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能源网
注册 登录
施耐德电气:助力从供电侧到用电侧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 评论(0) 标签:
分享到:

 

    2020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开年的一场疫情对中国制造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亦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强调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如何充分认识“新基建”要旨内涵,把握“新基建”重点领域,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行业瞩目的焦点。

  8月6日,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动化领域数字化转型专家施耐德电气举办创新峰会的“智能配电圆桌论坛”,与合作伙伴及行业精英相聚探讨“新基建”背景下供用电侧的创新技术与产业趋势。原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配电首席专家丁荣,蓝厅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总裁何军和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能效管理中压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徐韶峰参加了论坛,各方共同分享行业洞见,围绕国家“新基建”战略和国网“数字新基建”,对相关机遇和挑战、现状及趋势进行了深度解读。会议由电气时代杂志社社长宗颖主持。

  

  ▲施耐德电气圆桌论坛现场

  夯实“数字新基建”,筑牢数字化在电网“新基建”中的核心地位

  自从我国将“新基建”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以来,“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便以其蕴含的无限可能激活了电力行业的想象,特别是在今年,国家电网公司直指数字化在电网“新基建”中的核心地位,瞄准“数字新基建”,大动作连连:先是于4月将年度投资计划由4186亿元上调至4600亿元,重点向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和“数字新基建”等领域倾斜;然后于6月15日发布“数字新基建”十大重点建设任务,聚焦大数据、工业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领域。

  因其将会给整个供配电行业带来深刻影响,国网“数字新基建”的重点内容一经释出,便引发了各界的高度关注。作为此次论坛特邀的专家嘉宾,原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配电首席专家丁荣分享了他对这一热点话题的理解与思考:“‘数字新基建’是行业发展的趋势,是技术进步在电网行业的投射和延伸。对于供配电行业来说,‘数字新基建’当中我们重点需要关注的是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和落地。国网“数字新基建”背景下,能源结构的变化以及电力消费的升级,需要高度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与之进行配合,供电、配电行业需要同步进行这次革命,通过创新的技术改造,实现能源互联、互通、互济、共享。”

  

  ▲原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配电首席专家丁荣

  “数字新基建”的实施与推进,离不开跨专业、跨领域的深度融合,也离不开各方合作伙伴的通力支持与携手并进。长期以来,施耐德电气一直致力于尽其所能,为中国能源事业添砖加瓦;在助力中国“新基建”提速的进程中,施耐德电气更是有志于成为国家电网始终如一的忠实合作伙伴,凭借国际领先的产品、解决方案和技术实力,全力支撑这一建设布局和发展要求,为“新基建”高效推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施耐德电气认为,新基建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未来的新能源要求基础设施更加开放、灵活、高效,对产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一代的数字化中低压产品要更加高效、可靠、模块化、环保,把数字化作为根本需求进行预置,”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能效管理中压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徐韶峰在剖析“新基建”主导下的行业趋势时一语中的,并对与国网的合作前景表示了展望,“施耐德电气基于多年沉淀,通过EcoStruxure三层架构,互联互通的产品,以及边缘计算、分析和服务,积极携手合作伙伴参与到国网‘数字新基建’的建设中。”

  建设数据中心,落实国家“新基建”战略重点领域

  数据中心是国家“新基建”战略的七个重点领域之一,也是数字经济时代释放数据潜能的一柄“利器”,如与电力行业的需求相结合,则将对建设清洁高效能源体系、加快能源转型步伐起到重要作用。

  作为从事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业务的专业品牌,蓝厅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在该领域有着深厚积淀。蓝厅总裁何军表示:“中国数据中心建设的增速,在过去五六年的时间里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甚至达到了20%-30%的增长,增长速度很快。”可以预见,未来在“新基建”带动下,数据中心还将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就其发展趋势而言,何军指出:数据中心建设的规模将不断扩大,园区级建设将成为普遍现象;数据中心对于高效节能的需求将会增强;上下游整合和跨界扩大,由单一竞争转化为产业链上的协同和共赢。

  

  ▲蓝厅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总裁何军

  这与施耐德电气多年来的行业洞察不谋而合。在数据中心行业,施耐德电气是一家拥有完整解决方案能力的供应商,在全球广泛参与数据中心建设并享有丰富经验。“数据中心越来越模块化、集中化,对数据中心的运维造成巨大的压力,我们建议在数字化和标准化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提升数据中心的运维水平,包括利用IT和OT相结合的方式,”徐韶峰表示,“施耐德电气基于EcoStruxure架构,从电力输入到信息输出,从中压设施到IT空间,为数据中心建设提供覆盖规划、建设、运营的完整物理基础设施数字化解决方案及全生命周期服务。我们能在该领域为数据中心整个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全面、可持续的支持。”

  新基建助推行业数字化转型

  国家“新基建”战略要求大力建设数字基础设施,这给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纵观国网“数字新基建”十大重点建设任务,针对电网数字化转型的谋篇布局贯穿其中——无论是从电网数字化平台到能源大数据中心,还是从电力物联网再到电力大数据应用等,在国网“新基建”涉足的广泛领域中,任何一个领域的经济转型与升级,都离不开数字化转型的驱动。

