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能源网
注册 登录
日本能源的现在与未来
作者:朱行远 评论(0) 标签:
分享到:

内容提要:日本的能源发展战略、思路和政策,值得与日本能源生态类似的中国借鉴。

 

629日北京举行的第三届全球智库峰会“世界能源新格局”分论坛上,国内外能源界政要、企业负责人、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同研判国际能源发展大趋势、探讨能源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次论坛上,本刊记者专访了与会的原国际能源署署长田中伸男。

Q作为一个日本人,又是能源专家,您如何看待日本的能源供给现状?

A2011年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之前,日本核电站发电量占总电量的约26%。事故之后,全日本除两座核反应堆继续运行外,其余核反应堆全部停止了运行。这使得日本的电力供应产生了巨大的缺口。为了弥补这个缺口,日本额外进口了很多天然气和石油。这对全球油气市场的供应和油气价格也造成了显著影响。据统计,日本现在每年需要多花400亿美元购买天然气和石油,以填补因核电造成的电力短缺。

现在的问题是,日本要想重新启动原先的核反应堆,必须通过新的、更加严格的核安全标准测试。这些新标准不久前刚刚确定。日本核能管理委员会将对现有核反应堆逐一进行审核,看它们是否达到新的标准。如果一切正常,今年秋季将有一批核反应堆重新投入工作。9月份,目前仅有的两座正在运行的核反应堆将关闭进行常规检查。届时,如果其余的核反应堆不能通过新标准的测试,那么日本将重新回到“零核”时代。目前有预测说,日本会在年底重启23个核反应堆。但这还要取决于日本核能管理委员会的审核速度以及各地方政府的意见。

因此,为了防止再次陷入电力危机,日本需要寻找像石油、天然气或地热这样的替代能源。

Q您认为日本政府的能源战略方向是什么?目前日本的几大财团与美国的天然气合作已经取得进展,这是否意味着,在放弃核能后,日本已经将天然气作为本国发展的第一能源?

A为了日本未来的经济发展,我们需要更多的天然气。但从短期来看,天然气不可能成为日本的支柱能源。因为从目前的发展速度来看,日本从美国进口天然气最快也要到2017年才能实现。但是日美关于天然气出口的几个项目已经获得了美国政府的批准。基础设施建设和LNG出口的前期工作已经展开。日本希望通过此举能够使其天然气的来源更加多元化,并增加供气总量。与此同时,在价格上向传统的天然气供应商施加压力。

从长期来看,核能在日本的地位再也不会回到2011年以前的水平了,所以就像你说的,日本天然气的进口比例会持续上升,三分之一的石油将被天然气所取代。国际能源署(IEA)预计,到2030年,天然气发电将成为日本的第一能源,可再生能源将占到25%

Q现在日本在天然气方面是怎么布局的?

A日本希望多元化它的能源供应。目前日本的天然气供应主要依赖卡塔尔、澳大利亚和一些东南亚国家。为了加快多元化,降低能源安全风险,日本正在扩大与澳大利亚的合作,同时开拓和美国的天然气出口贸易。日本现在已经和美国谈妥了两个天然气出口项目,未来在阿拉斯加还将合作开发常规天然气田。加拿大和东非也是具有潜力的市场,前提是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另外一个重要角色是俄罗斯。日本正在和俄罗斯商谈进口LNG。但我坚持认为,日俄应该合作建设输气管道。建设一条长度小于2000公里的输气管道,其成本要远远低于LNG的费用。

目前,日本所有的天然气进口全部是LNG。这种运输方式上的限制使日本在国际天然气市场上的竞争力大大降低。在欧洲,许多国家既可以选择通过输气管道,也可以选择通过LNG船,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这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从而降低了天然气价格。在欧洲,天然气的市场价格要比日本便宜30%40%。在美国,由于页岩气革命,天然气的价格只相当于日本的五分之一甚至六分之一。所以综上来看,日本应该增加它获取天然气的方式。

Q您认为建立一个类似WTI和布伦特原油指数这样的具有权威性的天然气期货指数是否可行?日本是否有这方面的计划?

A这正是我目前研究的课题之一。高油价和美国低廉的天然气价格,使得开采商修建管道和用储气罐处理石油生产中放出的天然气不够经济,因此,石油开采中伴生出的天然气几乎全部被白白燃烧掉。很明显,在美国页岩气革命之后,天然气价格与油价挂钩的定价机制已经受到了挑战,我们需要一套新的天然气价格体系。

要想建立一套国际通用的天然气价格指数,首先需要让天然气市场化。但现在,天然气的话语权还掌握在少数几个供应国的手中。按照他们制定的游戏规则(除欧盟市场以外),LNG不可以在运输途中转卖给另外任何一方,这也使天然气的价格缺乏竞争力。但是,页岩气革命让美国出口天然气变为可能。一旦美国出口LNG,输往亚洲的LNG价格势必会下降,这将有助于天然气价格的市场化,打破垄断。此外,我认为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在内的亚洲天然气进口大国,应该联起手来与天然气供应国商谈更为合理的天然气出口条款。

对天然气巨大的需求,使得日本对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态度非常迫切和认真。每年,日本都会举行大型国际天然气研讨会,希望借此推动天然气在国际间的市场化。日本也在很久以前就建立了自己的天然气价格指数。现在的天然气进口价格是日本所无法承担的,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日本需要更廉价的天然气。

Q日本在今年内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市场,您如何看待日本在太阳能产业上的发展前景?

