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能源网
注册 登录
纽约时报高纪凡访谈:清洁能源才是全球未来
作者: 评论(0) 标签:
分享到:

作者 / David Leonhardt

来源 / 《纽约时报》

4月23日,美国纽约时报记者David Leonhardt在纽约时报网站上发表长篇通讯,回忆2019年对天合光能创始人及董事长高纪凡的深度访谈。2019年11月,David Leonhardt来访天合光能,并采访的高纪凡先生,深度探讨清洁能源革命对中国、美国乃至全球的意义,清洁能源才是全球未来。

作为全球领先的光伏智慧能源和能源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天合光能一直秉持“用太阳能造福全人类”的使命,希冀与全球志士携手创建无碳的新能源世界。

David Leonhardt记者为纽约时报华盛顿记者站负责人,曾经获得过记者的最高荣誉普利策大奖。以下是来自纽约时报记者David Leonhardt4月23日的新闻报道全文。这篇文章将被数百万的读者看到。

▲4月22日,世界各国领导人参加了拜登总统的领导人气候峰会。
 

上一次来中国是在 2019 年,我遇到了一位名叫高纪凡的中国企业家,他给我讲述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在本周拜登总统的气候峰会期间,我一直在思考这个故事。

早在上世纪90年代,高纪凡就收到了一位旅美老友的来信。这封信中有一张从报纸上剪下的照片,照片上是克林顿总统宣布一项计划——为100 万个家庭提供太阳能。

“它就像一个突如其来的灵感,”高纪凡回忆道,当时我们坐在他常州的办公室里,距离上海约100英里。克林顿的倡议让高纪凡意识到,他应该创立一家公司来满足未来对太阳能的需求。

           

最终,这家名为天合光能的公司让高纪凡成为了亿万富翁。

对于创立这家公司的灵感,高先生表示感谢美国。但同时,他也对美国的气候政策感到困惑。

他说:“实际上,美国近几任总统的政策对太阳能行业造成了负面影响。”他一口气说出了最近几任总统的名字——克林顿、布什、奥巴马、特朗普,他描述了几任总统的政策变化,补充说,这些政策变化让太阳能产业和其他清洁能源产业几年的努力逐渐付之东流。如果美国采取更一致的方法来减缓气候变化,全球清洁能源革命将会更加容易。

失去的四年

许多美国人相信一个不同的观点:近几年来,中国、印度和其他国家的碳排放量占比越来越大,为什么要美国领导气候变化行动呢?

但这种观点与历史并不一致,无论是美国近期的气候策略,还是其他影响更加广泛的政策领域。

环境保护基金会( Environmental Defense Fund )的Nathaniel Keohane表示,“在其他很多政策领域,我们很少会说:‘为什么不让其他国家来领导,我们再跟随?’”美国尽管存在种种问题,但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当它想影响其他国家的政策时,它往往会首先站出来。

气候就是这样一个问题。许多其他国家领导人都明白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会给他们带来负面影响,他们也将清洁能源视为一个不断增长的行业,并且希望成为气候政策的领导者。

▲上海龙阳路地铁站的屋顶是由天合光能的高效太阳能组件建造,可以为地铁提供动力。
   

美国不能简单地发号施令。例如,中国和印度对煤炭能源的依赖程度超过了拜登政府官员的预期,但实际上美国政策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例如,中国在一些主权问题上严肃拒绝了美国的要求,但对于气候变化问题上则更有意愿与美国达成协议。

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中国在减少碳排放行动上达成了多项协议。正如我的同事Brad Plumer所说,“奥巴马政府和中国在2014年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联合协议为《巴黎协定》(Paris climate agreement)奠定了基础。”

这些努力的关键是美国愿意在国内采取行动:当竞争对手在努力减少碳排放时,美国也做出了更多努力,同意承担更多的经济风险。根据最近的数据,美国人均排放量仍居世界首位,比中国高出约75%。

上周,一位中国官员嘲笑美国“失去的四年”,称特朗普的政策减缓了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的努力,尽管他将气候变化视为一种威胁,但另一方面却对美国的污染现状视而不见。但拜登政府正在试图扭转这一状况,拜登政府提出的减排目标超出了许多国家的预期。

“美国不应该领导气候政策的观点已经落伍了,”高纪凡告诉我,阻碍全球气候目标的最大障碍之一,其实是美国缺乏始终如一的态度。


参与讨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晶科能源2025年三季度财报发布
评论(0)  2025年10月31日
这座新型电力系统展厅 斩获国际设计金奖!
评论(0)  2025年10月30日
新米破壳 电能助力
评论(0)  2025年10月29日
“冀北范式”亮相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
评论(0)  2025年10月28日
冀北工程激发“三型”党建工作活力
评论(0)  2025年10月27日
复杂带电作业“零感知” 配网施工转型见实效
评论(0)  2025年10月26日
“花生之乡”的丰收新故事
评论(0)  2025年10月25日
国网承德供电公司AI赋能筑牢安全“电力防线”
评论(0)  2025年10月24日
冀北电网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评论(0)  2025年10月23日
冀北新能源华电丰宁10Mvar调相机并网成功
评论(0)  2025年10月22日
“十四五”国网冀北电力发展成效·供电保障篇
评论(0)  2025年10月21日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中石油 能源界 中石化 科士达 中海油 国家电网 华能
华电 国电 贸促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能源化工学会 国家煤炭工业协会 国家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走出去 人民能源 新华能源 中国能源网 中新网能源 中国网能源频道
新浪 搜狐      
版权所有© 新能源经贸观察 《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 国内统一刊号 / CN10-1125/F
地址 / 北京市东三环中路乙10号 艾维克大厦24层2418 邮编 / 100022 电话 / 010-65667120-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