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能源网
注册 登录
台湾的核能困境
作者:胡朦 评论(0) 标签:
分享到:

忠孝东路是台北市地价最昂贵的路段之一,这里充满了都市的繁华热闹,是台北极有人气的一条街道,商店、小吃店林立,很多情侣都会选择到这里来逛街。台湾摇滚流行乐队的动力火车在《忠孝东路走九遍》里就唱出了单身情人在繁华喧闹中的孤寂落寞。他们也许不会想到,多年以后数千反核民众在傍晚交通高峰时聚集在这条繁忙的街道上游行示威,喊着要将“忠孝东路走九遍”的口号,给这座城市造成了极大的拥堵和冲突。

 

这一切都是因为核能。20144月下旬的“反核四”游行运动促使台北当局做出让步,暂时宣布“核四”停工封存。已经建设30多年、即将运转发电的“核四”停建停工,花费3000亿元新台币的建设沦为垃圾。然而,这场反核运动还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

 

反核拉锯战

 

这已经不是台湾民众第一天因为核能而站上街头了。反核运动从1980年代至今,已历时30年之久,是环境运动中历史悠长的一条战线。

 

台湾反核运动的真正起点就是从这座争议重重的“核四”开始的。1980年,台北当局提出“核四”计划,但1986年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让许多民众开始对核能产生质疑。从此,台湾的反核运动就没有停止过。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一直到新世纪,核四的启动与搁置反反复复,期间伴随着多次大规模的反核运动。包括1992年、1994年、1995年、2000年……可以说,“反核”的声音在台湾一直声势浩大,但这并没有阻止“核四”的再次复工。

 

2001年“核四”公投运动重新启动,虽然促成了公投法的制定,但仍因法律太过严苛使得推动受挫。2005年,反核联盟成员“绿盟”先后邀请了两位日本的地质专家调查核四厂附近的断层证据,试图让社会重视地震对核电安全的影响,而“核四”也因这一年来试运转测试事故不断,重新引发媒体对于安全问题的疑虑。2011311日,日本因地震与海啸的侵袭,发生了举世震惊的福岛核灾,核电安全的神话再次被打破,引爆了全球各地的反核运动。台湾的反核运动也因此推向高潮,至今不息。

 

但如果不发展核电,台湾岛就近乎无“能”可用。对这个问题,大部分“反核志士”们似乎并没有太多的思考。

 

无“能”的台湾

 

台湾几乎没有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能源的自然储备,能源一直都严重依赖进口,近20年来进口能源所占的比率一直持续增加。这些进口的能源主要是传统的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以2008年使用的比率来看,煤占34.67%,石油42.19%,天然气12.72%,核能9.69%,传统化石能源进口量超过百分之九十。而核能发电的初级物质铀也是100%依靠进口

 

台湾其他自产能源同样很少,全岛再生能源的潜力发展极度受限,主要原因是面积小,山地多,人口密度大。多数可以使用的水力发电场所均已开发完毕。台湾的水力发电自第一次国际石油危机发生后,便有相当程度地开发,但在比重中仅占了极小部分,且一直没有明显增加。

 

至于风力和太阳能发电的适合地点也十分有限。一些适合风力发电的场所受阻于民众或地方政府的反对,而无法顺利展开兴建工程。即便未来能兴建更多的风力发电机组,但发电能力还是会受到天候与地形之限制。台湾最好的风力发展地点应该在南部,但该区域的人口与用电量反而相对少,因此在南部开发再生能源还需要良好的运输或电力传送设备作为配套,这无疑增加了风力发电的整体成本。发展离岸的风力发电系统又会面临夏季台风破坏等更难克服的技术层面挑战。而且发电不稳定的风力、太阳能等再生能源发电,所占比例如果超过全台电力系统10%,将对全台电网形成冲击,有导致系统过载跳电的危险。风力发电占3成的彰化县,是最容易因再生能源并联导致停电的县市。

 

核电推动经济腾飞

 

台湾是个缺乏能源的孤岛,其电网系统是独立的。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停电、限电在台湾都是家常便饭。蒋氏父子把解决台湾电力问题的希望寄托在核电厂上,1971年动工兴建第一核电厂,1974年建第二核电厂,1978年建第三核电厂,1980年批准兴建第四核电厂,也就是“核四”。

 

前三个核电厂都顺利运营发电,保障台湾从农业社会转型为工商业社会,实现了作为“亚洲四小龙”一员的腾飞。但在安全运转30多年后,前三个核电厂都面临“退役”,如果此时再封杀一路走走停停的核四,即将产生将近20%的电力缺口,限电和高成本的燃气电厂带来的电价上涨不可避免。

 

台湾方面并没有一套无核化发电的备用计划。其经济体系对低电价依赖度高,“核四”停工封存短期内对岛内经济影响较小,但从长期看将对台湾经济的平稳运行增加更多变数。

 

