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能源网
注册 登录
技术狂的特斯拉狂想曲
作者:宋亚芬 评论(0) 标签:
分享到:

最近,比亚迪董事局主席、创始人王传福荣获了2014年“扎耶德未来能源奖”个人终身成就奖。这一奖项表彰了王传福对于可再生能源行业的深远影响、富有开创性精神的引领及行业先驱的表率作用。

 

阿联酋国务部长、扎耶德未来能源奖总干事Sultan Ahmed Al Jaber说:“我们的世界需要能源获取与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性解决方案。像王传福这样可以激励行业向前发展的领导者正是‘扎耶德未来能源奖’个人终身成就奖希望表彰的最佳人选。”

 

王传福在29岁时创建比亚迪(Build Your Dream,成就梦想)时设立的企业愿景再一次得到认可。如今的比亚迪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充电电池制造商之一,同时也是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储能系统的市场领导者。

 

处长单干

 

19877月,21岁的王传福从中南工业大学冶金物理化学系毕业进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在研究生期间,他更加刻苦,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电池研究中去。人们常说,有志者,事竟成。仅仅过了5年的时间,26岁的王传福便被破格委以研究院301室副主任的重任,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处长。

 

而更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一个促使他从专家向企业家转变的机遇从天而降。1993年,研究院在深圳成立比格电池有限公司,由于和王传福的研究领域密切相关,王传福顺理成章成为公司总经理。

 

有了一定的企业经营和电池生产的实际经验后,王传福发现,作为自己研究领域之一的电池行业里,要花2~3万元才能买到一部大哥大,国内电池产业随着移动电话的“井喷”方兴未艾。作为研究方面的专家,眼光敏锐独到的王传福心动眼热,他坚信,技术不是什么问题,只要能够上规模,就能干出大事业。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脱离比格电池有限公司单干。

 

脱离具有强大背景的比格电池有限公司,辞去已有的总经理职务,这在一般人看来太冒险。但王传福相信一点:最灿烂的风景总在悬崖峭壁,富贵总在险境中凸现。

 

19952月,深圳乍暖还寒,王传福向做投资管理的表哥吕向阳那里借了250万元,注册成立了比亚迪科技有限公司,领着20多个人在深圳莲塘的旧车间里扬帆起航了。

 

冲破牢笼

 

成立一个公司并不难,生产一个产品也不难,难的是如何将尽可能小的投入演变为尽可能大的产出。这就需要眼光,需要冒险。而王传福拥有的最大资本就是战略眼光和冒险精神。

 

当时,日本充电电池一统天下,国内的厂家多是买来电芯搞组装,利润少,几乎没有竞争力。经过认真思考,王传福决定从一开始就把目光投向技术含量最高、利润最丰厚的充电电池核心部件——电芯的生产。

 

更让人们津津乐道的是,正在寻求快速发展之道的王传富在一份国际电池行业动态中发现,日本宣布本土将不再生产镍镉电池,而这势必会引发镍镉电池生产基地的国际大转移,王传福立即意识到这将为中国电池企业创造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机,于是决定马上涉足镍镉电池生产。

 

利用成本上的优势,通过一些代理商,比亚迪逐步打开了低端市场。经过努力,比亚迪的总体成本比日本对手低了40%。为进驻高端市场,争取到大的行业用户和大额订单,王传福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引进人才,并购进大批先进设备,集中精力搞研发,使电池品质稳步提升。王传福还经常出国参加国际电池展示会,直接与能下大订单的摩托罗拉等大客户接触。获得了客户的认可后,公司的订单源源不断。

 

1996年,比亚迪取代三洋成为台湾无绳电话制造商大霸的电池供应商。大霸是电信巨头朗讯的代工,比亚迪因此成为朗讯的间接供应商。1997年,比亚迪镍镉电池销售量达到1.5亿块,排名上升到世界第四位。

 

在镍镉电池领域站稳脚跟后,不甘寂寞的王传福又开始了镍氢电池的研发,并从1997年开始大批量生产。但此时恰逢东南亚金融风暴,半数以上产品出口的比亚迪遇到了困难。此时,王传福的表哥吕向阳通过其所有的广州融捷投资管理集团向王传福投资1660万元,使比亚迪注册资金从450万元扩大到3000万元。这一年,比亚迪镍氢电池销售量达到1900万块,一举进入世界前7名。

 

此后,王传福把目光放到了欧美和日本市场。1998年至2000年,比亚迪欧洲分公司、美国分公司先后成立,日本厂商后院起火。1999年至2000年,比亚迪在这些市场势如破竹,大客户名单上出现了松下、索尼、GEAT&T和业界老大TTI等。

 

2000年,王传福投入大量资金开始了锂电池的研发,很快拥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并成为摩托罗拉的第一个中国锂电池供应商。2001年,比亚迪锂电池市场份额上升到世界第四位,而镍镉和镍氢电池上升到了第二和第三位,实现了13.65亿元的销售额,纯利润高达2.56亿元。

 

目前,比亚迪以近15%的全球市场占有率成为中国最大的手机电池生产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正与日本三洋一决雌雄。

 

电池大王造汽车

 

