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能源网
注册 登录
“领跑者”设立单多晶不同效率标准是在保护谁?
作者: 评论(0) 标签:
分享到:

 

    2015年光伏“领跑者计划”推出以来,光伏产品各种技术“百花齐放”,电池组件效率大幅度提升。中国光伏电池组件转换效率越来越与全球先进水平看齐,美国SunPower、日本松下不再那么遥远了。

    “领跑者”计划推出以来,技术领先的产品普及与推广迅速加快;行业制造水平、应用水平、标准及测试等方面整体大幅提升;在电池组件转换效率提升方面更是促进作用明显。目前看来,领跑者最大的意义不是单纯推动了某一种技术路线的发展,而是通过设立电池组件转换效率标准,促进了全行业对高效的追求。不论是PERC、黑硅、MWT、双面、HIT、IBC等新技术应用,或者是常规组件,都在角逐效率。

    在此之前,电池效率每年提升0.2个百分点已属不易,如今,先进技术规模化应用促进电池效率每年甚至0.5-1个百分点以上的提升,可以说,没有“领跑者”政策牵引,电池组件技术进步不会如此之快。根据测算,组件转换效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光伏系统成本能降低6%左右,这对于光伏发电平价上网意义重大。领跑者计划的实施效果看来,也证明了鼓励高效化发展是正确的引导方向。领跑者推出以来,不仅效率提升迅猛、产品更新换代加速,成本也在快速下降,领跑者项目招标不断涌现新的低价就是最好的例证,行业仿佛依稀能看到未来两三年光伏平价上网的光景。

    设置两条效率标准值得商榷

    领跑者发挥政策作用的重要形式是组件效率设槛,也就是目前引发争议的领跑者组件效率标准。目前领跑者采用的是单多晶分别设置最低效率门槛,单多晶组件转换效率分别要达到17%与16.5%,两者效率差距0.5%,然后通过市场的机制进行淘汰选择。相关行业人士提出了质疑:单晶与多晶本就同属于晶硅产品,发电性能类似,目前又同样遵循领跑者电价竞价,照理说应该同等竞争,划定统一的效率标准,直接比拼度电成本,设置单多晶两条不同的效率标准是否合理?

    而在这种效率标准设置逻辑下也出现了连锁反应。多晶电池组件技术最近两年进步稍慢,单晶电池组件技术进步稍快,甚至有人提出提高单晶转换效率门槛、拉大单多晶转换效率门槛差距。难道就因为你的成绩更好,所以就要求你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更高吗?如同考试,既然你进步快,你优秀的标准是90分,他进步慢,他优秀的标准是80分,优秀的标准要考虑个体进步差异而定,这究竟是否合理?

    根据领跑者效率标准,60片标准组件分别为单晶280W、多晶270W。大同领跑者一期,尽管相比多晶270W,单晶275W已经显示出更高的效率和更优的成本,但是根据效率要求,单晶必须提升到280W甚至更高才能被领跑者项目接受。这段时间,单晶不断提升技术、上马PERC产线,效率不断提升。到了领跑者二期,尽管标准为280W,但实际市场上单晶效率要达到285W甚至290W以上才能被接受,行业对单晶的要求从来就不是按照效率标准线来满足。事实却是,即使275W的单晶组件成本低于270W的多晶组件,还是无法进入大同领跑者一期项目,这是否合理?人为区分单多晶,就会出现这样有意思的现象。

    事实上,除了领跑者市场,单晶组件在普通电站项目招标中也倍受热捧,2017年上半年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说明高效产品的高性价比得到了市场认可。不过,领跑者伊始,考虑单晶产能与多晶相去甚远,单晶产能无法在短时间内满足所有高效产品需求,同时,多晶电池组件产能需要一些产业保护,技术进步需要一定时间,划定单多晶两条效率标准也可以理解。在当时情况下,也算是可以理解的选择。

    目前看来,领跑者政策促进了行业整体技术的提升,之前的标准设置对单多晶产品技术都有促进作用。单晶因此有了发展;多晶也得以保护,并摒弃以往的低价低端策略,也开始往高效方向发展。

