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能源网
注册 登录
聚焦绿电并网,打造“绿色希冀”服务品牌
作者: 评论(0) 标签:
分享到: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赋能绿色生活


近年来,作为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聚焦绿电并网、“绿色希冀”服务品牌打造和科技创新引领,全方位服务承德清洁能源强市建设。截至2024年底,承德电网新能源装机占总装机比重达70.7%,新能源发电量与全社会用电量比值超89%。


筑牢清洁能源发展基石


承德风光资源丰富,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截至2024年底,承德电网总装机容量2572万千瓦,其中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2007.7万千瓦,居河北省第二。承德用电近九成是绿电。


位于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半截塔镇半截塔村的500千伏牌楼输变电站内,各类输变电设备整齐排布。场站外,一座座铁塔飞架条条“银线”,将坝上地区源源绿电送往京津。


作为国家电网“大型新能源基地交流汇集”示范工程和冀北电网“十四五”重点工程,该工程总投资19.1亿元新建500千伏变电站1座,配备主变压器2组、铁塔435基及两回总长407.6公里的输电线路,变电容量达240万千伏安,可高效汇集承德地区447万千瓦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打通连接京津冀负荷中心的“绿电高速路”。


“电站依托全景全数据智慧建管平台,强化安全、进度和质量管控,并创新应用全国首套66千伏直挂型SVG(静止无功发生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显著提升系统可控性和智能化水平。”国网承德供电公司建设部主任常征说,该工程破解了承德新能源外送瓶颈,为优化京津冀能源结构、推动环境保护提供重要支撑。


为拓宽新能源外送通道,满足大规模并网需求,“十四五”期间,承德电网规划建设了500千伏“两站一通道”工程(承德北、牌楼和宽城—滦州区线路),大幅提升绿电外送能力。


“2024年底,宽城—滦州区第四通道工程承德段已全部竣工,该工程使承德新能源外送能力从1800万千瓦跃升至2400万千瓦。”国网承德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主任马骁说。


据介绍,到“十五五”中期,承德已批复待建风、光新能源项目建成后,新能源装机将达2700万千瓦,新增新能源并网需求将更为急迫。


“‘十五五’期间,我们将坚持源网荷储全环节协同发展,研究承德电网在京津唐和华北电网的功能定位、运行场景,推动承德特高压和一批500千伏项目纳规,着力构建‘坝上及接坝地区提级送出、坝下地区多点均衡高渗透接入’清洁能源发展格局,不断提升送出能力。”马骁说。


为推动项目顺利推进、早日投产,国网承德供电公司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的并网推进领导小组,建立日汇报、周管控工作机制,为新能源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确保项目应并早并。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成立联合勘查督导组,逐县逐项目调度进展,每月深入现场解决并网难题。


2011年至2024年,承德风光新能源装机增长16.8倍,发电量增长8.8倍。2024年,承德全年新能源发电量达218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约870万吨。


 


赋能绿色生活与产业转型


“以前到坝上旅游总担心充电难,现在坝上‘一小时充电圈’全覆盖,还能用光伏充电,方便又环保!”正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山门外新建充电站充电的游客张伟说。


2024年,国网承德供电公司采用前沿技术,充分利用当地丰富日照资源,将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充放电设施等有机结合,在塞罕坝机械林场打造该市首座光储充放一体化示范站,不仅满足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还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与高效利用,每年减碳量超百吨。


为加快构建高质量充电设施服务体系,承德在该市203个乡镇建成400余台公共充电桩,涵盖乡镇政府、村委会、供电所、交通干道等区域,实现乡镇充电设施全覆盖,打通充电设施服务“最后一公里”。积极推动政府主导、电网搭台、社会参与的合作模式,新增社会合作桩位189个。


建得好,更要用得好。“我们推行‘网格化巡检+智能化检测’运维模式,服务响应达标率99%,充电设施可用率保持在99.5%以上。协助政府搭建智能监管平台,实时监测全市充电桩运行状态、负荷分布,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国网承德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主任曹敬立说,为让百姓充电得实惠,该公司依托“e充电”App,推出“满减折扣”“积分兑电费”等活动,用户参与度提升35%。


2024年,承德新能源汽车充电量突破1500万千瓦时,增速63.68%。2025年,该市将在京承、承秦等高速服务区布局4座超充站,试点V2G(车辆到电网)技术,让电动汽车化身“移动储能站”,助力“一杯咖啡时间补满电”愿景落地。

