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尽管国家补贴偏重纯电动汽车,但从实用角度而言,混合动力才是最现实的选择。
市场呼唤已久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在9月底正式出台,中国国家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通知规定中央财政将补贴资金直接拨付给企业。
纯电动的尴尬
根据通知规定,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一改原先3000元/千瓦时的补贴,将依据新能源汽车与同类传统汽车的基础差价确定,并考虑规模效应、技术进步等因素逐年退坡。根据纯电续驶里程不同,2013年补助标准分为每辆3.5万元、5万元、6万元三类,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费者购买纯电动汽车。
然而,在动力储能电池和充电设施未能完善之前,尽管奖励措施以纯电续航里程为补贴标准,鼓励消费者购买纯电动汽车,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是难以避免尴尬事情屡次出现。方辉是杭州一位购买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的消费者,“除去中央和地方补贴之后,仅花费10万元就能够买到一辆价值在20万元以上的纯电动车。续航里程是160公里,每天行驶半径不能超过80公里,这基本上能够满足在市区的工作和生活。”。
但是在购买一年以后,这辆纯电动车的使用频率越来越低,“现在基本上是在半径50公里的范围偶尔使用。”方辉无奈地说。据方辉介绍,虽然电动汽车的使用成本比较诱人,但是每次都要提前9个小时充电,出行的半径绝对不能超过80公里,否则就惨了,没有充电站,车没办法开回来。而且随着蓄电池的衰退,续航已经远不如从前。“目前这辆车的续航能力只有120公里,电池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衰退非常严重,有时候感觉怎么充电都充不满。”方辉抱怨道。
方辉的问题,在专家看来,目前并没有实际可行的储能技术能够彻底解决。虽然已在香港试驾过特斯拉的高端纯电动汽车,在方辉看来,即使有能力购买一辆高端的纯电动汽车,在充电设施不全的城市驾驶,尴尬依然不可避免。
“消费者在购买纯电动车时,其实最关注的就是续航里程。”湖北骆驼股份公司总工、原比亚迪混合动力技术总设计师张建华说。目前以磷酸铁锂电池储能技术最为成熟,但续航能力有限,其它储能技术尚在研发过程中。整体看来,储能技术并无实质进展,还不能完全解决像方辉遇到的问题。“传闻特斯拉正在研发的超级电池由锂离子和金属空气电池组成,充一次电可以让汽车行驶距离大约650公里,这在当前充电设施不全的情况下,似乎可以解决出远门开不回来的尴尬。但是成本也会很高,普通消费者无法承受。”张建华认为,储能技术在加速研发,3-5年内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目前最可行的还是混合型动力新能源汽车,通过大功率的电动机,可以大大提升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的性能。
实用还是混合型
“纯电动汽车还需要更多方面的推手,比如在技术上要做到普通人也能买得起,那才是发展纯电动汽车的意义所在。”Terry·Kimmel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说。Terry·Kimmel是加拿大T.B.KIMMEL&ASSOCIATES机构负责人,这是一家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技术和市场的咨询机构。他认为,只制造纯电动汽车的特斯拉在核心竞争力上并没有特别之处,如果没有碳排放交易,特斯拉就会亏损。目前,实用型的还是混合动力型新能源汽车,这位分析师认为。
中国新能源汽车领航者比亚迪公司推出的系列新能源汽车产品和Terry·Kimmel的看法不谋而合。比亚迪用中国古代朝代为新产品命名,最新推出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跑车——唐(Tang)混合动力汽车,是其面向市场的主打产品。在汽车评论者看来,这款车外观只能算大方得体, 在新一轮的汽车补贴政策下,这款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可拿到3.5万元的补贴,使用的时候却能完全避免纯电动的尴尬。
张建华介绍说,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主打产品基本上以混合动力型为主,这是因为混合动力型汽车弥补了纯电动车电池动力不足的问题。当最大功率内燃机功率不足时,由电动电池来补充;当负荷少时,富余的功率还可以为电池充电。这样通过内燃机持续工作,电池充电就不必因为没有充电站而烦恼。在实际使用中,和普通汽车没有分别,却能够大幅减少油耗和降低排放量。
比亚迪公司调研发现,90%的都市上班族每天的行驶里程约在70公里以内,针对此类情况,比亚迪最开始推出的F3DM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这款车的市场反馈情况非常好。其销售公司副总经理李云飞认为,比亚迪并非根据补贴政策规定的续航里程越多、获得补贴越多的原则去开发纯电动汽车,而是在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推出更加实用的插电式混合型车。在新的补贴规定下,这类汽车获得3.5万元的补贴,虽然低于纯电动车的补贴,但是它更加实用。正是基于前期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市场反馈,比亚迪的最新型混合动力车“唐”系列已经正式走向市场。
(选自《新能源经贸观察》10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