    新形势下业界呼吁:统一单多晶效率标准

    在领跑者推行的近两年后的今天,国内高效产品效率与产能都不可同日而语。原有的标准已不再符合光伏行业发展情况,提升领跑者标准是大势所趋。
根据最近有关媒体报道,领跑者新的效率标准可能即将推出,60片组件效率标准有可能修改成单多晶分别为280W和295W,这与最初的领跑者标准相比,单多晶组件差距由原来的10W拉大到15W。多晶280W以上的产品将得到鼓励,而单晶需要达到295W以上。

    目前,多晶通过黑硅+PERC,电池效率也可以做到19.5%,功率满足280W效率标准基本没有问题。但是,使用了该技术后,成本上升明显,且衰减问题难以保证。同时,根据测算,相比叠加了复杂技术的280W多晶,285W、290W单晶组件成本相近甚至更低,而且由于更高效也带来了更低的系统造价与度电成本,那么,为何要鼓励280W组件,而不鼓励285W、290W组件?逻辑是什么?

    根据某主要光伏企业在2016年12月演讲中给出的成本数据,多晶使用PERC技术成本提高了0.25元/W。多晶使用了黑硅+PERC技术后,功率与常规单晶组件相当,然而成本则没有优势。这样的情况下,亟需让他们同场竞技,让市场去断定孰优孰劣,通过市场淘汰掉不适合的产品,而非给更为高效的产品人为设置门槛。

    高效单晶产品迅猛发展后的今天,不仅效率提升迅速,成本下降明显,度电成本已具备优势,完全能更好的满足高效产品需求,行业认可度持续高涨。这样的产品完全可以也应该与多晶产品同等竞争效率与度电成本。

    从光伏行业的终极目标来看,光伏未来要实现平价上网、替代传统能源,必须要不断鼓励先进、高效技术产品的发展。“领跑者计划”制订的初衷也是促进产业升级,让先进、高效的技术产品更有市场。这种前提下,政策应该鼓励各种技术路线在同等条件下,相互良性竞争,提升效率、降低度电成本,最终通过市场机制和终端需求进行产品淘汰与选择。不鼓励先进,刻意去保护或平衡某一种技术路线的平稳发展,这会让更先进的技术产品失去动力与信心,不利于光伏行业长期发展。

    不是所有的成功都理所当然,成绩好的背后除了天赋,是更多的汗水与泪水。不要对好孩子过于苛刻,应该给予更多的鼓励。光伏“领跑者”也是!单晶、多晶同为晶硅,发电性能相近,技术工艺提升原理相似,成本趋于一致,效率均有前景,是否可以设置统一的晶硅电池组件效率门槛,让二者公平地角逐度电成本,让市场做最终选择?


参与讨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成都分布式电站实证:TOPCon弱光增益7.18%
评论(0)  2025年7月29日
晶科全新Tiger Neo 3.0破局行业“内卷”
评论(0)  2025年7月25日
30家光伏企业2025年上半年组件出货量榜单
评论(0)  2025年7月25日
晶科Tiger Neo组件助力哈萨克斯坦20MW光伏电站
评论(0)  2025年7月22日
晶科N型TOPCon组件助力打造“5A电站”
评论(0)  2025年7月17日
晶科能源Tiger Neo 3.0组件性能远超行业其他组件
评论(0)  2025年7月2日
绿色希冀走村串巷 开启“电”记服务模式
评论(0)  2025年7月1日
空中地面协同巡检 绿色希冀筑牢防线
评论(0)  2025年6月30日
网格式服务 精准化管理
评论(0)  2025年6月29日
唐山公司:“e起节电”引领绿色用电新风尚
评论(0)  2025年6月28日
绿能奔流 电送八方
评论(0)  2025年6月27日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中石油 能源界 中石化 科士达 中海油 国家电网 华能
华电 国电 贸促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能源化工学会 国家煤炭工业协会 国家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走出去 人民能源 新华能源 中国能源网 中新网能源 中国网能源频道
新浪 搜狐      
版权所有© 新能源经贸观察 《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 国内统一刊号 / CN10-1125/F
地址 / 北京市东三环中路乙10号 艾维克大厦24层2418 邮编 / 100022 电话 / 010-65667120-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