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能源网
注册 登录
保护知识产权才是创新不竭动力
作者:张博庭 评论(0) 标签:
分享到:
如今看来,除了全球化能力,中国企业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头部企业正在形成另一种能力也许叫作“专利能力”。众所周知当前,保护知识产权要成为人类社会的共同命题,只有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才有创新的不竭动力。

合理合法合规获得专利使用权,首先这是中国企业发展过程中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一个缩影。中国企业在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越来越与国际接轨,越来越“按规矩办事”,也越来越有了要想走出去必须遵守国际上的知识产权规则,要获得别人专利必须购买,要使用他人专利必须付费的意识。

由于技术标准的开放与透明,未来再难有一家公司或者一个国家持有绝对优势的基础专利,这种关键专利的分散化为交叉许可专利奠定了基础,相互授权使用对方的专利将更加普遍化。以光伏制造业为例,一个迭代的新技术,涉及的技术和工艺细节上百个,所有的都靠自己研发是不可能也不经济的,有些核心的可以靠自主研发,有些则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过购买或付费使用他人知识产权,合理缴纳知识产权费用,形成合作关系。既开放生态,又大大节省研发时间,减少重复研发,加快研发进程才能在新的科技革命到来的时代不被远远落下,甚至实现“弯道超车”。所以务实的创新文化有三点:

1)围绕客户需求持续创新;
2)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自主创新,累积核心知识产权;
3)开放式创新,广泛吸纳国际范围内的创新成果。

除了通过自主开发技术提升竞争力,还要以开放的心态,“站在巨人肩膀上”去获取商业的快速成功。但这所有的前提是合理、合法、合规。近年来全球光伏企业间越来越多的,无论是专利交叉授权甚至直接购买,甚至是专利诉讼案例,这都是件乐见其成的好事情,说明尊重专利的良好氛围的形成,说明中国光伏企业越来越重视专利、尊重专利,尊重别人和自己的专利权益。

技术创新是基于开放共享,互相学习、互相尊重的基础上才能发展起来。我们要基于可获得的许可及基于专利规则来做出世界上最好的产品来。但无论是你使用了别人的专利或者别人使用了你的专利,都要合理付费或收费,在获得适当的研发回报的同时,也有利于建立起利于创新的知识产权价值观和土壤。

购买专利是成本,投入研发是成本,研发失败也是成本,难道自己种的菜被偷叫被偷,买来的菜被偷就不是偷吗?合法购得或付费授权使用的专利,不投入生产或许有滥用的嫌疑,但合法获得专利投入生产就是正当的专利使用和保护方式,就应该被尊重和倡导。

不得不说,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企业重视创新的原动力,与几年前相比,中国企业重视专利、重视创新的战略已经明朗化,无论是自主开发的专利,还是购买授权的专利,只要是通过合理合法正当途径获得专利,都是企业的无形宝贵资产,都应受到法律保护和友商尊重。

我们要珍惜这个慢慢形成的尊重知识产权的氛围,一方面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另一方面要遵守国际知识产权规则,为使用他人知识产权支付合理的补偿对于促进技术创新、对技术进行共享与标准化、驱动和加速产业进步至关重要。通过交叉授权来合法地使用他人的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

参与讨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成都分布式电站实证:TOPCon弱光增益7.18%
评论(0)  2025年7月29日
晶科全新Tiger Neo 3.0破局行业“内卷”
评论(0)  2025年7月25日
30家光伏企业2025年上半年组件出货量榜单
评论(0)  2025年7月25日
晶科Tiger Neo组件助力哈萨克斯坦20MW光伏电站
评论(0)  2025年7月22日
晶科N型TOPCon组件助力打造“5A电站”
评论(0)  2025年7月17日
晶科能源Tiger Neo 3.0组件性能远超行业其他组件
评论(0)  2025年7月2日
绿色希冀走村串巷 开启“电”记服务模式
评论(0)  2025年7月1日
空中地面协同巡检 绿色希冀筑牢防线
评论(0)  2025年6月30日
网格式服务 精准化管理
评论(0)  2025年6月29日
唐山公司:“e起节电”引领绿色用电新风尚
评论(0)  2025年6月28日
绿能奔流 电送八方
评论(0)  2025年6月27日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中石油 能源界 中石化 科士达 中海油 国家电网 华能
华电 国电 贸促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能源化工学会 国家煤炭工业协会 国家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走出去 人民能源 新华能源 中国能源网 中新网能源 中国网能源频道
新浪 搜狐      
版权所有© 新能源经贸观察 《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 国内统一刊号 / CN10-1125/F
地址 / 北京市东三环中路乙10号 艾维克大厦24层2418 邮编 / 100022 电话 / 010-65667120-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