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能源网
注册 登录
首家N型技术量产达10GW量级 晶科能源再次领先群雄
作者: 评论(0) 标签:
分享到:

 

随着PERC技术已到尽头,已进入”传产化”的阶段,那”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下一代演进的工艺会是什么?11月2日,晶科能源首度公开了其独门利器,N型TOPCon产品Tiger Neo, 正如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曾说过的,在光伏世界,效率永远是不够的,尺寸之争只是下一代更高能量密度技术成熟前的缓冲阶段而已”。“永远不够,”钱晶又强调一次,”这是我们驱动技术进步的一个保证。”

成功量产N型TOPCon制程,冲上10GW产能规模,领先其他同业。此里程碑意义深远,在PERC走向N型的一个重要技术转折时,晶科能源再次领先群雄。一旦突破了良率的瓶颈,晶科能源将踩油门,大举量产TOPCon组件。晶科能源N型的良率力克对手。据一个头部光伏企业的生产负责人透露,其实业内很多家都有在做N型TOPCon和HJT的,但良率其实不佳,其中HJT的良率更低,那是因为要让HJT实际上阵量产要比理论上困难很多,比如,HJT对生产环境洁净度的要求,是前所未有的严苛。其制绒环节,跑进去几颗“老鼠屎”的灰尘,都会对电池良率造成巨大影响。可对于正常的车间,即便是无尘车间,控制灰尘到这样的程度也是太难。HJT的低温烧结也要处处挑战物理的极限。很多试线的公司都卡在良率这关,导致生产效率迟缓。

晶科大规模且有效率的制造技术不仅意味着能够快速导入新技术,其对于提高质量和可靠性也至关重要,而生产中获得的学习则可以促进制程技术更上一层楼。据钱晶说,“我们TOPCon量产的导入速度比公司之前任何的制程更快。与任何其他技能一样,电池和组件的生产同样也是熟能生巧。生产的芯片越多,学到的就越多,例如,哪里可能发生缺陷,或者新材料或设备在哪里可能会导致始料未及的结果,而你也会有更多的机会来学习解决这些问题并优化制程。所以所谓的某技术不需要门槛,任何新玩家都能做的论点是令人质疑的“。

在光伏企业里,晶科能源长期以来的的竞争优势就在于技术领先,制造高水准,在业界拥有最有用和最强健的技术和最出色的制造记录,得益于丰富的生产经验和先进工艺,晶科能源可最大程度帮助客户解决新技术导入可能面临的挑战,同时提高质量,推动制程的进一步发展。作为第一家将N型技术达到10GW级别的商业化量产的光伏企业,晶科能源积累的经验使他们能再次领导整个产业进入下一代技术的时代。


参与讨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晶科能源2025年三季度财报发布
评论(0)  2025年10月31日
这座新型电力系统展厅 斩获国际设计金奖!
评论(0)  2025年10月30日
新米破壳 电能助力
评论(0)  2025年10月29日
“冀北范式”亮相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
评论(0)  2025年10月28日
冀北工程激发“三型”党建工作活力
评论(0)  2025年10月27日
复杂带电作业“零感知” 配网施工转型见实效
评论(0)  2025年10月26日
“花生之乡”的丰收新故事
评论(0)  2025年10月25日
国网承德供电公司AI赋能筑牢安全“电力防线”
评论(0)  2025年10月24日
冀北电网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评论(0)  2025年10月23日
冀北新能源华电丰宁10Mvar调相机并网成功
评论(0)  2025年10月22日
“十四五”国网冀北电力发展成效·供电保障篇
评论(0)  2025年10月21日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中石油 能源界 中石化 科士达 中海油 国家电网 华能
华电 国电 贸促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能源化工学会 国家煤炭工业协会 国家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走出去 人民能源 新华能源 中国能源网 中新网能源 中国网能源频道
新浪 搜狐      
版权所有© 新能源经贸观察 《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 国内统一刊号 / CN10-1125/F
地址 / 北京市东三环中路乙10号 艾维克大厦24层2418 邮编 / 100022 电话 / 010-65667120-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