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能源网
注册 登录
新能源汽车 混合动力先行
作者:王燕 评论(0) 标签:
分享到:

 

内容提要:尽管国家补贴偏重纯电动汽车,但从实用角度而言,混合动力才是最现实的选择。

 

      市场呼唤已久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在9月底正式出台,中国国家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通知规定中央财政将补贴资金直接拨付给企业。

 

纯电动的尴尬

      根据通知规定,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一改原先3000/千瓦时的补贴,将依据新能源汽车与同类传统汽车的基础差价确定,并考虑规模效应、技术进步等因素逐年退坡。根据纯电续驶里程不同,2013年补助标准分为每辆3.5万元、5万元、6万元三类,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费者购买纯电动汽车。

 

      然而,在动力储能电池和充电设施未能完善之前,尽管奖励措施以纯电续航里程为补贴标准,鼓励消费者购买纯电动汽车,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是难以避免尴尬事情屡次出现。方辉是杭州一位购买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的消费者,“除去中央和地方补贴之后,仅花费10万元就能够买到一辆价值在20万元以上的纯电动车。续航里程是160公里,每天行驶半径不能超过80公里,这基本上能够满足在市区的工作和生活。”。

 

      但是在购买一年以后,这辆纯电动车的使用频率越来越低,“现在基本上是在半径50公里的范围偶尔使用。”方辉无奈地说。据方辉介绍,虽然电动汽车的使用成本比较诱人,但是每次都要提前9个小时充电,出行的半径绝对不能超过80公里,否则就惨了,没有充电站,车没办法开回来。而且随着蓄电池的衰退,续航已经远不如从前。“目前这辆车的续航能力只有120公里,电池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衰退非常严重,有时候感觉怎么充电都充不满。”方辉抱怨道。

 

      方辉的问题,在专家看来,目前并没有实际可行的储能技术能够彻底解决。虽然已在香港试驾过特斯拉的高端纯电动汽车,在方辉看来,即使有能力购买一辆高端的纯电动汽车,在充电设施不全的城市驾驶,尴尬依然不可避免。

 

      “消费者在购买纯电动车时,其实最关注的就是续航里程。”湖北骆驼股份公司总工、原比亚迪混合动力技术总设计师张建华说。目前以磷酸铁锂电池储能技术最为成熟,但续航能力有限,其它储能技术尚在研发过程中。整体看来,储能技术并无实质进展,还不能完全解决像方辉遇到的问题。“传闻特斯拉正在研发的超级电池由锂离子和金属空气电池组成,充一次电可以让汽车行驶距离大约650公里,这在当前充电设施不全的情况下,似乎可以解决出远门开不回来的尴尬。但是成本也会很高,普通消费者无法承受。”张建华认为,储能技术在加速研发,3-5年内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目前最可行的还是混合型动力新能源汽车,通过大功率的电动机,可以大大提升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的性能。

                       

实用还是混合型

      “纯电动汽车还需要更多方面的推手,比如在技术上要做到普通人也能买得起,那才是发展纯电动汽车的意义所在。”Terry·Kimmel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说。Terry·Kimmel是加拿大T.B.KIMMEL&ASSOCIATES机构负责人,这是一家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技术和市场的咨询机构。他认为,只制造纯电动汽车的特斯拉在核心竞争力上并没有特别之处,如果没有碳排放交易,特斯拉就会亏损。目前,实用型的还是混合动力型新能源汽车,这位分析师认为。

 

      中国新能源汽车领航者比亚迪公司推出的系列新能源汽车产品和Terry·Kimmel的看法不谋而合。比亚迪用中国古代朝代为新产品命名,最新推出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跑车——唐(Tang)混合动力汽车,是其面向市场的主打产品。在汽车评论者看来,这款车外观只能算大方得体, 在新一轮的汽车补贴政策下,这款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可拿到3.5万元的补贴,使用的时候却能完全避免纯电动的尴尬。

 

      张建华介绍说,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主打产品基本上以混合动力型为主,这是因为混合动力型汽车弥补了纯电动车电池动力不足的问题。当最大功率内燃机功率不足时,由电动电池来补充;当负荷少时,富余的功率还可以为电池充电。这样通过内燃机持续工作,电池充电就不必因为没有充电站而烦恼。在实际使用中,和普通汽车没有分别,却能够大幅减少油耗和降低排放量。

 

      比亚迪公司调研发现,90%的都市上班族每天的行驶里程约在70公里以内,针对此类情况,比亚迪最开始推出的F3DM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这款车的市场反馈情况非常好。其销售公司副总经理李云飞认为,比亚迪并非根据补贴政策规定的续航里程越多、获得补贴越多的原则去开发纯电动汽车,而是在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推出更加实用的插电式混合型车。在新的补贴规定下,这类汽车获得3.5万元的补贴,虽然低于纯电动车的补贴,但是它更加实用。正是基于前期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市场反馈,比亚迪的最新型混合动力车“唐”系列已经正式走向市场。

 

(选自《新能源经贸观察》10月刊)

 


参与讨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晶科能源24年业绩发布
评论(0)  2025年4月30日
国家电网一季度新增新能源并网超5000万千瓦
评论(0)  2025年5月5日
冀北电力优秀动画作品斩获北京国际电影节奖项
评论(0)  2025年5月4日
国网冀北电力申请一项储能电站专利
评论(0)  2025年5月3日
国网冀北电力申请一项分布式光伏专利
评论(0)  2025年5月2日
冀北电力申请并网双馈风电场参数整定专利
评论(0)  2025年5月1日
创建配电网 高质量发展样板
评论(0)  2025年4月30日
国网冀北电力领导层调整
评论(0)  2025年4月29日
国网冀北张家口风光储输新能源申请专利
评论(0)  2025年4月28日
东方日升推广会广东站圆满落幕!
评论(0)  2025年4月28日
华北电力大学和国网冀北电力申请一项专利
评论(0)  2025年4月27日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中石油 能源界 中石化 科士达 中海油 国家电网 华能
华电 国电 贸促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能源化工学会 国家煤炭工业协会 国家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走出去 人民能源 新华能源 中国能源网 中新网能源 中国网能源频道
新浪 搜狐      
版权所有© 新能源经贸观察 《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 国内统一刊号 / CN10-1125/F
地址 / 北京市东三环中路乙10号 艾维克大厦24层2418 邮编 / 100022 电话 / 010-65667120-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