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能源网
注册 登录
煤炭信息化的新机遇
作者:吕荣洁 评论(0) 标签:
分享到:

信息化是实现煤炭工业现代化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提高工作人员劳动效率和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但总体而言,煤炭行业的整体信息化集成程度不太高,明显落后于其它行业,如电力、石油等。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煤炭行业信息化建设存在安全与生产管理两大难点问题。

 

当前,煤炭工业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也处于市场供应过剩、煤炭消费低迷、节能环保压力加大、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的非常时期。对此,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主任、信息化分会秘书长陈养才表示,去年以来,全行业在面对煤炭经济持续下滑的巨大压力下,通过两化融合,促进转型升级,在许多领域实现了新的跨越。

 

水平不高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煤炭行业对于信息化及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煤矿开采重速度、重产能、重规模,忽视安全条件、安全管理、源头控制的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目前,在大中型煤炭生产企业中,信息技术已获得广泛应用,信息化逐步由辅助生产经营管理,转变为推动和引领企业管理模式创新,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经营决策水平,保障安全、清洁、高效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虽然煤炭行业信息化建设已经初显成效,但由于中国煤炭行业信息化起步较晚、基础差,且信息技术水平、员工技能水平、信息化重视程度及装备制造水平在现阶段均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信息化整体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具体表现在,煤炭行业的信息化发展目前处于一个相对失衡的状态,国有重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情况较好,一般地方小煤矿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不理想。

 

在煤炭行业,煤炭生产方式与技术应用不符,管理相对滞后。行业企业本身管理部门层次多,条块分割严重,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管理,因此导致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

 

另外,作为国家完全开放的市场化行业,煤炭企业数量众多、分布广,没有形成行业垄断性质的企业。更重要的是,缺乏行业信息化标准。整个行业内没有完全统一和规范化的企业生产、销售和管理标准。标准缺失也使得煤炭行业信息化的应用一直落后于其他行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王虹桥表示:“一些影响和制约行业向两化深度融合发展的矛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一是行业经济下滑将在一定时间和程度上影响信息化投入和两化融合推进进度,同时加剧行业两化融合水平不平衡趋势;二是部分单位对行业两化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认识仍然不足,对两化融合所带来的模式机制变革存在畏惧抵触;三是技术装备快速发展与标准规范的滞后矛盾日益突出,行业统计评价考核体系仍不完善;四是行业级信息平台和服务力量薄弱,煤炭企业间技术、人才、服务等资源共享机制尚未建立等。”

 

抓住机遇

 

国家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各项政策措施的实施,新一轮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的发展,为煤炭行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但同时十年来最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又给煤炭行业两化融合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但可喜的是,当下,符合煤炭行业两化融合发展需要的良性环境正逐步形成。随着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陈养才表示,煤炭行业两化融合将向系统高度集成、综合应用、自动控制,将生产、安全和管理融合起来,提升大系统智能决策的水平,向创新组织管理形式、商业模式方向发展。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信息化分会理事长王广德介绍,当前,全球正出现以信息网络、智能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对各产业发展产生了日益深刻的影响。国际上包括中国在内的理论界和产业界普遍认为,世界正处于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引发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开端。虽然各自角度和关注重点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识,就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加快推进生产方式、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

 

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乔春光补充说:“煤炭信息化不仅仅是信息化技术在行业中应用这么简单,它实际上涉及到一场深层次的变革,需要完成的是流程(包括业务流程、管理流程、组织流程、信息流程等)再造。”

 

对于未来的发展,王虹桥指出,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以企业业务发展需求为牵引,帮助企业获取和提升信息化环境下的可持续市场竞争能力,成为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建设的核心导向。煤炭行业应加强对管理体系的宣贯工作,研究在行业内推行管理体系的行动方案。

 

在当前煤炭企业普遍经营困难、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大规模投资建设信息化系统项目,全力推动两化融合确实存在困难。王虹桥建议,各企业信息化管理部门应研究制定两化融合工作推进方案,编制项目建设计划。选择投资回报高、建设周期短、效果显著,有利于节约成本、提高效率、节能降耗、促进销售、开拓市场、维护客户的项目优先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促进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此外,推进煤炭生产和安全领域的两化深度融合,是行业两化深度融合工作的关键所在。下一步,全行业要继续把提升煤矿智能化水平作为两化融合工作的核心,着力研发适用于煤矿井下的专用技术、装备和标准,促进新技术转化与应用,提高各类矿井整体信息化水平。

(来源:新能源经贸观察)

 


参与讨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晶科能源24年业绩发布
评论(0)  2025年4月30日
国家电网一季度新增新能源并网超5000万千瓦
评论(0)  2025年5月5日
冀北电力优秀动画作品斩获北京国际电影节奖项
评论(0)  2025年5月4日
国网冀北电力申请一项储能电站专利
评论(0)  2025年5月3日
国网冀北电力申请一项分布式光伏专利
评论(0)  2025年5月2日
冀北电力申请并网双馈风电场参数整定专利
评论(0)  2025年5月1日
创建配电网 高质量发展样板
评论(0)  2025年4月30日
国网冀北电力领导层调整
评论(0)  2025年4月29日
国网冀北张家口风光储输新能源申请专利
评论(0)  2025年4月28日
东方日升推广会广东站圆满落幕!
评论(0)  2025年4月28日
华北电力大学和国网冀北电力申请一项专利
评论(0)  2025年4月27日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中石油 能源界 中石化 科士达 中海油 国家电网 华能
华电 国电 贸促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能源化工学会 国家煤炭工业协会 国家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走出去 人民能源 新华能源 中国能源网 中新网能源 中国网能源频道
新浪 搜狐      
版权所有© 新能源经贸观察 《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 国内统一刊号 / CN10-1125/F
地址 / 北京市东三环中路乙10号 艾维克大厦24层2418 邮编 / 100022 电话 / 010-65667120-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