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能源网
注册 登录
光伏未来 制度护航
作者:杨秋水 评论(0) 标签:
分享到:

    中欧光伏“双反”案和解方案初步达成,全球光伏市场持续增长,重心向中、日、美等国转移。随着组件价格上升和成本下降,光伏企业经营状况得到较大改观,部分企业毛利率已转正,但光伏制造业还难说复苏,行业洗牌在继续,制度困境亦有待破解。

 

行业洗牌加剧 关键制度缺位

      工业和信息化部8月曾表示,投资、财政、商务、税务、金融等部门正在共同研究,加快制定出台《光伏企业兼并重组实施意见》,同时与国家政策性银行等加强协同配合,加快推动国内光伏企业的兼并重组工作。

 

    继此,工信部917日发布的《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在技术、最低产能、能耗、环保、资本金比例、研发投入比例等方面设定了进入门槛,为了清理过剩的产能,行业进一步洗牌正式启动。

 

      使政府不去整合,兼并也会自然发生。目前,多晶硅生产方面的重组兼并已经相当明显,国外巨头成本低、质量好,国内企业40多家,没有一家能追平国外巨头。据工信部数据,上半年中国在产多晶硅企业仅8家,其中江苏中能产量2.2万吨,约占全国的71%,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业内人士表示,还在生产的也就三四家。

 

      与此同时,招商新能源和国电光伏为主导的五大光伏国企近期亦表示,计划于5年内开发建成总装机容量为5GW的太阳能电站。尚德亦传出由无锡国联牵头进行债转股的债务重组。光伏行业似乎呈现国进民退的迹象。

 

      市场人士认为,国资不宜过度介入光伏制造业,应继续保持光伏制造业的竞争性,以保持其活力,并促进光伏技术的发展。应继续维持民资主导制造业,国资则负责电站的开发与运营这一行业趋势。

 

      虽然上半年政府对光伏行业的扶持政策密集出台,但关键性的制度仍旧缺位。行业产能依然过剩,国内需求尚待培育。度电补贴标准、并网实施细则、产品标准、安装标准等等还未明确,电站收益不可期,光伏融资问题重重。

 

      在清理坏产能的同时,光伏发电上网问题亟待解决。可再生能源的消纳一直困扰整个行业发展。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提出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都只提装机量,避谈消纳问题。

 

      如果装机之后,无法实现正常发电,那将是资源和投资的双重浪费。风电的限电已经非常严重,中国和美国的风机并网容量都在6000万千瓦左右,但是美国的发电量比中国高70%,由此可见一斑。弃风问题已经严重打击开发商的积极性,很多风电项目都已放缓或者停滞。光伏因为装机量尚小,还没有出现弃光的问题,提出35GW的目标之后,要重点关注光伏上网的问题,避免出现大规模的弃光问题。

 

技术创新不足 呼唤制度护航

      绿色和平日前的报告显示,风电补贴拖欠已经达到数百亿,时间最长的有3年之久,债务层层传导,从发电企业到材料供应商,都同时欠债也被欠债。光伏市场的补贴比风电更复杂,存在交叉补贴和程序繁琐的问题。现有的补贴资金一部分来自可再生能源基金,一部分来自可再生能源电力附加,并且两部分资金由不同的主管部门在管理,这是导致补贴拖欠和难以到位的主要原因。多部门管理也带来手续繁琐,申请周期长等问题,这也严重分散了企业投入技术创新的精力,和国际相比,中国光伏的技术革新明显不足,亟须一个简洁高效透明的制度保驾护航。

 

      与此同时,国内光伏技术的创新业亟待推进,中国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低端。从产业链来讲,分几个阶段,在硅料,中国硅料产能不小,有20多万吨,但是品质和成本无法跟国际七巨头抗衡。

 

       而在硅片方面,中国厂商占据世界绝对优势,不管是产能产量,还是质量成本,可以说处于统治地位。在电池上,中国产能产量都占绝对优势,可质量与Q-cellsunpowersolarworld等公司差距较大,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也在缩小,技术创新、研发能力与国外相比落后。只有在组件方面,中国既有产能产量的优势,技术也不算差。

 

       作为光伏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光伏装备制造仍是中国弱项,无法跟国外竞争。辅材辅料方面,国内厂商跟国外差距也很大,无法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在电池方面,研发能力最终归结到产品的转换效率、稳定性、使用寿命,sunpower量产的转换效率已经达到19%,国内普遍只有17%多,夏普的电池寿命长,即使用了25年仍有87%的效率,3栅电池的专利基本都是国外的,国内很少。 因为在装备制造与电池研发方面的落后,中国光伏基本还停留在加工阶段,附加值很低。 要实现光伏产业升级必须从技术升级着手,国家设立准入门槛,画一条红线。毕竟光伏是新兴产业,需要扶持,所以是可行的。现在看来少数走技术路线的公司已经开始出现了拐点。

 

      昱辉阳光830日发布二季度财报,报告期内营业收入3.774亿美元,好于预期。值得一提的是,昱辉阳光的二季度毛利率为7.3%,远超过一季度的-2%。据业内人士介绍,作为一家垂直一体化厂商,从硅料到逆变器,美股公司昱辉阳光比赛维还要工厂化,质量比其他厂商好,“国内只有这家公司有自己的光伏研究院”,业内人士对记者谈到。

 

(选自《新能源经贸观察》10月刊)

 


参与讨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晶科能源24年业绩发布
评论(0)  2025年4月30日
国家电网一季度新增新能源并网超5000万千瓦
评论(0)  2025年5月5日
冀北电力优秀动画作品斩获北京国际电影节奖项
评论(0)  2025年5月4日
国网冀北电力申请一项储能电站专利
评论(0)  2025年5月3日
国网冀北电力申请一项分布式光伏专利
评论(0)  2025年5月2日
冀北电力申请并网双馈风电场参数整定专利
评论(0)  2025年5月1日
创建配电网 高质量发展样板
评论(0)  2025年4月30日
国网冀北电力领导层调整
评论(0)  2025年4月29日
国网冀北张家口风光储输新能源申请专利
评论(0)  2025年4月28日
东方日升推广会广东站圆满落幕!
评论(0)  2025年4月28日
华北电力大学和国网冀北电力申请一项专利
评论(0)  2025年4月27日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中石油 能源界 中石化 科士达 中海油 国家电网 华能
华电 国电 贸促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能源化工学会 国家煤炭工业协会 国家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走出去 人民能源 新华能源 中国能源网 中新网能源 中国网能源频道
新浪 搜狐      
版权所有© 新能源经贸观察 《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 国内统一刊号 / CN10-1125/F
地址 / 北京市东三环中路乙10号 艾维克大厦24层2418 邮编 / 100022 电话 / 010-65667120-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