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能源网
注册 登录
特立独行 苗连生
作者:白木易 评论(0) 标签:
分享到:

内容提要:不仅卖光伏组件,还卖起了橄榄油,做起现代农业项目,河北英利集团在光伏的潮起潮落中,勉强保持着领袖的姿态。不按常理出牌的苗连生,功不可没。

 

            57年前,保定市清苑县的史庄苗家,一位男孩呱呱坠地,他就是现今的英利掌门人——苗连生。苗父起初是一名军人,解放后成为铁路工人,上了年纪以后担任工厂的安全巡视员,做事非常认真负责。为了查出违反作业现象,苗父甚至会在吊车的帐篷里蹲守一夜。与内向的父亲相比,苗的母亲性格外向豪爽,“1964年特别穷的那段日子,她从保定扒火车到邢台,在那里捡红薯片再扒火车回来”。苗连生出生的时候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吃苦挨饿曾长期伴随他的童年。  

 

            有了父亲曾经作为军人的因素,苗连生13岁参军,成为解放军某部司令员的司机、警务员兼秘书,先后参加了抗美援越和对越自卫反击战。复员后,不安分的苗连生转业下海,成为中国民营经济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在那个改革开放的步伐慢慢从沿海向内陆扩展的时期,一切都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同时,也给了苗连生一个人生最大的机遇和转折。1987115日,保定裕华路上英利化妆品经销部开业。“老板,给我来瓶雪花膏”是苗连生当年听到的最亲切的声音。通过卖化妆品,苗连生赚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他从经营保定第一家化妆品公司起家,生产过绿色蔬菜,做出了保定第一桶弱碱性电解水,开了保定第一批KTV,甚至还当过几天包工头。

 

            “敢想敢干”,也正是有了这样的性格,苗连生对新事物接受极快,而且商业嗅觉极其灵敏,并敢于亲自尝试。每天必看《河北日报》《人民日报》的头版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习惯,帮助他练就了一种“政治敏感”,能从新闻的细小变动中嗅出政策的下一步方向。

 

            “别人没做的我先做,别人都做的我不做,基本上做每一个事儿都领了一时风气之先。”苗连生这样形容自己“跨越多行业”的创业之路。1993年,他引进了一条太阳能霓虹灯生产线,而那一次也是苗连生首次与太阳能结缘,第一次接触新能源概念。

 

            同样是在那段时间,他看到了报纸上登的一篇关于太阳能的新闻,然而,光伏这个概念当时却是鲜为人知。但以苗连生的性格,选定了就一定要“干下去”。经过调研之后,他看到了太阳能光伏的前景,预测到新能源肯定会在未来有大发展。在1996年,苗连生就看准了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太阳能项目,由于无法获得贷款,他不得不将公司重组,1998年成立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向保定高新区管委会下的一个投资公司出让60%股份。

 

            至此,光伏圈里又多了一位身高18多,皮肤黝黑、大嗓门、行动敏捷、肢体语言丰富的新掌门。

 

和天威英利不得不说的事儿

 

            1999年,英利新能源中标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四川阿坝太阳能送电到乡的承建权,其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一期工程生产线也通过初步设计,投资约1.5亿元。仅靠高新区支持难以为继,苗连生去银行“化缘”,国家开发银行嫌项目太小,转给了建行。苗给建行做了大量光伏发电扫盲工作,项目仍然被毙掉了,对方理由很简单:“这个东西挺好,但你现在一年能搞两三个亿的销售吗?不能吧。”

 

            就在英利备感空气稀薄时,保定最大的国有企业之一天威集团出现了。

 

            2002年,严重受资金制约的英利新能源,投靠了保定最大的国有企业——天威集团,并且成为后者旗下A股上市公司天威保变的子公司,占股49%。同时,保定高新区管委会以“股转债”的方式退出,企业名称也随之更名为“天威英利”。

 

            苗连生和天威保变有一个“君子协定”:后者只做财务投资者,不干涉经营。这一阶段的苗连生可谓如鱼得水,一方面拥有和民营企业一样的经营控制权,另一方面又能获得国有股东的巨额资金支持。恰恰那段时间,整个太阳能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

 

然而,当企业做大之后,国资方不再甘心做财务投资者,从此苗连生开始了和国    资方的控制权之争。2004年,天威保变以为融资提供担保为条件,要求获得企业51%的控股权。而当时,天威英利为了获得融资以维持和无锡尚德间的“军备竞赛”,不得不答应国资方提出的条件。从此,天威英利变成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天威英利的“红帽子”在为企业带来各种资源便利的同时,也为它日后的独立上市重组带来了巨大障碍。后来几经周折,苗连生重组英利绿色能源。

 

            美国东部时间200768日上午930分,苗连生敲响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开市钟,他没有系领带,原因很简单,就是“不习惯”,纽交所尊重了他的意志,这无意中创造了一个纪录:他是纽交所200多年历史中第一个不系领带的敲钟人。

 

         接下来的故事略显尴尬,上市当天,英利绿色能源开盘10.80美元,收于10.50美元,跌破11美元的发行价。英利绿色能源经过两轮私募后,终于坎坷上市。而天威英利错过了最宝贵的上市时机,在经过一轮太阳能企业海外上市潮之后,它才迟迟而至。

 

独特的“苗氏管理”

 

            英利的今天或多或少的得益于管理者当初对市场相对准确的把握。尽管我们并不确定,苗连生当年积极开发国内市场只是一种直觉的选择,还是出于理性的研判,但相对于让员工住车间和看《亮剑》,我们觉得这才是 “苗式管理”的真正亮点。