从空中俯瞰承德建龙特殊钢有限公司厂区,厂房房顶被光伏板覆盖。“厂区约有16万平方米的闲置房顶。去年,公司投资6000万元建设分布式房顶光伏发电项目。项目选用自发自用模式,年均发电量可达1688万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2108吨。”该公司能源中心能源管理室主任马建伟说。


服务企业节能降碳,国网承德供电公司既是“参谋”也是“推手”。


2024年,该公司通过借助能效账单、能效计算器、综合能效诊断报告等服务产品,完成78户工业企业、266户公共机构能效走访服务。创新构建社会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聚合13家大工业用户,调节能力达41.3万千瓦。推动分布式光伏可观、可测、可调、可控,首批6000余户实现“四可”能力,有效破解消纳难题。


科技攻关引领能源革命


位于承德坝上的冀北地区首座220千伏智慧变电站——塞罕坝变电站,处处透着科技范儿。


“这座变电站采用国内先进技术理念,实现变电站在线智能巡视、数字孪生模型建设等多个典型场景的应用。”国网承德供电公司双创办主任白雪松说,依托变电站资源,融合建设交直流微网、储能站、分布式光伏站、汽车充电站、数据中心、5G网络、北斗通信系统、无人机方舱等,打造多站合一“枢纽型”“平台型”“共享型”智慧变电站。


“十四五”期间,国网承德供电公司聚力攻关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服务承德绿色产业发展。在国网系统地市级公司层面,率先创建专门的科技创新管理机构,建成双创孵化中心,推动内外部资源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构建涵盖“公司内部各专业+外部产学研”专家成员的创新联盟,与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国网产业单位等科研团队建立合作关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我们完成了国内首个纯交流送出新能源配套调相机和存量新能源场站调相机项目,项目投运后,金御(金山岭至御道口)双回送出能力由140万千瓦提升至215万千瓦,输送能力提升53.56%,实现新能源消纳水平和输电通道利用率双提升。”白雪松说,通过开展分布式电源安全供电能力提升技术研究与应用、冀北范围内首个水光储微电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系列技术攻关,大幅提升配电网对分布式电源的承载能力,为新能源就地消纳提供保障。


2021年以来,国网承德供电公司承担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级及以上科技项目17项,科研总投入约2785万元,获得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级及以上科技奖励20项,国家级管理创新2项、省部级管理创新21项,拥有有效发明专利88个、在途申请131个。


“2025年,我们将立足承德地区资源禀赋和绿色能源码头建设,以‘十五五’科技创新规划为统领,联合域内新能源企业、国网产业单位和知名高校,构建各主体、各环节有机互动、协同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在人工智能、源网荷储协同控制、现代智能配电网、零碳园区等领域,持续开展科技攻关。”白雪松说。


参与讨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晶科能源24年业绩发布
评论(0)  2025年4月30日
国家电网一季度新增新能源并网超5000万千瓦
评论(0)  2025年5月5日
冀北电力优秀动画作品斩获北京国际电影节奖项
评论(0)  2025年5月4日
国网冀北电力申请一项储能电站专利
评论(0)  2025年5月3日
国网冀北电力申请一项分布式光伏专利
评论(0)  2025年5月2日
冀北电力申请并网双馈风电场参数整定专利
评论(0)  2025年5月1日
创建配电网 高质量发展样板
评论(0)  2025年4月30日
国网冀北电力领导层调整
评论(0)  2025年4月29日
国网冀北张家口风光储输新能源申请专利
评论(0)  2025年4月28日
东方日升推广会广东站圆满落幕!
评论(0)  2025年4月28日
华北电力大学和国网冀北电力申请一项专利
评论(0)  2025年4月27日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中石油 能源界 中石化 科士达 中海油 国家电网 华能
华电 国电 贸促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能源化工学会 国家煤炭工业协会 国家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走出去 人民能源 新华能源 中国能源网 中新网能源 中国网能源频道
新浪 搜狐      
版权所有© 新能源经贸观察 《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 国内统一刊号 / CN10-1125/F
地址 / 北京市东三环中路乙10号 艾维克大厦24层2418 邮编 / 100022 电话 / 010-65667120-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