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能源网
注册 登录
白海豚和大工业同在
作者:萧然 评论(0) 标签:
分享到:

地处北部湾的广西钦州市是全国闻名的中华白海豚之乡,这里不仅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白海豚,还有大片号称“植物活化石”的红树林。无论白海豚还是红树林,都是对环境极其敏感的生物,因此,红树林面积以及白海豚种群数量的变化,被看作衡量当地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数。

 

八年前,就在这样一个环境优美的沿海城市,中石油投资157亿元建了一座1000万吨的大型现代化炼油厂——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

 

重化工企业落户北部湾,会不会让钦州这颗璀璨明珠失去光彩?会不会让白海豚离去?会不会让红树林枯萎?带着诸多疑问,记者最近到钦州做了一次实地采访。

  

一座没有味道的炼化企业

 

如果不是背后高大林立的炼塔,进入广西石化会有一种进入植物园的错觉。

 

广西石化总经理吴恩来专门把我们领到厂区办公楼前、楼侧的花园和植物园转了一圈,并饶有兴致地介绍:花园里荟萃了岭南所有芬芳的植物,一年四季,365天都有鲜花盛开。植物园内,有芒果、龙眼、荔枝、菠萝蜜等16种热带植物……在初夏的阳光下,这些植物葱茏芬芳,各种尚未成熟的果实挂满枝头。

 

不过,花园式企业在今天并不鲜见,特别是对于广西石化这种新建企业,一般都会建设得赏心悦目。因此仅凭视觉效果并不能完全解开记者的疑问。

 

记者曾到过国内大大小小十几家炼化企业,一旦来到生产区,或多或少都会闻到异味。包括一些新建的所谓先进的炼化企业也难避免。因此记者直率地问吴恩来,花园和植物园的芳香很好,但不知到了生产区会不会就变成了另外的味道。他颇显自信地笑笑说,那一会可以去好好闻闻。

 

到了生产区,记者专门找到下风口停留了几分钟,还真的闻不到过去在炼化企业的难闻气味。

 

在玉门炼厂和塔里木石化工作过十多年的吴恩来告诉记者,传统炼化企业点多线长,丝毫不泄漏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老企业。所以石化企业有异味总是难免。但是对于广西石化这种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炼化企业,目标就是告别气味,除非在检修时期,平时和其他非化工企业一样,不会有异味。

 

看一个企业,特别是重化工企业,看一看、闻一闻基本就能知道这家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力量。但这还不够。真实情况,还需要数据说话。

 

一组数据显示:广西石化投产3年来,经国家和地方政府权威专业机构环境跟踪监测,其加工吨油排放污水量为0.17(国家标准为1.0),污水COD排放浓度稳定在40-50mg/l(国家标准为60 mg/l),石油类排放浓度为1 mg/l(国家标准为5 mg/l),氨氮排放浓度为1 mg/l左右(国家标准为15 mg/l),排放指标全部优于国家一级标准;二氧化硫、非甲烷总烃排放总量控制水平世界领先,是国外同规模炼厂排放量的1/8-1/2

 

钦州市市委书记肖莺子告诉记者:“钦州作为经济后发展地区,留给这里的重要比较优势就是环境优势。今天我们发展经济,上大工业项目,一个前提就是不能以牺牲钦州的环境为代价。简单讲,就是要白海豚和大工业同在,鱼和熊掌要兼得。广西石化落户钦州后的这八年,无论建设时期还是生产时期,由于树立了“环保优先”的理念,不仅为地方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且真正实现了‘环境友好’。比如,这些年来我们的红树林面积没有减少,白海豚不仅没有离开,而且种群数量还有所增加。”

 

石化企业不是要不要建设,而是如何建设

 

近年来,建设石化项目几乎成为敏感的社会问题,甚至出现了政府、企业和群众的对立。吴恩来说,对于炼化项目,其实关键问题不是要不要建设,而是如何建设。因为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人民生活,都离不开石化产品。没有油,我们就开不了车,没有石化产品,我们的衣食住行都会受影响。现代社会,石化企业是不可或缺的。

 

但是,百姓惧怕石化项目也可以理解,这就好像公共厕所一样,人人需要,但谁也不愿意建在自家门口。如何化解这一矛盾?吴恩来认为关键要看采取怎样的建设理念。

 

作为先后就读于中国石油大学和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获得了双硕士学位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吴恩来认为,中国石油要求把钦州千万吨炼油工程建设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环境友好型现代化炼厂,关键一点就是不能墨守成规,必须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与思想,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与人才,做到项目建设及运行全方位创新,这样才能建设一座世界级的全新炼化企业。