 

            正如驰骋于北方平原的野马一样,苗连生的这种个性,无疑与他生于燕赵、长于行伍的经历密不可分。虽然中国知名企业家中当过兵的不乏其人,但有长达15年军旅生涯的,却只有苗连生一个。更鲜为人知的是,从军期间他曾两次出入越南硝烟弥漫的战场,一次是抗美援越,一次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真枪实弹、出生入死的战争经历,为苗连生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英利半军事化的管理和独特的企业文化,正是脱胎于此。多年以后的苗连生最欣赏的是电视剧《亮剑》里的独立团团长李云龙,虽然早已退伍,他始终觉得自己是一个军人。

 

            对于一个军人来说,奋斗的动力就是打一场酣畅淋漓的胜仗。而对于苗连生来说,就是带领英利去打一场又一场的胜仗。在他看来,管理企业和管理军队本质上是一样的,企业只有像军队一样作风严明、令行禁止,才能在市场上所向披靡。他不但自己欣赏李云龙,还要把他推介到整个英利,成为所有管理人员的楷模。英利的高管培训内容就是看一个月的《亮剑》,苗连生说,“让他们反复看、去想,想想应该怎么带队伍”。

 

            企业家的身份、军人的特质,在苗连生身上形成了一种奇妙的糅合。作为一家上万人企业的掌舵人,苗连生坚持每天都风雨无阻地站在厂区,迎接每一位员工,如同一位战地指挥官等待着自己的士兵凯旋;坚持与员工一起上早操、学英语,住在创业时的厂区里,与工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一家光伏企业高管曾经慨叹:这在中国其他企业简直不可想象。

 

          苗连生的军事化管理思维已渗透到英利的细枝末节。他办公室的墙上常年挂有一幅毛泽东的《六盘山》:“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还根据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策略自创了一副对联: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相逢智者胜。

 

            “不按常规出牌、特立独行”是业内人给他的封号,自光伏业出道以来,苗连生最具争议的举动,便是2008年欧美金融危机之际宣布将电池组件从4.1美元/瓦降至2.98美元/瓦,从而点燃了中国光伏企业在欧洲市场价格战的导火索。多位光伏大佬曾经“怒其不争”,挑起中国企业自相残杀。苗连生却叮嘱海外销售人员,“要学会毛主席提出的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直到现在,英利的“三像”文化(像家庭、像学校、像部队),其中就有像部队这一条。苗连生解释说,用军事化的风格管理企业主要为了让员工“懂规矩”,最重要的是保持较强的执行力。在英利,不论高管还是员工,都被要求穿着统一工服;每天早上6点半公司高管要守在门口向员工高喊“早上好”,另外,所有工人还有跑操、练防身术等项目,而苗连生本人则像一位军校校长到处巡视。在这样的制度管理下,英利员工的执行力强在业内出了名。不仅对内,英利在宴请宾客时,同样是军人的喝酒方式:敬酒者数“一!二!”桌上所有人齐喊“喝!”

 

         酒还没入口,一首《咱当兵的人》音乐突兀地响起,原来苗连生的手机响了。

 

            2012年起,中国光伏业的寒冬骤然来临。同为光伏业内的翘楚,为什么尚德破产了而英利还没倒下?这是很多观察者心中的疑惑。有人说,尚德的管理方式是西方化的,而英利则很“中国”,这样一句话显然无法令人信服。其实,曾经有人说过,在中国的光伏圈,只有苗连生是一个战略家,高纪凡是一个职业经理人,而施正荣只是一个投机者。

 

            当整个行业都在忙于应付行业危机时,热衷在行业里四处开仗的苗连生却沉寂了下来。在怨天尤人、徒唤奈何的一片哀鸣中,苗连生那句“危机面前暴露出的问题比危机本身更值得关注”无疑更值得认同。毕竟,面对史无前例的行业萧条,光伏企业中有几人能像苗连生一样不“说三道四”,而是平心静气、反躬自省呢?

 

(选自《新能源经贸观察》11月刊)

 


参与讨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晶科能源24年业绩发布
评论(0)  2025年4月30日
国家电网一季度新增新能源并网超5000万千瓦
评论(0)  2025年5月5日
冀北电力优秀动画作品斩获北京国际电影节奖项
评论(0)  2025年5月4日
国网冀北电力申请一项储能电站专利
评论(0)  2025年5月3日
国网冀北电力申请一项分布式光伏专利
评论(0)  2025年5月2日
冀北电力申请并网双馈风电场参数整定专利
评论(0)  2025年5月1日
创建配电网 高质量发展样板
评论(0)  2025年4月30日
国网冀北电力领导层调整
评论(0)  2025年4月29日
国网冀北张家口风光储输新能源申请专利
评论(0)  2025年4月28日
东方日升推广会广东站圆满落幕!
评论(0)  2025年4月28日
华北电力大学和国网冀北电力申请一项专利
评论(0)  2025年4月27日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中石油 能源界 中石化 科士达 中海油 国家电网 华能
华电 国电 贸促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能源化工学会 国家煤炭工业协会 国家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走出去 人民能源 新华能源 中国能源网 中新网能源 中国网能源频道
新浪 搜狐      
版权所有© 新能源经贸观察 《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 国内统一刊号 / CN10-1125/F
地址 / 北京市东三环中路乙10号 艾维克大厦24层2418 邮编 / 100022 电话 / 010-65667120-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