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能源网
注册 登录
【以人为鉴】把脉光伏
作者:吕蓬瀛 评论(0) 标签:
分享到:

内容提要:火爆一时的光伏产业瞬间沉寂,未来不断扩大的市场份额,似乎昭示着这个行业的美好前景。那么,要如何迎接下一个十年?

    如果把光伏放在整个21世纪人类对太阳能发电的利用和需求的背景下,其所有的曲直和传奇都只是一个平淡的插曲。总有些绕不过去的问题,我们还得总结经验教训,继往开来。

对中国光伏产业“伤情”的诊断


    光伏由一个光彩照人的新兴战略产业急转直下变成如今伤痕累累的问题产业,这是人们始料未及的。但这也是意料中的事,中国光伏产业只有国际市场的纵深,却没有国内市场的战略支撑,欧美“双反”,中国“休克”, 一个95%产品依赖出口的产业怎么称得上是新兴战略产业?这就是光伏的“硬伤”。


    “硬伤”来自于“内伤”。2011年初,在百余家上市的光伏企业中,竟然没有一家属于光伏终端市场的国家电力企业,这个发现让人顿生寒意。这种民营企业热、电力央企冷的投资结构,终于导致了光伏市场“中端”和“终端”的结构性矛盾和瓶颈,反过来又迫使光伏企业继续依赖欧美市场,以至于完全丧失了主动权。由于光伏产业战略投资序列和权重的倒置,产业上、下游的脱节和制约及其由此而来的政策滞后、制度缺失,使中国迅猛发展的光伏产业迅速沦为无人捧场如履薄冰的弱势产业。认识中国光伏产业“内伤”的“伤情”,对于中国光伏产业的投资者和经营者尤为重要,无论是老一辈的“幸存者”,还是后来抄底的“新生代”。

对中国光伏企业家“伤情”的诊断


    21世纪,当光伏像一道闪电划破世纪交替天空之时,中国甚至还没有一张清晰可辨的产业蓝图。第一批从澳洲带着技术成果的技术专家和国内紧急跟进的企业家,在光伏市场迅速赚到了第一桶金,惊心动魄的财富神话又促使他们进行更冒险的第二轮战略投资,盲目的产能扩张使他们集体患上了“战略失盲症”。


    主要表现有二: 一是缺乏市场预见。2010年底,美国率先对中国光伏开始“双反”调查,本来中国的企业家应该提高警惕,预防欧美联动效应,自觉进行战略收缩。但是第二年初德国市场的一点小幅上扬,却促使大企业进行新一轮的大干快上。二是缺乏自知之明。企业家一旦变成厂长,最后一条建成的流水线就成了最后一根压垮骆驼的“稻草”。有的企业家对企业发展存在着生产线般的幻想,因而忘记了量力而行的原则,忘记了投入产出的要求。按理来说,企业正常的投入与产出比应该是1:8,中国光伏企业的总投资约15000亿左右,按国家海关2012年统计的数据表明,中国光伏产品最终的出口价值仅为200多亿欧元。光伏产业投资与回报严重不对称的残酷现实反过来又佐证了企业家决策的盲目和浮躁。这个方面,尚德和赛维的失败教训,应该成为企业家们今天最好的反面教材。

对欧美“双反”成因和后续市场的诊断


    中国光伏产业对世界清洁能源的贡献有目共睹。但是欧美为什么还要对中国企业进行“双反”?除了WTO规则,这与企业家竞合之间缺乏国家产业利益认同感有关,与个别企业做出激进的市场行为也有间接关系。


    这里仅举两例。一是在2008年欧美金融危机之际,苗连生单方面宣布英利的电池组件从4.1美元/瓦降至2.98美元/瓦,引爆了中国光伏企业在欧洲市场的价格战。二是在2010年的欧洲光伏展上,又有一家中国企业将电池组件主动降至1美元以下。


    笔者非常佩服苗连生当时对市场价格走势的预见能力,但是他“一步到位”的举动很大程度上给尚在弱平衡中的国际市场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性,为后来申请破产的德国光伏企业在美国和欧洲发动“双反”埋下了仇恨的种子。而到了2010年,国内的一家企业在欧洲再次报出“自杀价”之后,使本想抱团取暖的中国光伏企业立即嗅到了“死亡的威胁”。


    在2008年到2010年关键的3年中,中国光伏企业两次在错误的时间宣布单个企业的降价行为,不仅客观上刺激了欧美,成为其发动“双反”的诱因,而且其时间表也因此大大提前了。欧美“双反”的提前,使中国政府失去了战略调整的宝贵时间,唯一采取的对策就是贸易制裁对等原则和开放国内市场。李克强的德国之行,平息了布鲁塞尔的杂音,也给了中国光伏产业创造了一个休养生息的环境,但是作为光伏大国的中国企业家,今后则更应该站在国家利益上,顾全大局,稳健决策,更好地体现出光伏企业领袖的责任和素质。


    光伏产业对于成功的投资者来说,是一个每天看见太阳就可以赚钱的“印钞机”。尽管市场有风险,有困难,但是,光伏终将喷薄欲出。

(选自《新能源经贸观察》11月刊)


参与讨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晶科能源Tiger Neo 3.0组件性能远超行业其他组件
评论(0)  2025年7月2日
绿色希冀走村串巷 开启“电”记服务模式
评论(0)  2025年7月1日
空中地面协同巡检 绿色希冀筑牢防线
评论(0)  2025年6月30日
网格式服务 精准化管理
评论(0)  2025年6月29日
唐山公司:“e起节电”引领绿色用电新风尚
评论(0)  2025年6月28日
绿能奔流 电送八方
评论(0)  2025年6月27日
逆风翻盘 坝上这家县供电公司做对了什么?
评论(0)  2025年6月26日
晶科能源:绿色和AI,世界看到了同一片海
评论(0)  2025年6月26日
晶科与METLEN集团达成超3吉瓦时战略储能合作
评论(0)  2025年6月26日
提质增效强引领 营销稽查显成效
评论(0)  2025年6月25日
晶科能源TOPCon技术再创纪录
评论(0)  2025年6月24日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中石油 能源界 中石化 科士达 中海油 国家电网 华能
华电 国电 贸促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能源化工学会 国家煤炭工业协会 国家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走出去 人民能源 新华能源 中国能源网 中新网能源 中国网能源频道
新浪 搜狐      
版权所有© 新能源经贸观察 《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 国内统一刊号 / CN10-1125/F
地址 / 北京市东三环中路乙10号 艾维克大厦24层2418 邮编 / 100022 电话 / 010-65667120-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