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能源网
注册 登录
【能源之父专题】世界核电之父海曼•里科弗
作者:吕金玉 评论(0) 标签:
分享到:

上海,30年前的元旦,人们都在迎接新年的到来。

 

这一天,中国海军东海舰队的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和导弹快艇,包括大型登陆舰等13艘舰艇也威武地停靠在一排十个码头上,舰艇悬挂着各色彩旗,在蓝天大海的背景下,舰员一舷列队。

 

这些英姿飒爽的中国海军并不是在迎接新年,而是准备迎接一位退休的美国海军上将。当这位外国军人看到中国海军威武整齐的舰艇编队时,原本脾气古怪的他感慨道:“我到过世界各地,参观过各国海军,从没有受到这样隆重的礼遇,中国海军很威武,我向中国海军致敬!”

 

这位老人就是美国海军顾问、核潜艇之父、核电之父——海曼·里科弗。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美国的“鹦鹉螺号”正是由他积极倡议并研制建造的。

 

从潜艇到核电站

 

两颗原子弹使日本广岛和长崎两座城市彻底被摧毁,核武器的威力已经超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有常规武器威力的数倍。几年之后的1952年底,太平洋某岛屿也因一枚名为“迈克”的热核炸弹试爆而从此消失。如何将核能从军备竞赛的恶性循环中摆脱出来?1953年艾森豪威尔在联合国演讲中提出了“和平利用核能”,这也从根本上奠定了核电发展的基础。

 

水是使核反应堆中产生的中子减速的最好材料之一,而轻水反应堆则是目前世界和平利用核能的一种主流方式,具体又分为压水堆和沸水堆。现在,全球正在运行的440座左右的核反应堆中,约90%都是轻水反应堆,最早的轻水反应堆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海军的潜艇上。之所以轻水反应堆的优势得以展现,还要感谢海曼·里科弗这位心无旁骛有着强烈专注力的将军。美国第39任总统吉米·卡特评价他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工程师”。

 

早在“鹦鹉螺号”下水前,在里科弗的严密控制下,美国对民用核反应堆的研发就已经开始了,那时民用反应堆的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装备海军。此后,艾森豪威尔政府认为利用核能最快的方式是剔除航空母舰核动力项目中明显的海军特征,使之成为民用核反应堆发展基础。

 

虽然世界上首座商用核电厂于1956年在英国正式运行,但其规模却很小。就在“鹦鹉螺号”核潜艇下水仅仅3年后的1957年,美国第一座核电厂在宾夕法尼亚州正式建成,因此宾夕法尼亚核电厂才是世界上首座规模化核电厂,其设计和建设都由海曼·里科弗将军指导完成。在核电厂进入运行后的25年中,他对核电厂的监督也一直没有中断。

 

上世纪80年代初,正是中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建设的关键时期,时任上海市长汪道涵很早就想与里科弗取得联系,还曾经派了四位核电专家去美国访问。1983年里科弗到访上海期间,汪道涵特别提出请里科弗与中国的几位核电专家进行座谈,以便请教一些关键性问题。在这次会面中,里科弗对汪道涵说:“核电站的材料你们买太贵,我可以送你们一套。”事后,汪道涵表示:“里科弗的指导对我们建设秦山核电站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什么不是最好

 

天才总要有点怪脾气,里科弗很不擅长和上级打交道,他顽固、暴躁,甚至有些自高自大、冷酷无情。

 

按照美军的规矩,如果不能在50岁前晋升为准将,里科弗就必须退役。美国的新闻监督使得海军不得不又给了这位成果斐然的上校超期服役一年的特批,1953年成为他晋升的最后一次机会,里科弗终于被晋升为海军少将,肯尼迪总统上任后,又宣布继续延长他的服役期限。直至1973年里科弗被晋升为海军上将后,美国总统干脆宣布他可以无限期服役。1982年底,这位接近耄耋年龄的里科弗上将专程访问了中国。

 

在里科弗此次访华的日程中,上海已经是第二站,他最先来到了北京,他在京期间留给人们的印象是:有史以来接待难度最大的一个外国人。因为他谁也不放在眼里,甚至对美国总统也是,只要他感到不满意,不仅不给留面子,甚至还会当场给对方难堪。据曾经的当事人回忆,他在北京某单位参观时,因介绍情况的官员讲了几句他不愿意听的客套话,站起来就走,说不参观了。

 

里科弗本人并非纯粹的美国人,1900年里科弗出生在东欧波兰华沙北部的一个偏僻村庄,这里多数居民都死于大屠杀,这也揭示了他的犹太人身份。6岁时他和父母移居美国芝加哥,被移民局扣押,9岁就开始工作,高中就在电报公司值夜班,这些经历都成为他日后性格古怪的原因。18岁时里科弗被送进美国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害怕失败、身体不够强壮、犹太人的身份都让里科弗焦虑,因此他把所有的时间用在读书上,1922年正式进入美国舰艇部队服役,从而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海军生涯。

 

在美国总统卡特还是一位年轻的潜水艇军官时,他曾被派到海军核小组工作,当他自豪地告诉里科弗自己是海军学院第59820班毕业生时,里科弗冷冷地问:“你的成绩是多少?”卡特回答说第60名,随后又补充了一句“全年级820人。”自以为能得到赞赏的卡特没想到又被追问了一句:“你觉得你自己做到最好了吗?”卡特回答“是的”,随即又改口说:“不,还没有。”里科弗立刻严厉训斥道:“为什么没有做到最好?”

 

几十年后,“为什么不是最好”成了卡特竞选自传的标题。

 

(选自《新能源经贸观察》7月刊)

 


参与讨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晶科能源24年业绩发布
评论(0)  2025年4月30日
国家电网一季度新增新能源并网超5000万千瓦
评论(0)  2025年5月5日
冀北电力优秀动画作品斩获北京国际电影节奖项
评论(0)  2025年5月4日
国网冀北电力申请一项储能电站专利
评论(0)  2025年5月3日
国网冀北电力申请一项分布式光伏专利
评论(0)  2025年5月2日
冀北电力申请并网双馈风电场参数整定专利
评论(0)  2025年5月1日
创建配电网 高质量发展样板
评论(0)  2025年4月30日
国网冀北电力领导层调整
评论(0)  2025年4月29日
国网冀北张家口风光储输新能源申请专利
评论(0)  2025年4月28日
东方日升推广会广东站圆满落幕!
评论(0)  2025年4月28日
华北电力大学和国网冀北电力申请一项专利
评论(0)  2025年4月27日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中石油 能源界 中石化 科士达 中海油 国家电网 华能
华电 国电 贸促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能源化工学会 国家煤炭工业协会 国家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走出去 人民能源 新华能源 中国能源网 中新网能源 中国网能源频道
新浪 搜狐      
版权所有© 新能源经贸观察 《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 国内统一刊号 / CN10-1125/F
地址 / 北京市东三环中路乙10号 艾维克大厦24层2418 邮编 / 100022 电话 / 010-65667120-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