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能源网
注册 登录
“为绿色未来而创新”第二期知识产权培训在京举行
作者: 评论(0) 标签:
分享到:

 

2020年7月30日,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和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主办,中关村创蓝清洁空气产业联盟承办的第二期“为绿色的未来而创新”知识产权专题培训成功举行。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全球挑战司司长Marion “Amy” Dietterich女士在致辞中表示,“欢迎大家来参加“为绿色未来而创新”第二期知识产权培训。我们希望此次活动,也和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举办的首期活动一样,能够促进绿色产业的提升与发展,特别是燃料电池行业。很高兴与中关村创蓝清洁空气产业联盟合作推广提升清洁技术,期待之后可以在更多的领域拓展更深度的合作。”

“近期,北京市委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北京市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方案》,未来北京将会建设成为具有区域辐射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绿色技术创新中心。绿色技术创新离不开专利技术和商标等知识产权的申请、注册及运用。北京市知识产权局近年来对绿色科技、绿色创新非常关注。”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国际交流合作处负责人李琼芳在致辞中表示。“本次线上培训活动,主题聚焦于国际知识产权体系中的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体系,以及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的技术与知识产权现状与展望。希望此次培训活动,使得各位积极报名参加培训的企事业单位代表更好的了解知识产权制度,运用好知识产权制度助力绿色创新发展。”

WIPO中国办事处业务主管张俊琴女士针对商标国际保护(马德里)体系进行了专题讲座。张俊琴女士在会上强调,“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体系诞生于1881年,目前依然是全球唯一的世界性商标保护体系。这套体系使得商标所有人仅通过向一个主管局提交一份使用一种语言及支付一项低费用的申请而在多个国家中同时获得商标保护成为可能。”同时,张老师还指出了“被抢先注册商标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主动保护意识不足。201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以中国、美国、瑞士国内有效商标的注册为基数,和这个国家通过马德里进行国际注册的数量进行对比发现:有45%的美国企业在注册完自己的国内商标之后,就会基于这个商标进行海外拓展与海外注册,75%的瑞士企业也会这样做。而我国只有不足1%的国内企业进行国际注册。”

近年来,燃料电池频繁受到政策关注,氢能源车“十城千辆”计划也推出在即。随着燃料电池产业的推进和以氢能源为核心的储能技术的发展,氢气作为交通、发电和储能三大领域的关键能源,重要性不断上升,未来地位有望与石化资源比肩,市场价值或超万亿。本次培训专门开设了“燃料电池与知识产权”的专题环节。

中关村创蓝清洁空气产业联盟主任解洪兴做了题为“燃料电池专利申请进展分析”的讲座。解主任指出,“我们中国燃料电池领域的研究院所和科技企业在开展专利的国际布局方面的意识不强,许多专利大都仅仅在中国申请,未做海外布局,从而丧失了在海外发展的商业机会。不仅如此,中国企业和科研院所申请的燃料电池专利是以应用型技术为主,与日本和美国相比,缺乏基础专利和核心专利。”针对燃料电池的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解主任提出了建议,“提升专利质量是一切专利工作的前提。中国许多科研院所都在开展燃料电池的研究,在这个阶段就应当加大投入,注重在科研过程中高价值专利的培育”。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卡达克科技中心有限公司项目总监于丹女士在培训中对氢能燃料电池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分析,并对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展望。于丹总结提出,“氢能是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应用的重要途径,在未来全球能源结构变革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经逐步为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重视。目前中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在轨道交通领域也在进行氢燃料电池有轨机车的示范应用,未来氢燃料电池将覆盖海、陆、空多领域交通工具,同时在发电、建筑热电联供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世界能源的转型。”

此次培训活动还邀请到创新科技企业代表、行业专家作为嘉宾组建了高端对话,从氢能、燃料电池以及知识产权的多个角度进行了交流与探讨。液化空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董事会主席路跃兵先生指出“从整个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来看,中国有着巨大的应用场景,最大的产业集群和丰富的氢能资源。此外,政策和政策的支持也是支撑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在中国的发展的很强的要素”。面对着广阔的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市场,锋源氢能董事长王海峰先生介绍说,锋源公司是一家在燃料电池领域自主创新的专注在电堆领域的公司,也非常注重专利的申请和布局,并提出了重研发的科技公司在整个专利布局方面会面临许多诸如资金短缺、专利和商业秘密切分、国际差异等许多很现实的问题。创蓝联盟解洪兴主任则对燃料电池领域的初创企业为什么应当加强在高价值专利培育方面做投入做了详细的阐述,并指出初创科技公司应当加强在科研合作中的知识产权风险管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卡达克科技中心有限公司项目总监于丹女士则建议“企业应该主动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所进行研发和专利合作,一方面减少院所和企业之间重复性的研发,节省研发成本,另一方面畅通科技成果的转化渠道,增强专利的布局。”

本次培训活动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 GREEN全球合作网络在中国开展的活动。活动得到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技术推广专业委员会、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联合会、北京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北航天汇科技孵化器、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技术与产业联盟、南京长三角绿色发展研究院、即联即用中国 Plug and Play China、瀚海嘉兴科技企业孵化器、大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中法(合肥)科技创新中心/ M-Hub 加速器等机构的支持。来自绿色科技领域的研究人员、科技企业、投资人等超过150人参与了此次培训。据悉,本次活动为系列培训活动的第二期,未来组织方仍将陆续推出线上和线下的关于绿色科技的知识产权培训。


参与讨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晶科能源2025年三季度财报发布
评论(0)  2025年10月31日
这座新型电力系统展厅 斩获国际设计金奖!
评论(0)  2025年10月30日
新米破壳 电能助力
评论(0)  2025年10月29日
“冀北范式”亮相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
评论(0)  2025年10月28日
冀北工程激发“三型”党建工作活力
评论(0)  2025年10月27日
复杂带电作业“零感知” 配网施工转型见实效
评论(0)  2025年10月26日
“花生之乡”的丰收新故事
评论(0)  2025年10月25日
国网承德供电公司AI赋能筑牢安全“电力防线”
评论(0)  2025年10月24日
冀北电网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评论(0)  2025年10月23日
冀北新能源华电丰宁10Mvar调相机并网成功
评论(0)  2025年10月22日
“十四五”国网冀北电力发展成效·供电保障篇
评论(0)  2025年10月21日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中石油 能源界 中石化 科士达 中海油 国家电网 华能
华电 国电 贸促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能源化工学会 国家煤炭工业协会 国家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走出去 人民能源 新华能源 中国能源网 中新网能源 中国网能源频道
新浪 搜狐      
版权所有© 新能源经贸观察 《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 国内统一刊号 / CN10-1125/F
地址 / 北京市东三环中路乙10号 艾维克大厦24层2418 邮编 / 100022 电话 / 010-65667120-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