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能源网
注册 登录
“十四五”国网冀北电力发展成效·乡村振兴篇
作者:白建华 评论(0) 标签:
分享到:

晨曦初露,冀北的乡村在薄雾中渐渐苏醒。农家院落里,深蓝色的光伏板正将阳光转化为电能,也转化为村民们稳定增收的希望;田垄大棚间,自动灌溉系统悄然启动,清冽的水流正精准地滋润着每一株作物,诉说着农业智慧的变迁。这是2025年一个普通的清晨,也是国网冀北电力在“十四五”期间助力乡村振兴的温暖片段。

“十四五”这五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国网冀北电力以电力赋能为主线,以产业振兴为重点,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冀北大地讲述着“电足业兴、村美民富”的振兴故事。

五年来,该公司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超600万元,实施帮扶捐赠项目51个,派出37支驻村工作队、108名驻村干部扎根基层;建成“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点520个,实现58个县区全覆盖;通过多元消费帮扶,带动农产品销售达5531万元。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脱贫村在振兴路上迈出的坚实脚步,是千万农户从小康生活迈向更加富裕美好的新跨越。

电力先行打通“最后一公里”

晨曦初露,冀北的乡村在薄雾中渐渐苏醒。农家院落里,深蓝色的光伏板正将阳光转化为电能,也转化为村民们稳定增收的希望;田垄大棚间,自动灌溉系统悄然启动,清冽的水流正精准地滋润着每一株作物,诉说着农业智慧的变迁。这是2025年一个普通的清晨,也是国网冀北电力在“十四五”期间助力乡村振兴的温暖片段。

“十四五”这五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国网冀北电力以电力赋能为主线,以产业振兴为重点,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冀北大地讲述着“电足业兴、村美民富”的振兴故事。

五年来,该公司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超600万元,实施帮扶捐赠项目51个,派出37支驻村工作队、108名驻村干部扎根基层;建成“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点520个,实现58个县区全覆盖;通过多元消费帮扶,带动农产品销售达5531万元。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脱贫村在振兴路上迈出的坚实脚步,是千万农户从小康生活迈向更加富裕美好的新跨越。



在基层一线,精准化的电网升级成效显著。2021年至今,秦皇岛市青龙县的电网建设投资达6.38亿元,实施852个配网项目,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664.45公里,关键指标全面提升,为山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唐山市玉田县马圈村的驻村工作队争取资金79万元,更换绝缘导线3.24千米、电表箱127个,排查治理用电安全隐患70余处;在张家口市张北县石湾子村,工作队完成村内变压器由100千伏安增容至200千伏安,满足村民屋顶光伏安装需求。

从宏伟规划到细微实践,经过系统性改造,农网供电质量实现跨越式提升,为乡村振兴铺就一条光明通畅的电力之路。



激活乡村内在动能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在冀北大地,一支支帮扶队伍精准施策,立足乡土资源,挖掘特色优势,推动农产品向品牌化升级,持续激发乡村内生动力,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位于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的出头石村,曾因山多地少、产业薄弱而发展受限。国网秦皇岛供电公司历经十年接力帮扶,将小小板栗打造成富民强村的“金果子”。通过捐赠优质接穗、推广科学种植、打造“出头石”品牌、发展深加工产品,并创新板栗入股分红模式。该村板栗种植面积从零星试种发展到900余亩,年产量突破50万斤,带动80%以上农户参与发展,实现参与农户年收入增长超50%。如今,“出头石”板栗通过“慧农帮”平台和“秦皇岛礼物”体验店已走向全国,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一张靓丽名片。


在承德县东三十家子村,透明化的管理和抱团发展的模式,让香菇产业为村民撑起了“致富伞”。驻村工作队协助农业农村局成立园区理事会,推行“五个统一”模式——统一规划、技术、品牌、采购和销售,实现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标准化管理。实行财务全程公开,村民可随时监督查询,彻底打消了群众顾虑。自2021年启动以来,先后建设2个园区,共建成300多座现代化菌棚,230多万棒菌棒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昔日的分散经营转变为如今的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在唐山丰南区黑沿子镇,通威“渔光一体”现代渔业产业园展现出绿色发展的新路径。国网唐山供电公司主动对接、超前服务,保障项目顺利并网发电。目前项目总装机容量达397.5兆瓦,年均发电量超5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3万吨,年水产产量超1.5万吨,真正实现“渔、电、环保”三丰收。



在国网冀北电力的持续助力下,冀北地区不仅成功培育出“出头石”板栗,更有“农乡口头”苹果、“孟家堡”贡米等一批特色农产品牌脱颖而出,形成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



谱写驻村帮扶“暖心篇章”

“十四五”期间,国网冀北电力始终心系群众、厚植为民情怀,108名驻村干部为乡村办实事、解难题,真正成为乡亲们信得过、靠得住的“贴心人”。

在群众遇到困难时,驻村工作队始终冲在一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2024年中秋前夕,驻唐山玉田县马圈村工作队自筹资金3000余元,走访慰问全村五保户和低保户,送上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在中秋节后不久,正值秋收农忙时节,村里一台50千伏安水利变压器突然损坏,严重影响农田灌溉。驻村工作队第一时间向上级单位汇报协调,争分夺秒推动变压器更换工作,在当天就完成新变压器安装,不仅为村集体节省开支万余元,更及时保障了农业生产用电,解了村民的燃眉之急。

驻村工作队也将文化帮扶的涓涓细流,汇入乡风文明的培育之中。国网冀北技培中心积极弘扬传统文化,组织开展“写春联送祝福”活动,组织村民自编自演《口头移风易俗歌》,邀请河北省歌舞剧院、保定老年爱心艺术团等开展惠民演出,并举办多届丰收趣味运动会,极大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国网秦皇岛供电公司通过开展民法典知识讲座、协调人居环境整治等主题活动,有效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