A太阳能发电在日本的发展速度很快,但目前比例还远远低于化石能源。日本要想让太阳能发电获得大规模应用,需要几个条件:首先,目前光伏设备的能量转换率还太低,我们需要能效更高的技术设备和储能装置。

第二,需要高额的上网电价。目前日本的光伏上网电价已经非常高了,大约是每度电0.4美元。但是,即使上网电价很高,日本的实际太阳能发电量还是很有限,这是因为现有的电网还不够完善。日本的发电厂使用两种不同的发电频率,东部使用的是50赫兹的西门子发电系统,西部使用的是通用电气的60赫兹发电系统。连接这两种系统的电网容量非常有限,只有1GW。这也导致了福岛核事故时的东京大停电,因为发电能力充足的西部无法将电输送给电力短缺的东部。此外,日本目前的十家发电公司之间的电网连接也并不完善。由于没有足够的输电和配电设备去支持这些太阳能电量,发电公司对购买可再生能源兴趣也不大。

第三,日本电力市场存在着区域性的垄断。出于经济考虑,地方电力公司不愿意对电网进行改造。此外,一旦跨区域连接电网,地方电力公司将不得不和其他区域的电力公司进行竞争,这是它们所不愿看到的。

第四,太阳能大规模发电需要大片土地,而日本的地价太贵,说服地方政府将农田改造成太阳能发电场风险太大。

以上这些因素阻碍了日本太阳能市场的大规模普及。尽管日本的上网电价很高,但我对太阳能的发展前景还是持怀疑态度。

Q中国的能源企业也在不断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日本企业在这方面有什么经验值得借鉴?

A日本在页岩气和页岩油的开发方面普遍缺乏经验,于是,日本研究出了一套与外国公司合作的新方法。在一些海外能源项目中,许多日本的电力公司都参与投资,它们比外国公司更了解日本的能源消费情况,比如:需要开采多少石油和天然气才能满足市场。此外,通过合作,它们还能研究哪些技术是必须掌握的?开采成本是多少?对于合作的另一方,外国公司也可以了解日本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情况和市场前景。这种能源消费者与供应者之间的合作,对双方都非常有价值。中国的石油、天然气和电力公司,也应该借鉴这个方法,参与到海外投资中去。这对双方都是有益的。

Q如今日本很多传统的B2C家电企业已经成功转型成为B2B的能源企业,比如日立和东芝,您觉得是什么促使它们做出这样的转变?您对中国企业有什么建议?

A日本企业的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上世纪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之后,日本的制造业公司开始注意到节能和提高能效的重要性。它们开始进行战略调整,加大对能效和节能技术的研发。高昂的石油价格促使日本汽车公司研发出非常省油的汽车,比如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与此同时,高昂的电价,使得日本消费者更愿意购买节能的电器,这也促使各商家制造更加省电的产品。如今,除了建筑业外,日本的电器,工业系统、汽车等制造行业的产品能效已经大大提高,它们的产品变得非常环保和节能。对于中国,我认为政府应该解放能源价格。更高的石油和天然气价格,将会迫使消费者选择更加节能的产品,从而刺激生产者提高能效。同时,政府应该减少补贴,这将促进中国制造业加快产业转型。这对整个中国的能源政策至关重要。

 

(选自《新能源经贸观察》8月刊)

 


参与讨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晶科能源24年业绩发布
评论(0)  2025年4月30日
国家电网一季度新增新能源并网超5000万千瓦
评论(0)  2025年5月5日
冀北电力优秀动画作品斩获北京国际电影节奖项
评论(0)  2025年5月4日
国网冀北电力申请一项储能电站专利
评论(0)  2025年5月3日
国网冀北电力申请一项分布式光伏专利
评论(0)  2025年5月2日
冀北电力申请并网双馈风电场参数整定专利
评论(0)  2025年5月1日
创建配电网 高质量发展样板
评论(0)  2025年4月30日
国网冀北电力领导层调整
评论(0)  2025年4月29日
国网冀北张家口风光储输新能源申请专利
评论(0)  2025年4月28日
东方日升推广会广东站圆满落幕!
评论(0)  2025年4月28日
华北电力大学和国网冀北电力申请一项专利
评论(0)  2025年4月27日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中石油 能源界 中石化 科士达 中海油 国家电网 华能
华电 国电 贸促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能源化工学会 国家煤炭工业协会 国家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走出去 人民能源 新华能源 中国能源网 中新网能源 中国网能源频道
新浪 搜狐      
版权所有© 新能源经贸观察 《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 国内统一刊号 / CN10-1125/F
地址 / 北京市东三环中路乙10号 艾维克大厦24层2418 邮编 / 100022 电话 / 010-65667120-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