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能源网
注册 登录
全球疫情防控导致70年内最大程度的能源需求衰退
作者: 评论(0) 标签:
分享到:

 

2021年11月14日,《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21》(《世界能源蓝皮书》)发布会暨“双碳”目标与能源结构转型研讨会通过线上视频会议方式举行。该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原院长、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黄晓勇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与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
世界能源蓝皮书指出,以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停电看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复杂性为序,为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提供了新观点新思路。蓝皮书指出,尽管得州电网是全球电力化改革最坚定和最彻底的独立电网,在遇到极寒天气仍然发生了大规模停电现象。蓝皮书分析了得州大停电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后续措施,并指出中国应建立独立的电力市场,并需建立充足的电力容量市场。
世界能源蓝皮书提出,全球疫情防控对社会经济活动流动性的限制,导致全球出现了70年内最大程度的能源需求衰退,2020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量比2019年降低9.47%;同时全球石油供给严重过剩,导致2020年全球油价大幅度下跌;预计2021年油价将随需求增长而走高,呈现不均衡态势。此外,2020年全球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1.0%,远低于上年3.4%的增速,其中,液化天然气贸易增速大幅放缓,欧美和东北亚等主要天然气市场中的液化天然气价格创历史新低。
世界能源蓝皮书认为,在全球各国“碳中和”与“碳达峰”目标的背景下,全球能源结构更趋多元化,可再生能源比重持续上升,电气化进程持续推进。2020年煤炭在全球一次能源中占比下降,其中,中国煤炭消费在一次能源中的消费占比已降至56.8%。202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2799吉瓦,其中水电比重最高,达到1322吉瓦。欧洲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全球领先,美国在2020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同比增长80%。世界电力上升趋势减缓,中国发电量稳居世界第一,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发电量持平或有所下滑。
黄晓勇教授在作主报告时指出,针对当前国内能源发展形势,建议一是要建设多元互补的综合能源供给体系,实现石油、煤炭、天然气和电力等多种能源于系统之间互补协调。二是要提高能效,注重节能技术的开发、推广及使用。三是要重视氢能的减碳作用。目前氢作为工业原料在工业部门具有广泛的运用。未来氢能在中国重工业、重型运输的脱碳以及电力系统灵活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在于,实现氢能生产的绿色化,减少由天然气和煤炭制氢的比重。四是建设合理结构的稳定性能源为依托的新型电力系统。在兼顾可靠性与碳中和两个目标的要求下,解决间歇性电力的比例问题。

202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长超10%
世界能源蓝皮书从世界能源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出发,对2020年世界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核电以及可再生能源市场进行了总结分析。蓝皮书指出,2020年全球石油储量下降,天然气产量下降,煤炭消费量波动性加强,全球用电量也出现下滑。其中,全球煤炭需求遭受的冲击最大,其次是石油需求。
世界能源蓝皮书指出,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价格战引发了全球原油供给震荡,再加上新冠疫情大流行导致石油需求减少,根据OPEC数据,2020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量为9051万桶,比2019年减少947万桶,降幅达9.47%。预测2021年世界石油需求将增加,全球油价将不断上升。
世界能源蓝皮书显示,2020年全球天然气产量约为4.03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远低于上年3.4%的增速,天然气产量出现历史性下降,LNG市场供应过剩。报告预测,2021年全球天然气市场表现较为平稳,天然气供需稳步增长,亚洲成为天然气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
世界能源蓝皮书指出,2020年全球煤炭消费量下降4%,主要原因在于欧洲煤炭市场的萎缩和中国的控煤政策,西北欧和中国市场煤炭价格分别下跌34%和14%。预计煤炭需求会缓慢恢复且小有反弹。此外,202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2799吉瓦,较上年增长10.3%,预计未来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将占据更大的份额。
世界能源蓝皮书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电力行业经受了半个世纪以来最大的挫折,传统发电量被可再生能源压缩7%。其中,燃煤发电下降约5%,核发电量下降4%。报告预计,可再生能源发电将成为全球能源增长的主力军。

2020年煤炭占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比重降至56.8%
世界能源蓝皮书对中国能源行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中国能源生产总量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自1996年以来中国能源生产总量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2019年中国能源生产总量39.7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5.6%。
世界能源蓝皮书的数据显示,2020年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消费占比降至56.8%,煤炭消费增速也明显下降,煤炭消费量28.27亿标准煤。虽然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增速低于全球平均增速,但我国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在2019年已经位列全球第一;2020年我国电力市场的供需稳定,全社会用电量6.6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1%,发电装机容量为20.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5%。
2021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世界能源蓝皮书认为,中国能源行业将迎来发展新征程。预计2021年中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52亿吨标准煤,水电、核电、生物质能发电继续保持增长,分布式光伏发电快速发展,各种新能源技术也将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在“十四五”期间获得突破。
世界能源蓝皮书指出,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约束下,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将持续优化,能源供给体系质量将显著提升。中国的能源行业将面临更大的减排压力,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等现代煤化工产业加快绿色转型已经迫在眉睫,因此要促进多种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与产业生态协调共生。

