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能源网
注册 登录
晶科能源Tiger Neo 3.0组件性能远超行业其他组件
作者:张伟 评论(0) 标签:
分享到:

基于先进的N型TOPCon技术,并融合20BB,HCP,MAX、FP等多项创新技术,晶科能源打造出全新一代Tiger Neo 3.0组件。该组件功率高达670W,组件效率达24.8%,双面率高达85%。凭借更高的功率效率、双面率、可靠性,更优的弱光性能等优势,该组件一经上市便受到市场的认可。
此前,晶科能源已分别与中国电建,以及DIWAN International、Mesol Solar、Salim Winding三家海外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未来,将围绕新一代Tiger Neo 3.0的全球化应用展开深入布局。
此次签约标志着Tiger Neo 3.0组件实现“从发布到落地”的关键跨越,具备面向全球市场的大规模交付能力,产品放量窗口期即将全面开启。据晶科方面透露,预计至2025年底,640Wp以上及Tiger Neo 3.0产品总产能将达到40~50GW,其中650Wp及以上高功率组件的比例将达到40%~50%,对应产能规模约20GW。
晶科能源Tiger Neo 3.0为何性能如此优越,能够远超行业其他组件?接下来,将从N型TOPCon技术原理、制作工艺等多角度揭秘。

一、相较PERC技术,优势显著
在效率方面,TOPCon通过引入隧穿氧化层和多晶硅层结构,极大地提升了表面钝化质量和载流子传输效率,使得其光电转换效率较PERC电池高出约1%至2%。其次,TOPCon具备更高的双面率,通常可达80%以上,这意味着它可以在背面捕捉更多的反射光,进一步增加发电量。此外,TOPCon还表现出更低的光致衰减(LID)和电势诱导衰减(PID),这不仅提高了电池的长期稳定性,也增强了投资者对电站收益的信心再者,TOPCon具有较低的温度系数,相较于PERC,其功率损失在高温环境下更小。
这一特性对于在炎热地区安装的光伏系统尤为重要,因为更低的温度系数意味着即使在高温条件下,TOPCon也能维持较高的输出功率,从而提升整体系统的发电性能和经济效益。综上所述,基于PERC技术的进一步发展,TOPCon在高效率、高双面率、低衰减以及低温度系数等方面均展现出明显的技术优势,为光伏产业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和发展方向。

二、相较于BC技术,工艺流程、成本及可靠性更优
TOPCon相较于BC产品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工艺流程、成本及可靠性三方面,TOPCon通过更简单的工艺流程、更低的产线投资,使制造成本较BC低0.08-0.1元/W;TOPCon电池正面保留金属栅线(主栅和细栅),背面通过隧穿氧化层和掺杂多晶硅层实现钝化接触,这种对称结构使其在机械强度上优于BC组件;TOPCon电池采用正背接触结构,正面保留扩散结,扩散结的存在增强了电池表面对紫外线的抗性,减缓了钝化层的退化速度,BC电池载流子横向传输导致局部电阻发热,高温下易形成热斑(热斑温度>100℃),加速封装材料老化(如EVA黄变),并且通过实证,TOPCon组件UV60衰减1.23%,BC组件 UV60衰减2.20%。

三、TOPCon工艺流程更先进,良率更高
TOPCon仅需在焊带上涂覆助焊剂,通过红外加热与电池片焊接成串,BC电池串焊前需增加电池印刷工艺(绝缘胶印刷和锡膏印刷),印刷良率(缺印、漏印)影响串焊工艺(串返2%-4%),碎片率较TOPCon 高0.1~0.2%;TOPCon主栅线间距8~11mm,且焊带分布在电池正背面,具有载流和应力对称分布的优势,工艺更简单,良率>99.7%,BC电池单面焊接,因焊带和硅基材热收缩率不同,焊接后电池片翘曲,导致层压后容易破片,印刷良率(缺印、漏印)易导致短路不良,整体良率偏低(99%-99.5%)。

四、更高效的电池性能行业领先
TOPCon组件在综合功率和效率上也远领先于BC技术组件,基于当前当前双面组件测试方法简化公式 : 正面功率+正面功率*双面率*背面进光量,TOPCon双面率主流为80%+,BC组件主流双面率为 70%+。同版型下,单因更高的双面率,TOPCon组件在全应用场景下,可以带来更高的综合功率,高于BC组件平均约1%。
TOPCon电池从2022年的25.1%,到2023年的25.8%,再到2024年的26.5%,晶科能源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强大的研发实力,持续突破量产效率上限。这些数据不仅是技术进步的有力证明,更是晶科在光伏领域多年深耕的成果,其量产效率始终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彰显了晶科在光伏产业中的领军地位。
未来,预计2025年晶科量产效率有望达到26.7%至27%,进一步巩固其领先地位。而到了2026年,晶硅电池技术将逐渐逼近材料物理学意义上的效率极限。在此背景下,晶科积极探索 TOPCon技术与钙钛矿技术的融合,形成叠层电池。这一创新方案的理论效率可高达32.5%以上,为光伏技术发展开辟新的方向。晶科提前布局,深入研究TOPCon与钙钛矿的叠层技术,不仅展现出其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前瞻性,更凸显了 TOPCon技术的高延展性。


参与讨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成都分布式电站实证:TOPCon弱光增益7.18%
评论(0)  2025年7月29日
晶科全新Tiger Neo 3.0破局行业“内卷”
评论(0)  2025年7月25日
30家光伏企业2025年上半年组件出货量榜单
评论(0)  2025年7月25日
晶科Tiger Neo组件助力哈萨克斯坦20MW光伏电站
评论(0)  2025年7月22日
晶科N型TOPCon组件助力打造“5A电站”
评论(0)  2025年7月17日
晶科能源Tiger Neo 3.0组件性能远超行业其他组件
评论(0)  2025年7月2日
绿色希冀走村串巷 开启“电”记服务模式
评论(0)  2025年7月1日
空中地面协同巡检 绿色希冀筑牢防线
评论(0)  2025年6月30日
网格式服务 精准化管理
评论(0)  2025年6月29日
唐山公司:“e起节电”引领绿色用电新风尚
评论(0)  2025年6月28日
绿能奔流 电送八方
评论(0)  2025年6月27日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中石油 能源界 中石化 科士达 中海油 国家电网 华能
华电 国电 贸促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能源化工学会 国家煤炭工业协会 国家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走出去 人民能源 新华能源 中国能源网 中新网能源 中国网能源频道
新浪 搜狐      
版权所有© 新能源经贸观察 《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 国内统一刊号 / CN10-1125/F
地址 / 北京市东三环中路乙10号 艾维克大厦24层2418 邮编 / 100022 电话 / 010-65667120-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