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能源网
注册 登录
刘汉元:碳中和将是人类未来二三十年最伟大的转型
作者: 评论(0) 标签:
分享到:

6月3日,第十五届(2021)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代表、亚洲光伏产业协会执行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刘汉元出席开幕式并剪彩。展会期间,刘汉元接受行业、财经媒体联合专访,并就光伏行业未来发展、碳中和、行业分工协作等热点话题发表精彩观点。

 直击SNEC | 刘汉元主席:碳中和将是人类未来二三十年最伟大的转型

 刘汉元出席SNEC展会开幕式

今年2月1日通威宣布全面启动碳中和规划,计划于2023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早于国家目标37年,通威的碳中和目标受到了媒体广泛关注。对此,刘汉元表示,通威的碳中和是中国和全球碳中和的一份子。经测算,到2023年,通威的用能和减碳与可再生能源叠加起来,能够做到碳排放品迭为零。作为新能源企业,要带头使用绿色能源,实现低碳足迹的制造流程、产业链发展。通威在完成经济成本优化的同时,率先平衡碳排放、实现碳中和的工作也走在社会前列,这是通威可以做,也应该做的事情。

 直击SNEC | 刘汉元主席:碳中和将是人类未来二三十年最伟大的转型

刘汉元接受媒体联合专访

刘汉元表示,今天的展会现场走一圈下来,会发现有很多新产品、新创意、新思路,把这些整合起来实际上能源智能化、电网互联化、碳中和的技术路径和实现方式基本上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无论是电源端、输配电、储能、智能电网到负荷端,专业的公司、专业的产品、系统的集成,基本上提供了未来二三十年碳中和路径的初步原型,大家对实现碳中和的思路更加清晰,无论中间哪个环节都有对应的产品支撑,中国制造业、产品具备了牢牢支撑全球能源转型的能力。有这些设备、观念、理念,我国及欧美碳中和以及欠发达国家能源体系的建立,都可以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全面实现碳中和,这不亚于蒸汽机的发明对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意义,将真正改变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方式:百分之七八十的污染源将会降到零,剩下百分之二十的污染将会再降低一个数量级,经济的发展方式、消费方式都会是环境友好型,绿水青山、白云蓝天将成为常态,人类对能源和环境的索取,将变得可以平衡和可持续。这个过程是全人类未来二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最伟大的转型,没有之一,是唯一!

随着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跨界玩家”加入,对此,刘汉元表示,光伏未来的应用场景和市场容量很大,技术路线还在不断迭代和更新,很多资本和投资进入光伏行业,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正确的选择。更多资本的参与,会加快行业的发展进程。但刘汉元也指出,资本在进入的同时,也要更多想到白云蓝天、青山绿水,更多想到产业分工、产业链相互支撑和协同,在保持足够竞争力的同时,更好地构建良性行业生态,保留彼此的发展空间,理性参与中国和全球的市场竞争,光伏行业的发展值得期待。

在谈及光伏产业在全球碳中和征程中将处于怎样的位置、发挥怎样的作用时,刘汉元表示,在实现碳中和的路上,百分之八九十的应用场景是降低化石能源碳排放,在此过程中,需要新的能源去替换原有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二三十年,全球能源消费总量可能会增加一倍,甚至两倍,被替换的百分之八九十能源以及新增能源的绝大多数,都将由可再生能源替代。光伏发电资源充足,转换效率相对最高,将会占据未来可再生能源来源的百分之六七十甚至更高,成为未来可再生能源中的主角;风力发电占据百分之二十;剩余的百分之十由水电、生物质发电和核电等发电方式组成,这样一个图景将会支撑未来二三十年碳中和产业的转型。

针对行业近期的价格变化,刘汉元表示,这是市场规律的反应,在价格信号的背景下,有企业扩大了投资规模,有新的资本进入,将会使下一轮产业发展规模更大、成本更低,支撑平价上网的长期发展,这是行业正常周期的表现,大家需要客观看待这个现实,用理性的方式去面对和评价。

  直击SNEC | 刘汉元主席:碳中和将是人类未来二三十年最伟大的转型

直击SNEC | 刘汉元主席:碳中和将是人类未来二三十年最伟大的转型

通威展台前来宾云集,引爆展会

“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概念与光伏结合将会带来怎样的变化,刘汉元主席表示,无论是多晶硅、电池片生产,还是光伏电站的智能运维,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技术将会越来越多的运用到这些场景当中。未来智慧电网的建设中,在发电端、储能端、应用端,各参与主体按照一定的协调方式进入智能电网,电网可能变成自动耦合、自动匹配的智慧系统。目前,大家都在积极努力,共同推动这一进程的加速。

谈及通威“十四五”战略发展,刘汉元表示,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专业化分工的社会,在行业发展中,通威始终坚持自身的定位,始终坚守在硅料、电池生产两个环节,和行业伙伴一起错位竞争,当好行业多晶硅、电池片生产的“车间主任”,为组件厂商参与中国和全世界的竞争提供优质、高效、高品质产品,促进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加速实现。


参与讨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晶科能源2025年三季度财报发布
评论(0)  2025年10月31日
这座新型电力系统展厅 斩获国际设计金奖!
评论(0)  2025年10月30日
新米破壳 电能助力
评论(0)  2025年10月29日
“冀北范式”亮相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
评论(0)  2025年10月28日
冀北工程激发“三型”党建工作活力
评论(0)  2025年10月27日
复杂带电作业“零感知” 配网施工转型见实效
评论(0)  2025年10月26日
“花生之乡”的丰收新故事
评论(0)  2025年10月25日
国网承德供电公司AI赋能筑牢安全“电力防线”
评论(0)  2025年10月24日
冀北电网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评论(0)  2025年10月23日
冀北新能源华电丰宁10Mvar调相机并网成功
评论(0)  2025年10月22日
“十四五”国网冀北电力发展成效·供电保障篇
评论(0)  2025年10月21日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中石油 能源界 中石化 科士达 中海油 国家电网 华能
华电 国电 贸促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能源化工学会 国家煤炭工业协会 国家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走出去 人民能源 新华能源 中国能源网 中新网能源 中国网能源频道
新浪 搜狐      
版权所有© 新能源经贸观察 《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 国内统一刊号 / CN10-1125/F
地址 / 北京市东三环中路乙10号 艾维克大厦24层2418 邮编 / 100022 电话 / 010-65667120-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