  针对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电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丁荣的分析可谓鞭辟入里:“一方面,高质量的智能化电力设备是能源互联网的基础支撑;另一方面,配电系统的数字化性能,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是提高智能化和效益的关键。”此外,针对新时期供用两侧需求的特殊性,丁荣还特别指出:“光伏、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的波动性,以及用户侧负荷的不确定性,都对像施耐德电气这样的生产企业提出了新的迫切要求。”

  对于这些在落实“新基建”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的新问题、新需求,施耐德电气早有敏锐觉察,并提出了以数字化作为解决之道,赋能客户和用户。在论坛现场,徐韶峰对此进行了经验分享。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能效管理中压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徐韶峰

  据徐韶峰介绍,在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施耐德电气认为,硬件是数字化的支撑,数字化产品首先要创新硬件;在硬件基础之上则是软件,施耐德电气提供EcoStruxure微电网运营系统-EMO、EcoStruxure微电网顾问-EMA、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等多种创新数字化技术应用,以解决日趋复杂的电网环境可能带来的新挑战;由于新技术快速迭代,仅凭单一企业已经无法满足从发电侧直至用电侧完整生态链的多样化需求,施耐德电气还通过“朋友圈”,利用开放平台和开放架构,融合成套厂、集成商和个体创新者,集合不同细分领域的专业智慧共同创新,赋能整个行业的发展。

  正是基于长期以来在数字化转型领域的持续探索和钻研,今年年初,施耐德电气不负“数字化转型专家”之名,推出了绿色环保的GM AirSeT,并在昨天的创新峰会上全新发布“无六氟化硫(SF6-Free)”的SM AirSeT和RM AirSeT系列产品;针对整个电网的复杂性,施耐德电气还推出了全新的分布式DTU,可以高效实现电网自愈。这些产品均融合创新的数字化技术,以解锁和提升数据价值,为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路途上走得远、行得稳提供坚实保障。

  以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为支点,撬动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新基建”强势拉动电网投资,能源互联网作为行业热捧的焦点走上快车道。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强力“加持”电力物联网,必将为促进我国经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增添新的动力。

  国家电网高瞻远瞩,于今年3月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战略目标。丁荣从技术角度,分享了他对如何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分析和思考:能源互联网的核心目的是利用互联网及其他前沿信息技术,促进以电力系统为核心的大能源网络内部设备的信息交互,实现能源生产与消耗的实时平衡;为了实现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稳定利用,大量分布式设备的广域协调和即插即用将成为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技术;只有通过强化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才能更好地实现对能源的有效管理和控制,提高能源利用率,从而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为支持中国能源互联网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同时也与国网战略目标相配合,施耐德电气积极部署能源互联网领域,以创新和数字化赋能能源互联网,尤其是未来的电网。具体而言,施耐德电气整合全球智慧以及在全球100多个国家的运营经验,结合中国本地的实际情况,秉承“在中国,为中国”原则,将中国研发中心建设为其全球四大研发中心之一,并在硬件和软件层面不懈创新,通过数字化的互联互通产品和完整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高整体运营效率,更好地应对数字化转型时代新形势。

  “能源变革”和“数字革命”将使电力相关企业变成以数据为中心的企业。行业的每一次变革,产业的每一次升级,都需要以技术产品作为驱动。施耐德电气通过创新的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与供电侧和用电侧的合作伙伴共建数字化配电技术生态圈,“携手用户将数字化变革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助力从供电侧到用电侧的数字化转型,从而共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参与讨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晶科能源2025年三季度财报发布
评论(0)  2025年10月31日
这座新型电力系统展厅 斩获国际设计金奖!
评论(0)  2025年10月30日
新米破壳 电能助力
评论(0)  2025年10月29日
“冀北范式”亮相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
评论(0)  2025年10月28日
冀北工程激发“三型”党建工作活力
评论(0)  2025年10月27日
复杂带电作业“零感知” 配网施工转型见实效
评论(0)  2025年10月26日
“花生之乡”的丰收新故事
评论(0)  2025年10月25日
国网承德供电公司AI赋能筑牢安全“电力防线”
评论(0)  2025年10月24日
冀北电网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评论(0)  2025年10月23日
冀北新能源华电丰宁10Mvar调相机并网成功
评论(0)  2025年10月22日
“十四五”国网冀北电力发展成效·供电保障篇
评论(0)  2025年10月21日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中石油 能源界 中石化 科士达 中海油 国家电网 华能
华电 国电 贸促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能源化工学会 国家煤炭工业协会 国家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走出去 人民能源 新华能源 中国能源网 中新网能源 中国网能源频道
新浪 搜狐      
版权所有© 新能源经贸观察 《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 国内统一刊号 / CN10-1125/F
地址 / 北京市东三环中路乙10号 艾维克大厦24层2418 邮编 / 100022 电话 / 010-65667120-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