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能源网
注册 登录
神华造煤制油帝国
作者:吕荣洁 评论(0) 标签:
分享到:

2013年,神华煤制油产能为126万吨/年,生产油品86.6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9.54亿元,利润3.3亿元。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兼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秀章近日对记者透露了公司去年的煤制油业绩。

 

目前,神华集团已经建成并运行的大型煤制油示范工程有两个:采用神华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建设的煤直接液化百万吨级示范工程、采用神华自主研发费托合成催化剂技术的年产18万吨煤间接液化示范工程,总产能为126万吨/年。

 

神华集团正打造其煤制油乃至煤化工“帝国”。

 

关键技术示范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马家塔,一座写着“神华煤制油”的加油站已于20134月正式对外营业了。

 

在这个加油站的身后,有一片庞大的工业基地,那正是神华首个煤制油基地项目所在地。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项目是全世界第一套煤直接液化试生产线。煤直接液化是以煤生产液体产品中效率较高的一条技术途径,能源利用率可达60%以上,是煤炭清洁转化和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

 

该项目于20029月得到原国家计委正式批准,2004年开工建设,2008年底正式投产,工程总投资约126亿元,设计年产柴油、石脑油、液化石油气108万吨。

 

时间回到2008年的最后一天,当神华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示范项目试车成功的那一刹那,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工程师舒歌平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当这个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掌握煤炭直接液化关键技术的国家”的消息传遍世界时,舒歌平感慨万千。

 

那时,煤液化制油的理论已经提出近一个世纪,但核心技术一直为德国、美国和日本3个国家所垄断。此前,在煤制油领域,只有南非的沙索(Sasol)公司拥有成熟的煤间接液化技术。

 

2002年,我们开始运作这个项目的时候,团队面临三大风险:技术风险、工程风险、经济风险。”舒歌平还记得当时的压力,“首先要攻克的是技术,技术不过关的话,不可能实施这个项目;再就是装置,硬件上如何支持这种技术。这毕竟是100多亿元的投资,如何小心翼翼往前推进?”

 

有专家表示:“作为示范项目,前两年的重心必须放在技术改进、稳定生产方面,销售不是重点。”

 

经过20136月份为期近一个月的生产线重整改造,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顺利试生产出以93号汽油为主、97号汽油为辅的汽油产品。

 

201432日,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项目成功运营时,神华集团原董事长张喜武评价说:“是中国煤制油技术的标志性突破,也是中国煤化工领域自主创新和产业化的又一重大突破。”

 

与此相比,神华煤制油业务的另一条腿——宁夏煤间接液化项目进展缓慢。直到20139月,作为重启煤制油的标志性项目,酝酿9年之久的神华宁煤400万吨煤制油项目才终于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的正式批复。计划于2016年投产,年转化煤炭2036万吨。

 

吴秀章对记者表示:“事实上,煤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在技术上已经成熟。”

 

推向商业化

 

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项目从2010年开始进入商业化运营,并实现盈利。据神华方面称,2011年销售油品80万吨,实现利润4亿多元。

 

“我们目前最关注的还是技术的稳定性。实现出油不难,难的是在大规模商业运作中实现稳定出油。”神华集团内部人士说,设备和技术的稳定,同样直接关系着煤制油项目的成本和利润。

 

与“煤制油”艰辛的技术研发过程相随的,还有一些“争议”。不言而喻,质疑多集中在高成本。“约3吨半优质煤可以制出1吨油,加上过程中的氢、催化剂、水、电等成本,1吨油制出成本在2000元左右。”在神华煤制油项目的直接推动者之一、神华集团总经理张玉卓看来,这意味着按照质量和体积的换算,只要国际油价高于35美元/桶,就可盈利。只要国际油价每桶高于40美元,神华煤制油项目就有合理的回报。

 

神华煤制油从2004年第一条生产线开工建设起就面临来自外界的环保质疑。因为该项目处于鄂尔多斯这样典型的资源性、结构性、工程性缺水地区,生态环境极度脆弱。尽管神华煤制油项目通过技术创新,无论是吨油水耗还是污水处理,都走在了行业前列,但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资源环境瓶颈仍是行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坎”。

 

随着神华煤制油项目逐渐向市场推广,以及目前国家发改委开始松绑煤化工项目,神华开始进一步扩充旗下煤制油项目的阵容。

 

“神华的目的很明确,想打造成全国乃至于全球的‘煤化工帝国’。”煤科总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副院长陈亚飞曾说。

 

目前,神华煤制油项目已投产126万吨/年,包括鄂尔多斯108万吨/DCL(直接液化),鄂尔多斯18万吨/IDCL(间接液化),在建宁夏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项目。神华集团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实现油品产量300万吨,到2020年,油品产量则将达到1100万吨。

 

2012516日,神华西北油化品销售有限公司在包头正式成立。一周之后,神华宣布,将把煤制油业务吸收进入上市公司……种种迹象表明,神华已经将其苦心耕耘近十年的煤制油业务推向商业化。

 

(来源:新能源经贸观察)

 


参与讨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晶科能源Tiger Neo 3.0组件性能远超行业其他组件
评论(0)  2025年7月2日
绿色希冀走村串巷 开启“电”记服务模式
评论(0)  2025年7月1日
空中地面协同巡检 绿色希冀筑牢防线
评论(0)  2025年6月30日
网格式服务 精准化管理
评论(0)  2025年6月29日
唐山公司:“e起节电”引领绿色用电新风尚
评论(0)  2025年6月28日
绿能奔流 电送八方
评论(0)  2025年6月27日
逆风翻盘 坝上这家县供电公司做对了什么?
评论(0)  2025年6月26日
晶科能源:绿色和AI,世界看到了同一片海
评论(0)  2025年6月26日
晶科与METLEN集团达成超3吉瓦时战略储能合作
评论(0)  2025年6月26日
提质增效强引领 营销稽查显成效
评论(0)  2025年6月25日
晶科能源TOPCon技术再创纪录
评论(0)  2025年6月24日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中石油 能源界 中石化 科士达 中海油 国家电网 华能
华电 国电 贸促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能源化工学会 国家煤炭工业协会 国家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走出去 人民能源 新华能源 中国能源网 中新网能源 中国网能源频道
新浪 搜狐      
版权所有© 新能源经贸观察 《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 国内统一刊号 / CN10-1125/F
地址 / 北京市东三环中路乙10号 艾维克大厦24层2418 邮编 / 100022 电话 / 010-65667120-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