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能源网
注册 登录
西南油气:让创效的箭头始终向上
作者: 评论(0) 标签:
分享到:

 

文/罗新荣 蒙峰

川西南荣昌-永川区块深层页岩气勘探获重大突破,永川5亿方产能建设新阵地得到落实;川西彭州气田30亿方产能建设扎实推进;威荣气田30亿方产能建设新阵地即将陆续建成;福兴、回龙、河坝区块等油气勘探再上新台阶。在令人欣喜辉煌的数字后面,是无数默默奉献的石油人,是他们用双手托举着西南油气的新阵地,为西南油气田的长远发展增添了后劲。

决策:成本控制的源头

用数字说话一:一是夯实基础管理,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部三大项目强化风险防控。上半年审核合同变更72份,合同文本审查审批28份。梳理各项目部风险费计费方式及相关合同条款约定。收集整理彭州重点探井4-2D井钻井工程变更合同及相关材料,并以该井为例对合同变更进行分类分析,编制变更合同分析报告。二是从严监督检查,强化过程跟踪。根据分公司2020年投资控制计划及批次计划优化完善项目投资统计台账,每月定期查询收集各项目投资完成情况及暂估情况资料数据,落实统计跟踪分析工作。跟踪各项目部季度内控测试情况,线上清查样本填报的规范性,核实内控通报体现的相关问题并协助解决,严格落实问题闭环管理。

油气田开发既是创效主体,又是投资和成本控制主体,因此,实施低成本战略就成了工程建设项目持续高效和良性发展的必要手段。同时,作为投资和成本控制主体的项目部,其投资决策理所当然是成本控制的源头。在重点探井永页5-2H井采用密切割压裂工艺改造充分体现投资决策的科学求实精神,施工设备全部国产化,地面建设简单化,甲乙方一体化使建设周期和建设资金进一步降底减少,并获天然气日产量达23.16万方,取得永川南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开发获重大突破。

威荣页岩气田由一个边际区块成为高效开发气田,再一次体现出西南分公司投资决策者的胆识和气魄。气田在进行经济可行性研究时,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部在组织多学科、多专业联合攻关的基础上,对开发方案、钻井工程和地面建设工程进行优化决策,大力控制建设投资,总投资比原方案大幅度减少,与此同时 他们十分重视计划投资管理,以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投资为目标,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和标准,努力降低投资成本,保证了投资规模控制在股份公司下达的指标内。

科技:降本增效的助推器

用数字说话二:加大科技攻关和成本转化力度,从生产力方面改善成本,是工程建设项目推行低成本发展的又一重要步骤。在威页46-2HF井取得二开最高单日进尺430米、全井钻井周期53.79天、机械钻速9.17米/小时等工区最高纪录,堪称利用科技降本增效的“杰作”。推行“五化”建设,工程建设提速增效。持续开展地面工程标准化设计,优化取消水套炉、轮换计量撬、计量分离器,减少站场征地面积20%,减少征地费用约50万元。形成14套标准化设计图集,实现复用率100%,缩短设计周期60%。全面推广推行撬间管段、钢结构工厂化预制工作,已完成撬间管段预制4座站场及16座井口操作平台工厂化预制工作,实施“搭积木”式建设,减少现场安装工作量50%,缩短施工周期30%。二是威荣气田实现了“60天完成一口水平井施工、20天完成水平井三开施工、全井机械钻速突破9”的三大目标。2020年完钻18口井,平均钻井周期80.55天,较2019年提速16.09%,故障复杂率较2019年减少37.2%。

管理:控制成本的重要手段

用数字说话三:分层次管理体制是项目管理及三大项目创新成本管理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办法,即把成本分为油气田分公司、项目部、作业区三个层次进行管理与控制。作业区作为生产现场,主要通过加强管理,控制物料消耗,精简人员,提高设备生产时率及劳动生产率等措施实现成本节省的目标;项目部通过细分成本指标,完善招投标制度,规范经营行为,加强项目管理和全过程的监督等措施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分公司通过方案优化,加大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等措施实现成本改善的目标。

产能项目部通过结合钻前施工进度和工区内的钻机动态,优化调整钻机运行,尽量减少钻机停待,尽可能提高钻机动用率。完成规划办理49个井场,管线16条,林业手续办理36宗;钻前工程施工28个井场,累计进尺10.43万米,平均机械钻速毎小时10.33米;完成新井测试29口井,获天然气日产量73万立方,其中新井投产26口井,日产量56.万立方,年累计产量3785万立方米,最大限度地控制投资和节约成本的成功范例。

值得一提的各项目积极转变员工的思想观念,使其树立市场、成本、效益意识,并成立控制成本领导小组,强化经营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运行质量,将控制投资节约成本的工作落到实处。实行全面计划管理。将工程建设任务、成本费用控制指标落实到每个责任主体,并层层签订业绩合同,实行严考核,硬兑现,促进了各项计划及业绩指标的完成。实行“先算后干”管理,强调精打细算管理。通过对成本指标的科学测定和分解落实,确定各项目材料、作业费、差旅费、办公费、水电费等近20项成本指标,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精打细算成本账,指标人人肩上扛”的成本控制体系。


参与讨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晶科能源2025年三季度财报发布
评论(0)  2025年10月31日
这座新型电力系统展厅 斩获国际设计金奖!
评论(0)  2025年10月30日
新米破壳 电能助力
评论(0)  2025年10月29日
“冀北范式”亮相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
评论(0)  2025年10月28日
冀北工程激发“三型”党建工作活力
评论(0)  2025年10月27日
复杂带电作业“零感知” 配网施工转型见实效
评论(0)  2025年10月26日
“花生之乡”的丰收新故事
评论(0)  2025年10月25日
国网承德供电公司AI赋能筑牢安全“电力防线”
评论(0)  2025年10月24日
冀北电网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评论(0)  2025年10月23日
冀北新能源华电丰宁10Mvar调相机并网成功
评论(0)  2025年10月22日
“十四五”国网冀北电力发展成效·供电保障篇
评论(0)  2025年10月21日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中石油 能源界 中石化 科士达 中海油 国家电网 华能
华电 国电 贸促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能源化工学会 国家煤炭工业协会 国家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走出去 人民能源 新华能源 中国能源网 中新网能源 中国网能源频道
新浪 搜狐      
版权所有© 新能源经贸观察 《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 国内统一刊号 / CN10-1125/F
地址 / 北京市东三环中路乙10号 艾维克大厦24层2418 邮编 / 100022 电话 / 010-65667120-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