如果说单干创业对于王传福来讲是第一次冒险,那么决定制造汽车无疑是他冒险的疯狂之举。2003123日,比亚迪宣布以2.7亿元的价格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77%的股份。比亚迪成为继吉利之后国内第二家民营轿车生产企业。

 

20038月,在陕西广东经贸合作推介会上,王传福再爆惊人之举,比亚迪与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陕西省投资集团签订合资组建比亚迪电动汽车生产线合同,项目投资达20亿元人民币。

 

王传福的思路是,通过电池生产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打造中国乃至世界电动汽车第一品牌,“电池大王”将造汽车与自己的长项相结合。

 

王传福的自信来源于比亚迪在电池生产领域的成功。他要复制这样的成功,他看准了庞大的汽车市场。王传福为比亚迪做汽车寻找了充足的理由。首先,3年之后,比亚迪的电池制造将达到顶峰,需要寻找其它行业进行拓展。其次,相对于国企来说,比亚迪拥有制度优势。而国内私车市场每年增长60%以上的巨大空间更充满诱惑。

 

“我下半辈子就干汽车了。”王传福说。

 

20041月,深圳市有200辆比亚迪制造的锂离子纯电动汽车投入出租运营,成为全国第一家电动车示范区,真正实现尾气零排放。这种电动汽车一次充电后可行驶350公里,成本价在10万元到12万元之间,零售价在14万元左右。在做完必要的改进后,将全面进入北京市场,并且在上海、广州、西安等城市陆续上市。

 

2006年,比亚迪电动车正式开始商业运营。而且在王传福的“盘子里”也已经做好了这样的规划:比亚迪控股秦川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收购小型车企业,开发电动车电池,欲以此入股国内一家电动车制造厂,并配合该公司开发电动车二次充电电池。同时,比亚迪在上海成立“比亚迪汽车研发中心”。不久,比亚迪汽车达到年产30万辆轿车的生产能力,成为中国又一大轿车生产基地。

 

王传福认为中国发展汽车工业,未来除了走电动车道路,没有第二条道路。

 

中国“特斯拉”

 

20136月,在深圳坪山总部举行的股东大会上,比亚迪董事局主席兼总裁王传福丢出了一颗“炸弹”,他认为特斯拉在推广纯电动车和培养消费者习惯上起到极好的作用,但“如果家庭消费一旦启动,比亚迪分分钟可以造出来特斯拉”。

 

三个月后,在其技术解析会上,这位“技术狂”再次语出惊人:“未来比亚迪90%的车型都将装配双模双擎技术,到时百公里加速时间超过7秒的都不叫车!”

 

王传福拿比亚迪与特斯拉作比,虽然确有借机炒作之嫌,但也表明了比亚迪的未来发展之梦——成为中国的特斯拉。

 

创始于1995年的比亚迪,比特斯拉“年长”8岁,但发展速度却显得逊色些。国内消费者目前还没有完全接受纯电动的概念。为了顺应这种消费者接受度的逐渐提高,比亚迪采取了“曲线救国”的方式。2013年的技术解析会上,王传福公布了“双驱战略”:一是在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两个层面都发展节能技术,二是在新能源车领域内,个人市场推广双擎双模,公交市场推广纯电动车。

 

与特斯拉相比,这种“曲线救国”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

 

在员工眼中,王传福是个彻头彻尾的“技术疯子”,虽然头顶胡润和福布斯两个富豪榜的“首富”的光环,但他仍然会把一天中绝大部分的时间用在实验室里。

 

“我们技术就像各种菜的原料,现在市场想要我们做什么菜,我们都能做出来。”王传福对比亚迪的技术储备颇有信心。

 

“如果政策环境和配套完善,比亚迪在电动车方面接下来将呈现跨越式发展,”王传福者表示,这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市场问题。

 

(来源:新能源经贸观察)

 


参与讨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晶科能源Tiger Neo 3.0组件性能远超行业其他组件
评论(0)  2025年7月2日
绿色希冀走村串巷 开启“电”记服务模式
评论(0)  2025年7月1日
空中地面协同巡检 绿色希冀筑牢防线
评论(0)  2025年6月30日
网格式服务 精准化管理
评论(0)  2025年6月29日
唐山公司:“e起节电”引领绿色用电新风尚
评论(0)  2025年6月28日
绿能奔流 电送八方
评论(0)  2025年6月27日
逆风翻盘 坝上这家县供电公司做对了什么?
评论(0)  2025年6月26日
晶科能源:绿色和AI,世界看到了同一片海
评论(0)  2025年6月26日
晶科与METLEN集团达成超3吉瓦时战略储能合作
评论(0)  2025年6月26日
提质增效强引领 营销稽查显成效
评论(0)  2025年6月25日
晶科能源TOPCon技术再创纪录
评论(0)  2025年6月24日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中石油 能源界 中石化 科士达 中海油 国家电网 华能
华电 国电 贸促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能源化工学会 国家煤炭工业协会 国家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走出去 人民能源 新华能源 中国能源网 中新网能源 中国网能源频道
新浪 搜狐      
版权所有© 新能源经贸观察 《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 国内统一刊号 / CN10-1125/F
地址 / 北京市东三环中路乙10号 艾维克大厦24层2418 邮编 / 100022 电话 / 010-65667120-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