核电站年发电400亿度,占台湾能源供给的8%~10%,位于石油、煤和天然气之后;占电力供应的16%~20%,仅次于燃煤和燃气发电。核电在岛内能源供应和电力供应中的比重并不高,但核电具有供应稳定、产能利用率高、原料供应不易受制于人等优点,可保障台湾能源多元化,能够保障台湾地区的能源稳定供应。

 

台湾电价能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也离不开核电的功劳。核电的直接成本相对低廉,每度电仅为0.7元新台币,燃煤、燃气及太阳能发电分别是核电的2倍、4.7倍和10倍。而且台湾北部没有天然气接收站,建设接收站需要810年时间,短期不太可能成为主要的能源来源。

 

没有核能,台湾将越来越需要依赖价格不断上涨的天然气,如果采取天然气替代核电,每年进口的液化天然气规模就将从2012年的1250万吨升至2025年的2000万吨,而天然气发电将占电量总供应的近50%。这不仅将加剧单一能源依赖的风险性,同时天然气在运输存储过程中的复杂技术要求也会增加能源供应的风险。

 

废核的高电价效应

 

福岛核灾的冲击,让日本三年前决定停止核电,改采火力、天然气发电,但是,今年4月,日本政府还是宣布重启核电。日本反核与拥核民意比重是二比一,但是日本政府在这样强大的民意好恶下,仍决定重新启封电厂,看来能源需求始终是个绕不过去的刚需。

 

台北“行政院长”江宜桦422日表示,台湾有超过90%的电力都是依靠外来能源,如何配置可以发展的能源是个问题,目前台湾的“核一”“核二”“核三”厂,以及可能运转的“核四”厂,共同扮演着台湾能源供应一定的比例及角色,“非核家园”是长期的目标,这需要时间,必须逐步实现。要全盘考虑整个能源政策,不应该单看某一项能源“要”还是“不要”,使用天然气、燃煤发电,会造成严重二氧化碳污染,一样有很多人反对,即使是大型风车风力发电,也会因为产生噪音、破坏景观而遭到反对,任何一种发电方式,从单一项目来看,都会遭到抗议。江宜桦说:“如果我们什么能源都不要,电又要从哪里来?”

 

如果“核四”停工封存,并执行“核电不延役”政策,在2024年停转全部核电站,则台湾的电力备载率将逐步下降,届时台湾将可能面临电价上涨、严格限电等一系列问题。电价是重要的民生和经济指标,电价出现大幅波动,将直接导致物价上涨等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2012年台北当局实行“油电双涨”政策,电价上涨幅度很小就引发了民众的普遍不满,难以想象如果电价果真上涨四成五成将会引发怎样的社会震荡。

 

而最新民调显示,虽然有58%的民众赞成停建“核四”,但反核民众却有超过四成并不愿意接受高电价的代价。这看起来是个不可调和的矛盾。

 

就像忠孝东路的名字一样,古语说自古“忠孝”难两全。“废除核电”与“低廉电价”就是目前台湾人面临的同样难两全的困境。

 

动力火车在《忠孝东路走九遍》里唱道:“我多想跳上车子离开伤心的台北”。然而这并不现实,没有多少人能轻易离开这片土地和家园,在这一片土地上生活的本土民众,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

 

(来源:新能源经贸观察)


参与讨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晶科能源Tiger Neo 3.0组件性能远超行业其他组件
评论(0)  2025年7月2日
绿色希冀走村串巷 开启“电”记服务模式
评论(0)  2025年7月1日
空中地面协同巡检 绿色希冀筑牢防线
评论(0)  2025年6月30日
网格式服务 精准化管理
评论(0)  2025年6月29日
唐山公司:“e起节电”引领绿色用电新风尚
评论(0)  2025年6月28日
绿能奔流 电送八方
评论(0)  2025年6月27日
逆风翻盘 坝上这家县供电公司做对了什么?
评论(0)  2025年6月26日
晶科能源:绿色和AI,世界看到了同一片海
评论(0)  2025年6月26日
晶科与METLEN集团达成超3吉瓦时战略储能合作
评论(0)  2025年6月26日
提质增效强引领 营销稽查显成效
评论(0)  2025年6月25日
晶科能源TOPCon技术再创纪录
评论(0)  2025年6月24日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中石油 能源界 中石化 科士达 中海油 国家电网 华能
华电 国电 贸促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能源化工学会 国家煤炭工业协会 国家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走出去 人民能源 新华能源 中国能源网 中新网能源 中国网能源频道
新浪 搜狐      
版权所有© 新能源经贸观察 《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 国内统一刊号 / CN10-1125/F
地址 / 北京市东三环中路乙10号 艾维克大厦24层2418 邮编 / 100022 电话 / 010-65667120-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