 

比如,美国UOP公司是世界最顶尖的炼化设计团队,其“工艺包”世界领先,炼厂决定由这家公司进行“概念设计”。通过一番比选,法国、西班牙、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炼化行业的先进技术、先进工程设计也被一一引用,与国内主要的炼化设计院优化组合成为联合设计团队。

 

如今,在林立的管塔之间,全球炼化行业最先进技术的常减压蒸馏、重油催化裂化、加氢裂化等装置错落其间。目前企业的管理和生产控制系统是当代最先进可靠的计算机系统,主要的压缩机和高压泵,都是采用目前国际上最顶尖的设备。

 

“环保优先”的理念让广西石化注重每一个细节,整个项目的环保投入更是超过了11亿元人民币,所有环保技术均采用了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设备。

 

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在广西石化闻不到难闻的气味,除了没有跑冒滴漏外,更关键的还在于采取了先进的全加氢工艺技术。比如,广西石化采用低硫和低氮清洁燃料,从源头减少烟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产生量。通过设置低压燃料气回收设施,每小时可回收低压燃料气3600立方米。硫磺回收装置采用两级克劳斯制硫工艺和还原—吸收尾气处理工艺,总硫回收率可达99.8%。在铁路装卸车设施区内设油气回收装置,设计回收能力达到每小时2120立方米。正是这些恶臭气体全部收集净化,才使得厂区的空气能如此清新。

 

环保和经济效益同步才能避免“标本现象” 

 

如此巨大的环保投入,会不会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果环保投入过大,从而抬升了企业的成本,降低了企业竞争力,这样的环保理念能复制吗?这也就是不少行业和企业,虽然也有一些环保非常到位的项目,但多是被作为“花瓶”甚至“标本”“养起来”,很难推广复制。

 

面对此类尖锐问题,吴恩来坦言,企业的终极使命是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并实现盈利。如果一个企业不能赚钱,其他做得再好也很难持续发展下去。

 

广西石化作为目前中国最先进的炼化项目,在环保上的投入是非常大,但是这并不会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吴恩来解释说:“由于我们采取了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工艺和管理,虽然在环保上投入的成本增加了,但在其他方面却能大大降低各种成本。比如,在管理上,由于我们采取了最先进的数字化管理手段,同样是1000万吨的生产能力,我们只用了700人,较传统企业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这样效益就出来了。”

 

“再比如,我们采取的是世界最先进的工艺、设备和控制系统,很少停机维修,保证了装置的安全、平稳、长周期、满负荷、优质运行。像我们这样的炼厂,关键设备维修和停开一次,花费少则几十万元,多则上千万元;若是全厂性的停工检修,往往要上亿元。而我们三四年停工检修一次,较传统企业检修周期延长了一倍以上,我们的成本也就大大降低了。”

 

吴恩来最后说:企业必须找到环保和盈利的最佳平衡点,任何偏向一边的做法都是有害的。为了效益牺牲环境,是对未来、对子孙的犯罪;同样,为了环保而放弃发展,牺牲产品的竞争力,对企业也是有害并且不可持续的。

 

(选自《新能源经贸观察》6月刊)

 


参与讨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晶科能源24年业绩发布
评论(0)  2025年4月30日
国家电网一季度新增新能源并网超5000万千瓦
评论(0)  2025年5月5日
冀北电力优秀动画作品斩获北京国际电影节奖项
评论(0)  2025年5月4日
国网冀北电力申请一项储能电站专利
评论(0)  2025年5月3日
国网冀北电力申请一项分布式光伏专利
评论(0)  2025年5月2日
冀北电力申请并网双馈风电场参数整定专利
评论(0)  2025年5月1日
创建配电网 高质量发展样板
评论(0)  2025年4月30日
国网冀北电力领导层调整
评论(0)  2025年4月29日
国网冀北张家口风光储输新能源申请专利
评论(0)  2025年4月28日
东方日升推广会广东站圆满落幕!
评论(0)  2025年4月28日
华北电力大学和国网冀北电力申请一项专利
评论(0)  2025年4月27日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中石油 能源界 中石化 科士达 中海油 国家电网 华能
华电 国电 贸促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能源化工学会 国家煤炭工业协会 国家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走出去 人民能源 新华能源 中国能源网 中新网能源 中国网能源频道
新浪 搜狐      
版权所有© 新能源经贸观察 《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 国内统一刊号 / CN10-1125/F
地址 / 北京市东三环中路乙10号 艾维克大厦24层2418 邮编 / 100022 电话 / 010-65667120-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