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12月10日,随着计量出口阀的开启,位于河北唐山曹妃甸工业区的中石油唐山LNG正式向外输管线供气。
这标志着唐山LNG项目一期工程正式投产,也意味着今冬明春北京市乃至整个华北地区又有了一个新气源——LNG(液化天然气)。
作为国家能源重点建设项目,唐山LNG接收站项目于2010年10月通过国家发改委的核准,并于2011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项目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省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三方共同投资建设。
唐山LNG项目由接收站工程、码头工程和站外配套工程组成,占地面积约48公顷,项目规划规模为1000万吨/年,分期建设。一期工程建设4座16万立方米LNG储罐和1座可靠泊船容量8万~27万立方米LNG船的专用卸船码头及站外配套工程。远期预留4座16万立方米储罐用地和1个泊位。
唐山LNG项目一期工程日最大气化能力可达每天2400万立方米,年气化外输能力87亿立方米。
中石油预计今冬明春唐山LNG接收站将通过永唐秦输气管道向京津冀地区输送天然气12.8亿立方米,可有效缓解京津冀地区特别是北京市冬季天然气供应不足的问题。
唐山LNG项目承担着今冬明春保供的艰巨使命,投产任务重、工期紧。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唐山LNG项目实现了关键技术环节深度优化、过程扎实、成果有效,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石油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关键设备国产化研发也取得了突破,项目国产化率达到80%,设备材料的国产化率到达56%。
唐山LNG项目建立了一套LNG接收站工程技术和管理标准,为中国石油LNG接收站项目的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有逾二十年LNG从业经验的13名来自7个国家和地区的PMC外籍专家团队,经过长达3年的跟踪检查后,高度称赞唐山LNG项目是他们参建过的“质量管控最好的LNG接收站项目”。
为了保证项目的按时正常投产,作为建设和生产运营单位的中石油京唐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按照中石油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批准的《试运投产方案》有序组织实施试运投产各项工作。
在开国内先河的一次性通过了卡塔尔燃气按国际行业规范组织的尽职调查和挪威船级社组织的投产前安全检查后,11月15日,来自卡塔尔的 Q-flex船型“格拉夫(AL GHARRAFA)”号LNG运输船顺利靠泊唐山LNG专用码头,载货量6万吨。11月15日接收站开始系统预冷,11月23日完成低压系统预冷,11月27日高压系统预冷调试完成,开始向外输管线试供气。
LNG是通过冷冻将气态天然气制备成液态产品,其体积只有气态的六百分之一,因此更容易储存和运输。LNG加温气化后,能迅速补充管网内的天然气,弥补冬季用气高峰时产生的巨大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