2025年中国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将达11.5%
2020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一般性辩论上向世界宣布了中国的新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世界能源蓝皮书认为,从世界一次能源的发展历程和趋势分析,指出未来20年中国的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的比重将不断提高。在2030年碳达峰的目标下,中国天然气市场快速发展,预计到2025年,天然气消费量将占一次能源消费量的11.5%,2030年将占一次能源消费量的14%,2035年,天然气消费量将占一次能源消费量的15%。
世界能源蓝皮书报告认为,“十四五”时期,中国天然气市场改革将进入落地实践期,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将实现公平开放,上下游参与主体将不断多元化,天然气定价将逐步实现市场化。未来5年天然气的发展动力一方面依赖于天然气的经济性,另一方面也依赖于国家政策对天然气的支撑。未来十年,碳峰值的目标将推动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广泛运用,天然气在中国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世界能源蓝皮书指出,中国的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已历时7年,政府于2014年提出了“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大方向,政府将继续出台具体有效的监管规则和操作规范。

美国将于2035年实现无碳发电
世界能源蓝皮书指出,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关系到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为此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达成高度共识,积极兑现碳中和承诺,共同推进全球节能减排工作的进行。
世界能源蓝皮书报告显示,2021年1月,美国总统拜登重返《巴黎协定》,并提出若干减少碳排放的新政,美国计划在2035年通过向可再生能源发电过渡实现无碳发电,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2020年12月,欧盟各国领导人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冬季峰会上就更高的减碳目标达成一致,提出2030年欧盟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至少55%,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为此欧盟计划将长期预算的25%专用于气候行动。
世界能源蓝皮书报告指出,日本将在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为落实该目标,日本于2020年12月提出了“绿色增长计划”,在海上发电、氢氨燃料、核能和碳循环等14个领域开展低碳行动。韩国政府也提出了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并将可再生能源确立为主要能源,培育可再生能源、氢能源、能源IT等三大新能源产业。
世界能源蓝皮书报告指出,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用法律条文规定中长期减排的国家,也是最早推行碳中和的国家,2020年英国政府宣布了“绿色工业革命”计划,计划到2030年英国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降低68%。

中美关系导致两国原油贸易下滑
世界能源蓝皮书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百年来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对全球能源市场的波及甚广,从需求侧看,2020年全球能源市场出现了各类一次能源消费和价格大幅度下跌的严重局面。
世界能源蓝皮书数据显示,2020年3月-5月美国原油及成品油对华出口从779万桶增长到4496.2万桶,增长了477.2%,2020年5月以后,两国的能源相互贸易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报告指出,在2020年初中美达成的贸易协定中,能源贸易额占整个协议贸易额的1/4,但2020年夏季以后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转向强硬,中美关系恶化,两国能源贸易额持续下跌。世界能源蓝皮书认为,2020年美国对华能源出口虽然受到疫情的一定冲击,但其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中美关系的恶化。
世界能源蓝皮书指出,虽然中美两国能源消费均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但两国受到冲击的能源类型的排序并不同。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中各类型能源均有所增长,其中原油消费量增长超过3000万吨标准煤,但原油消费的增幅下降也是最大的。相比之下,美国的能源消费受到的冲击要大得多,原油消费减少幅度最大,消费量下降到21000万吨标准煤,煤炭减少了9600万吨标准煤。


参与讨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晶科能源2025年三季度财报发布
评论(0)  2025年10月31日
这座新型电力系统展厅 斩获国际设计金奖!
评论(0)  2025年10月30日
新米破壳 电能助力
评论(0)  2025年10月29日
“冀北范式”亮相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
评论(0)  2025年10月28日
冀北工程激发“三型”党建工作活力
评论(0)  2025年10月27日
复杂带电作业“零感知” 配网施工转型见实效
评论(0)  2025年10月26日
“花生之乡”的丰收新故事
评论(0)  2025年10月25日
国网承德供电公司AI赋能筑牢安全“电力防线”
评论(0)  2025年10月24日
冀北电网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评论(0)  2025年10月23日
冀北新能源华电丰宁10Mvar调相机并网成功
评论(0)  2025年10月22日
“十四五”国网冀北电力发展成效·供电保障篇
评论(0)  2025年10月21日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中石油 能源界 中石化 科士达 中海油 国家电网 华能
华电 国电 贸促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能源化工学会 国家煤炭工业协会 国家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走出去 人民能源 新华能源 中国能源网 中新网能源 中国网能源频道
新浪 搜狐      
版权所有© 新能源经贸观察 《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 国内统一刊号 / CN10-1125/F
地址 / 北京市东三环中路乙10号 艾维克大厦24层2418 邮编 / 100022 电话 / 010-65667120-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