤出了股份,同时离开的还有项目总监王书详。伏羲正式进入IBC中国分公司。

正当IBC内部争吵之际,中国的光伏市场在7月份爆发,青海等省份开始了突飞猛进的装机潮,和活跃在西部地区的安装商不同,IBC并没有参与到中国光伏的主流市场中去。在伏羲的建议下,李昂开始在北京及周边寻找合适的社区。

 

IBC的公司性质是光伏电站系统商,在欧洲也叫EPC公司,即Engineer(设计),Procure(完成),Construct(建造)头字母缩写,其中含义是对一个光伏工程负责进行“设计、采购、施工”, 保证光伏电站的运行质量。和IBC相比较,中国的系统集成商更多的是在做着最后一个环节的工作,即“安装(Construct)”。但安装是最简单的,“这是你我都能做的事情,把电池板安装在支架上,这是体力劳动。”IBC技术总监何庆志表示。然而,试图在中国全面推广EPC概念的IBC,在刚进入的时候,远离了中国的主流市场,独自踏上旅途,试图建立一个全息社区的理想国,去推广自身的EPC优势。

 

项目夭折

 

伏羲进入IBC之后,和李昂一起制定的计划是:在北京寻找合适的商业屋顶,投资建设示范工程,向中国人展示其成熟的技术和经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吸引中国客户,给他们信心,光说我们有多好,他们并不相信,眼见为实。”技术总监何庆志说。

   

     和IBC同步进入中国的德国系统商还有很多,沃尔索是和IBC一样的血缘,同样来自于德国。不同之处在于,沃尔索一开始走的路就是选取和中国光伏巨头合作,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结合中国本土光伏巨头的资源优势,在西部电站大跃进的时期,沃尔索参与了大规模的地面电站工装项目中去,其总裁施睿(中文名)在考察了西部电站之后,发表演讲指出了中国安装商的很多不足。这样一来,沃尔索得到了更多中国电站投资商和安装商的认可。此时,单打独斗的IBC显得落寞很多。

 

IBC曾是中国几大光伏巨头在欧洲最早的客户,但在中国的时间里,这些优良的合作传统并没有发挥出作用。除此项目之外,2011年下半年以后,李昂和伏羲参加了中国辽宁和四川的项目对接,并且都有发表意见拟在当地建设项目和“全息健康社区”的理念,但最后均是不了了之。

 

反思进行时

 

用人不当,剑走偏锋,让IBC在中国碌碌无为了三年。前任项目总监王书详说:“这么大的公司在中国灰头土脸的回去,是很没面子的。”

 

曾多次前来中国视察的董事长乌多·默尔施泰特明显觉察到中国的困境,2013年元旦一过,德国总部董事会痛下决心裁员。李昂和伏羲被双双裁掉,只保留了何庆志和一名秘书,另外派遣德国总部副总裁,同时也是总公司技术总监的鲁迪前来支援。

 

最近,何庆志很忙碌,在北京,上海和青海等几个中国城市中辗转奔波。“项目是有些眉目了,承接了一些金太阳工程项目,目前工期赶得很紧。”何庆志告诉记者,什么活都落在了他一个人身上,这个原本健谈爱表达的年轻人,在接听记者电话之时显得语气急促。“憋了三年的力气,终于有地方用了。”一位行业人士打趣地说道。

 

事实上,在早期和中国接洽的过程中,IBC董事长乌多·默尔施泰特就为中国光电建筑协会提供技术咨询和培训,也同中国建设部负责人商议共同制定中国光电建筑的技术标准。经验和技术这两张王牌,是其叩开中国大门的法宝。虽然走了三年的弯路,但是IBC并未降低进入中国的信心,2013年的内部换血和换址,无疑是一次在中国的自救。

 

此时,中国当初的那些安装商也已经羽翼丰满,在光伏电站项目的开发合作方面已拥有了相对成熟的经验,已经主导了中国的主流市场。曾经和IBC同时进入中国市场的欧洲同行们,也已经和中国本土的光伏巨头形成了战略合作。如何在中国重塑欧洲EPC总承包的辉煌,IBC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选自《新能源经贸观察》创刊号)

 

 


参与讨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晶科能源24年业绩发布
评论(0)  2025年4月30日
国家电网一季度新增新能源并网超5000万千瓦
评论(0)  2025年5月5日
冀北电力优秀动画作品斩获北京国际电影节奖项
评论(0)  2025年5月4日
国网冀北电力申请一项储能电站专利
评论(0)  2025年5月3日
国网冀北电力申请一项分布式光伏专利
评论(0)  2025年5月2日
冀北电力申请并网双馈风电场参数整定专利
评论(0)  2025年5月1日
创建配电网 高质量发展样板
评论(0)  2025年4月30日
国网冀北电力领导层调整
评论(0)  2025年4月29日
国网冀北张家口风光储输新能源申请专利
评论(0)  2025年4月28日
东方日升推广会广东站圆满落幕!
评论(0)  2025年4月28日
华北电力大学和国网冀北电力申请一项专利
评论(0)  2025年4月27日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中石油 能源界 中石化 科士达 中海油 国家电网 华能
华电 国电 贸促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能源化工学会 国家煤炭工业协会 国家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走出去 人民能源 新华能源 中国能源网 中新网能源 中国网能源频道
新浪 搜狐      
版权所有© 新能源经贸观察 《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 国内统一刊号 / CN10-1125/F
地址 / 北京市东三环中路乙10号 艾维克大厦24层2418 邮编 / 100022 电话 / 010-65667120-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