在推动乡村治理与村民服务的创新实践中,冀北各地陆续建成10个“电力爱心超市”,以积分兑换机制激发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累计开展思想教育、环境整治、安全用电宣传、关爱孤寡老人等特色活动千余次,发放积分46万余分(1分对应捐赠1元),将“扶志扶智”落到实处。



电力爱心超市不仅提供日常物资兑换,更成为驻村工作队实施精准帮扶的重要纽带。国网冀北风光储输公司驻石湾子村工作队在了解到63岁的曹枝花老人急需助行器后,第一时间通过爱心超市为其选购并赠送了合适的助行器。“这个助行器,我盼了好久,今天愿望终于实现了,生活真的方便多了。”曹大娘满含热泪地说。

注入乡村振兴“源头活水”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国网冀北电力坚持扶志扶智相结合,培育本土人才,助力教育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以电商培训培育“新农人”,创新实施“电商助农新生态行动”,通过“一场特色展+三天电商培训+一个发布仪式”,帮销农产品153万元。以霸州“淘宝村”为依托,开设电商精品课程,助力帮扶干部和农户掌握电商带货技能,为参培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并建立“农村电商带头人”人才库。目前,已累计组织2期培训班,培训驻村干部、农户60余人。



用教育帮扶点亮“新希望”,为乡村振兴培育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在张家口市蔚县孟家堡村,国网冀北电力党校“冀语未来”志愿团队连续8年开展“电亮希望 冀语未来”支教活动,服务留守儿童超600名。国网冀北技培中心在帮扶村设立“英才奖”,联系爱心企业捐款,对当年考取本、专科的学生按等级给予奖励,共发放助学金10500元,资助21名有志青年;开展“我为山村孩子上一课”义务支教项目,送去语文、数学、英语等“样板课”和安全用电知识宣传等服务。



培育本土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持久动力,国网冀北电力在各帮扶村开展针对性技能培训。在东三十家子村香菇园区,驻村工作队请来县农业农村局技术员,手把手教村民菌棒消毒、温湿度控制等技术,培养27名香菇种植能手,协助编写《香菇种植手册》,让技术要点变得通俗易懂。在出头石村,开展板栗技术培训60余场,培育持证植保员60名,建立技术人员与村民“1+1”帮扶机制,提供点对点指导,提升科学种植水平。

光伏点亮乡村新生活

在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产业振兴的同时,国网冀北电力深刻把握能源转型机遇,将光伏扶贫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为乡村带来了源源不断的“阳光收益”与绿色发展动能。

依托冀北得天独厚的光照资源,一座座光伏电站成为乡村振兴的“阳光银行”。在孟家堡村,由国网冀北电力投资建设的10兆瓦光伏电站已稳定运行数年,并与蔚县政府签订20年协议,每年提供57.6万元用于精准帮扶,构建了长期稳定的帮扶机制。在国家电网系统内首创“村委会+国网融资租赁公司+光伏厂商+施工运维企业”四方合作运营模式,有效整合资源、提升运营效率,使孟家堡村成为张家口市知名的“光伏第一村”。

“十四五”以来,国网冀北电力积极推动农村能源消费转型,支持分布式光伏蓬勃发展。在承德地区,该公司服务并网村级光伏电站665户,总容量28.85万千瓦;截至2025年初,累计发电量已超18.76亿千瓦时,支付购电费6.98亿元,转付国家补贴5.94亿元,真金白银惠及千家万户。同时,全力服务新能源汽车下乡,实现了充电桩“乡镇全覆盖”,并在坝上地区打造“一小时充电圈”,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游客“里程焦虑”,提升了乡村旅游体验,更带动了沿线农家乐、民宿等业态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五载春秋砥砺行,电靓乡村谱新篇。国网冀北电力以真诚付出和扎实工作,赢得了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该公司营销部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3个集体、1名个人获得河北省服务脱贫攻坚先进称号,该公司帮扶工作连年获河北省评价“优秀”。

展望未来,国网冀北电力将继续秉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持续深化“村网共建”,优化农村供电服务,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冀北大地谱写“电靓和美乡村”的新篇章,让电力的光芒更加璀璨地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参与讨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冀北地区首个构网型储能电站接入方案批复
评论(0)  2025年11月8日
国网冀北电力荣获央企“产品品牌”优秀成果
评论(0)  2025年11月7日
我国规模最大的蓄热电锅炉型虚拟电厂启用
评论(0)  2025年11月6日
“十四五”国网冀北电力发展成效·优质服务篇
评论(0)  2025年11月5日
重阳好“丰”景 电助粮归仓
评论(0)  2025年11月4日
织密防火安全网 守护绿色紫塞
评论(0)  2025年11月3日
新能源柔直孤岛系统低穿抑制专利
评论(0)  2025年11月2日
“十四五”国网冀北电力发展成效·乡村振兴篇
评论(0)  2025年11月1日
“移动方舟”守护万家灯火
评论(0)  2025年10月31日
“20年光伏环节见证者” 征集活动隆重开启!
评论(0)  2025年11月10日
晶科能源2025年三季度财报发布
评论(0)  2025年10月31日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中石油 能源界 中石化 科士达 中海油 国家电网 华能
华电 国电 贸促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能源化工学会 国家煤炭工业协会 国家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走出去 人民能源 新华能源 中国能源网 中新网能源 中国网能源频道
新浪 搜狐      
版权所有© 新能源经贸观察 《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 国内统一刊号 / CN10-1125/F
地址 / 北京市东三环中路乙10号 艾维克大厦24层2418 邮编 / 100022 电话 / 010-65667120-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