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能源网
注册 登录
《风能北京宣言》发布
作者: 评论(0) 标签:
分享到:

 

2020年10月14日-16日,以“引领绿色复苏 构筑更好未来”为主题的2020年北京国际风能大会(CWP 2020)在北京盛大召开。会上,来自全球400余家风能企业的代表一致通过并联合发布了《风能北京宣言》,旨在顺应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最新要求,通过推动制定更加积极的产业政策,促使风电产业保持高质量发展,为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绿色复苏、构建零碳社会夯实基础。

当前,面对日益加剧的生态与环境危机,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快能源转型步伐,纷纷制定雄心勃勃的碳减排目标。2020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庄严承诺,不仅关乎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以及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更展现了中国在全球性事务中的责任担当,势必会提振国际社会共同实施《巴黎协定》和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的信心,对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进程产生划时代的影响。作为具有高度严肃性的承诺,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将步入一个碳约束的世界,必须逐步提高能源、交通、工业等领域的绿色电力消费比重,使之尽早实现净零排放,这离不开从政策层面进一步加快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十四五”乃至更长期的规划都有必要对此作出纲领性安排。

《风能北京宣言》提出,综合考虑资源潜力、技术进步趋势、并网消纳条件等现实可行性,为达到与碳中和目标实现起步衔接的目的,在“十四五”规划中,须为风电设定与碳中和国家战略相适应的发展空间:保证年均新增装机5000万千瓦以上。2025年后,中国风电年均新增装机容量应不低于6000万千瓦,到2030年至少达到8亿千瓦,到2060年至少达到30亿千瓦。

《风能北京宣言》指出,大力发展风电,可将经济复苏与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目标紧密结合,为全人类谋福祉。过去30年,风电在调整能源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改善环境以及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风电有能力成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关键支撑。全球风能资源技术开发潜力约为当前全球电力需求的40倍,未来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为进一步加快全球风电发展,《风能北京宣言》发出五点倡议,包括设定支撑碳中和目标的产业发展规划、依法建设良好产业政策环境、将风电打造成绿色复苏新动能、推动电力消费侧的绿色革命、建立更加紧密的国际合作机制等。

以下为《风能北京宣言》全文


风能北京宣言:
开发30亿风电,引领绿色发展,落实“30•60”目标
中国•北京
2020年10月14日

我们,来自全球400余家风能企业的代表,于10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2020年北京国际风能大会,围绕“引领绿色复苏 构筑更好未来”主题,致力于把握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性机遇,推动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绿色复苏、构建零碳社会夯实基础。经全体代表讨论,一致通过《风能北京宣言》。

我们一致拥护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宣示:“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是保护地球家园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动,各国必须迈出决定性步伐。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我们一致认同,大力发展风电,可将经济复苏与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目标紧密结合,为全人类谋福祉。过去30年,风电在调整能源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改善环境以及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已成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保障能源安全、带动经济繁荣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
我们一致相信,风电有能力成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关键支撑。全球风能资源技术开发潜力约为当前全球电力需求的40倍,而绝大部分资源尚未开发利用,中国已开发风能资源不到蕴藏量的5%。在当前技术水平下,仅“三北”地区风能资源储量就超过40亿千瓦,通过本地消纳与跨区平衡,可提供最低成本的电力供应;而中东南部风能资源储量近10亿千瓦,因地制宜集约节约发展潜力巨大;并且在未来五年,海上风电有能力实现规模化、平价化发展。事实表明,风电已成为极具技术经济竞争力的先进能源生产方式。

为进一步加快全球风电发展,我们发出五点倡议:

一、设定支撑碳中和目标的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推动全球风电健康快速发展,制定科学明确的中国风电未来五年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纳入未来“碳中和国家”建设基本方略。综合考虑资源潜力、技术进步趋势、并网消纳条件等现实可行性,为达到与碳中和目标实现起步衔接的目的,在“十四五”规划中,须为风电设定与碳中和国家战略相适应的发展空间:保证年均新增装机5000万千瓦以上。2025年后,中国风电年均新增装机容量应不低于6000万千瓦,到2030年至少达到8亿千瓦,到2060年至少达到30亿千瓦。

二、依法建设良好产业政策环境。稳定可期的政策,对提振市场信心,降低非技术成本,保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各国政府应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针对性,加大对海上风电等关键技术领域的支持力度,为建设最具成本优势风电提供必要政策支持。严格落实可再生能源法律法规,保护产业发展合法权益,坚决杜绝与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相悖、阻碍风电发展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三、将风电打造成绿色复苏新动能。各国政府应将绿色经济置于刺激计划的核心,通过加大对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入,真正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使风电发展惠及更广泛群体,助力中国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帮助全球贫困地区农村人口提高生活水平,真正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荣。

四、推动电力消费侧的绿色革命。转变能源消费方式,提高绿色能源消费比重,从消费侧结构性变革推动经济社会低碳发展。构建绿色电力消费奖励机制,打造绿色电力消费便捷渠道,推动形成绿色消费的良好社会风尚。优先推动政府机构和公用事业单位采购绿色能源,逐步提高能源、交通、工业等领域绿色电力消费比重,推动绿色消费示范城市建设,风电装备制造业带头践行绿色制造,促进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

五、建立更加紧密的国际合作机制。风电是高度全球化产业,各国政府间以及全球产业链的紧密协作必不可少。各国应构建技术标准国际协调机制,消除贸易壁垒,促进资源自由流动。针对海上风电等前沿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开展联合研究,共享创新成果,储备技术实力,持续推动成本下降。增进互信,携手建设坚强智能产业链,共同抵制不合理市场行为。

“碳中和国家”是中国的庄严承诺,“碳中和社会”是人类共建美好家园的绿色梦想,是时代赋予风能行业的历史机遇和崇高使命。全球风能行业联合起来,为呵护美丽地球而努力奋斗!


参与讨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晶科能源2025年三季度财报发布
评论(0)  2025年10月31日
这座新型电力系统展厅 斩获国际设计金奖!
评论(0)  2025年10月30日
新米破壳 电能助力
评论(0)  2025年10月29日
“冀北范式”亮相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
评论(0)  2025年10月28日
冀北工程激发“三型”党建工作活力
评论(0)  2025年10月27日
复杂带电作业“零感知” 配网施工转型见实效
评论(0)  2025年10月26日
“花生之乡”的丰收新故事
评论(0)  2025年10月25日
国网承德供电公司AI赋能筑牢安全“电力防线”
评论(0)  2025年10月24日
冀北电网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评论(0)  2025年10月23日
冀北新能源华电丰宁10Mvar调相机并网成功
评论(0)  2025年10月22日
“十四五”国网冀北电力发展成效·供电保障篇
评论(0)  2025年10月21日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中石油 能源界 中石化 科士达 中海油 国家电网 华能
华电 国电 贸促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能源化工学会 国家煤炭工业协会 国家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走出去 人民能源 新华能源 中国能源网 中新网能源 中国网能源频道
新浪 搜狐      
版权所有© 新能源经贸观察 《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 国内统一刊号 / CN10-1125/F
地址 / 北京市东三环中路乙10号 艾维克大厦24层2418 邮编 / 100022 电话 / 010-65667120-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