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能源网
注册 登录
跨界×工业美学,光伏建筑一体化踏浪前行
作者: 评论(0) 标签:
分享到:

一年一度的“光伏春晚”,SNEC 2025如约而至。

组件新品、技术突破、极端场景、整体方案……这些词语对于熟悉光伏的人们来说,几乎已是家常便饭,但就如大会开幕第一天的主题演讲高频词“跨界”一样,由隆基主导推动的“让每一寸建筑都发电”正跨越光伏与建筑两大领域,为光伏这一字眼注入了更多新鲜的力量,不断拓展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应用边界。

对于隆基来说,光建系统事业部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对于市场来说,隆基的产品早已面世多年。

2020 年,隆基已推出了适配工业建筑光伏一体化场景的隆顶第一代产品,随后,逐步推出了彩色建材隆锦,以及绿色出行的光伏车棚系列等。

BIPV作为业内公认的新型光伏模式和“零碳建筑”标识,充分引起了光伏建筑两大行业、地方政府以及资本的多方关注,产品也在不断迭代,并充分进入市场。

一些著名的地标性公共建筑,已悄悄出现了隆基的身影——比如,简洁大气、典雅华韵的西安长安书院;又比如,承载着无数人的激情与梦想、见证新中国体育史的北京工人体育场。

正如隆基光建系统事业部总裁白忠学所言,“我们已经完成了从0到1的这一步,现在要做的,是从1开始发挥更大的作用。”


打破“一块板子”的旧印象

建筑光伏一体化看似是场景“上”新,其实是在高效发电之外,更要注重全方位的安全性,以及建筑的美观性等更多维的属性。

将光建系统事业部独立出来,体现了隆基的坚定战略选择,更体现了隆基对未来市场的信心与考量。

本次SNEC展上,隆基LONGi Hi ROOF S 与隆基隆顶 5 两款新品首次公开亮相。其中发布的LONGi Hi ROOF S,可以说是为工商业屋顶量身定制的全防护型工商业屋面发电系统。与常规组件相比,LONGi Hi ROOF S实现了从发电设备到建筑友好的发电系统的质变,在建筑融合、便捷性和安全性上都完全突破了“一块板子”的陈旧印象。


尤其是在建筑融合方面,LONGi Hi ROOF S在设计建造时引入建筑理念与专业支撑,天然具有 建筑基因,采用无损连接技术,不仅不会破坏或磨损屋面金属瓦,还能起到保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屋面使用寿命。LONGi Hi ROOF S的高适配性、极简物料打通了老厂房与新建筑的任督二脉,在节省成本的前提下,彻底解决了建筑场景组件产品难以标准化的问题。

除了实用,既然要与建筑结合,那么光伏的工业之美,必须要占据一席之地。在6月11日的展会现场,隆基隆锦 3 以创意抽拉式展览吸睛,当多层式展架缓缓拉开,恰如翻开一本能源与美学交织的立体图鉴, “会发电的彩色建材” 理念在此刻有了具象化。


畅游巨大潜力的新前景

在市场潜力方面,隆基亦有自己的考虑。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推算,每年仅工业建筑屋顶的潜在可安装面积就有 7 - 8 亿平方米,除工业建筑外,还有大量的商业、公共、居住建筑;除屋顶外,还有立面、构筑物等诸多场景,市场空间极为广阔。如此估算下来,建筑光伏一体化有可能达到万亿级别。

面对巨大的市场前景,除了在场景上区分,在产品上,隆基也做到了差异化布局。

基于目前的市场痛点和不同场景,隆基针对 B 端和 C 端不同用户需求,推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和服务体系。

例如,隆顶系列是针对工商业BIPV的发电系统,LONGi Hi ROOF S相较于传统BAPV和BIPV适配更加广泛,隆锦是集绿色能源与建筑美学于一身的彩色发电建材,LONGi eHome 是围绕家庭用户打造的一站式绿色能源解决方案。


此次SNEC发布的两款产品同样也具备一定差异。隆基隆顶 5 提供的不仅是光伏电站,还有专业的金属屋面,通过一体化设计、专业施工,实现光伏和屋面 25 年同寿命。而 LONGi Hi ROOF S 是适配不同金属屋面类型的精品电站,让业务在金属围护选择上更自由,也能实现极致抗风、高防水、强防火、高效发电等功能,还具备智能便捷的施工特点。

升级全产业的生态融合

建筑是成熟度极高的行业,考虑到产品设计与落地之间的差距,以及光伏与建筑之间的专业壁垒,隆基选择与森特股份(以下简称“森特”)携手,以入股的方式成为森特第二大股东,实行双品牌战略,共同推动产业生态的发展。

此前,隆基推出隆顶产品后发现,一体化光伏屋面系统涉及屋面工程,所以,仅靠光伏企业难以完成,因此在2021 年隆基与森特强强联手,共同推广发电屋面系统,合作第二年签约量就创了行业历史纪录。

在渠道生态建设上,隆基结合市场需求推出了适配性广泛的LONGi Hi ROOF S 方案,并扩展了渠道招募,希望进一步充实产业生态,与同业异业共同努力推动市场发展。

同时,隆基还设计了“区域运营中心 + 金牌战略客户”的双层渠道架构。先在全国重点城市筛选具备投资、开发、EPC 能力的客户,授权为区域运营中心,首批优秀运营中心还能享受区域保护,这种 “产品即平台”的模式,让产业链上下游都能找到切入点,让建筑设计院也看到了新的模式与产品,一举多得。

“在建筑与光伏的跨界融合中,隆基构建产业渠道生态的核心在于品牌驱动 + 全链赋能,如同搭建一个光合生态系统,让不同领域的伙伴都能在绿色能源赛道上协同生长。”白学忠在接受能源圈采访时表示。

而这样健康的生态系统,才能让光伏建筑一体化的技术、产品、解决方案和所有伙伴一起,生生不息,穿越周期,踏浪前行。


参与讨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晶科能源荣登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评论(0)  2025年9月1日
Tiger Neo 3.0 与BC组件LCOE对比研究
评论(0)  2025年9月1日
成都分布式电站实证:TOPCon弱光增益7.18%
评论(0)  2025年7月29日
晶科全新Tiger Neo 3.0破局行业“内卷”
评论(0)  2025年7月25日
30家光伏企业2025年上半年组件出货量榜单
评论(0)  2025年7月25日
晶科Tiger Neo组件助力哈萨克斯坦20MW光伏电站
评论(0)  2025年7月22日
晶科N型TOPCon组件助力打造“5A电站”
评论(0)  2025年7月17日
晶科能源Tiger Neo 3.0组件性能远超行业其他组件
评论(0)  2025年7月2日
绿色希冀走村串巷 开启“电”记服务模式
评论(0)  2025年7月1日
空中地面协同巡检 绿色希冀筑牢防线
评论(0)  2025年6月30日
网格式服务 精准化管理
评论(0)  2025年6月29日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中石油 能源界 中石化 科士达 中海油 国家电网 华能
华电 国电 贸促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能源化工学会 国家煤炭工业协会 国家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走出去 人民能源 新华能源 中国能源网 中新网能源 中国网能源频道
新浪 搜狐      
版权所有© 新能源经贸观察 《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 国内统一刊号 / CN10-1125/F
地址 / 北京市东三环中路乙10号 艾维克大厦24层2418 邮编 / 100022 电话 / 010-65667120-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