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安徽容知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到中国石化燕山石化炼油厂发来的一封感谢信。

感谢信的由头是在冬残奥会及全国两会的特殊期间,容知日新帮助燕山石化炼油厂成功避免了一起高温油泵失效故障导致的安全事故。 
感谢信中提到:“此次问题的及时处置,是贵公司(容知日新)工作人员精心工作的体现,是对燕山石化炼油厂设备工作的最大支持。” 
那如何才能确保生产的100%安全呢? 
对工业企业而言,安全生产是底线,也是最难攻克的课题。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智能运维正悄然颠覆着设备的运维逻辑,“绝对安全”似乎找到了破局的钥匙。 
【一个事件】 
安全生产不容死角盲区 
3月1日,距离冬残奥会开幕还有三天,位于北京房山区的燕山石化,炼油厂内机器正在全力运转着。 
燕山石化承担着冬奥会、冬残奥会主火炬氢能保供任务,还是冬奥氢能源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和氢源保障第一责任单位。全力备战奥运盛会,燕山石化实行最严格的点巡检制度,将人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情况还是发生了。厂区内一台关键泵机,冷却系统突发异常,泵机温度急速攀升。该泵机为高温油泵,输送的介质是易燃物,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异常,极可能发生泄漏,继而引发火灾甚至是爆炸。 
凌晨4时24分,在这个人力最脆弱的时刻,燕山石化设备监测系统触发报警,并将信息推送到值班人员熊宇的手机上。熊宇仅仅用了5分钟,就把安全隐患排除在萌芽中。惊魂未定,熊宇再次感叹数字技术的强大,轻松解决了人力难以触及的死角。 
【一家企业】 
老牌工厂苦练数字内功 
全国两会和奥运期间,假如燕山石化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果是无法估量的。不过,让这种假设是不成立的,燕山石化苦练的“数字内功”,可以说是石油炼化企业的典范。 
燕山石化始建于1969年,是我国建厂最早、规模最大的现代石油化工联合企业之一。作为“老牌工厂”,燕山石化极为敏锐地意识到信息化将是推动企业转型发展的有利武器,早在2009年就提出了“打造数字燕山,建设智能工厂”的信息化战略。在智能工厂建设中,燕山石化与包括容知日新在内的合作伙伴联手,注重项目的实际成效,力求发现和解决痛点问题,真正为生产经营赋能。 
2019年,燕山石化打造了智能运维系统,通过搭建物联网,采集设备运行中的振动、温度等信号,并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数据治理、存储和计算从而实现智能报警、提前预测。燕山石化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千台关键设备均已“上云”,实现设备状态的全天候监测。通过该系统预警,燕山石化已发现设备问题200余次,设备故障50余次。 
【一个行业】 
智能运维已是破局关键 
工业互联网的加速渗透,将进一步推动工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这一点业界已经形成共识。而事实证明,智能运维是工业数字化破局的关键。 
“在我国工业领域,设备占固定资产总值超过60%。如果不能实现设备的数字化,就不可能实现工厂的数字化。”作为一家智能运维领军企业,容知日新董事长聂卫华告诉记者,智能运维的价值很全面,通过设备故障诊断、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手段,能有效解决风电、石化、钢铁等行业的降本增效、少人无人、安全生产等痛点问题。 
聂卫华表示,作为燕山石化智能运维系统的参建单位,为公司能在奥运能源供保上发挥作用感到高兴。更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看到了智能运维的重要价值。一个多行业、多学科、多领域交融发展的智能运维产业生态,正在加速构建。(通讯员 丁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