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能源网
注册 登录
吉登斯:走出气候变化的困境
作者:万玉航 评论(0) 标签:
分享到:

内容提要:能源问题是气候变化政治的核心。

 

近些年来有一种怪现象,大街上一批批的SUV却从不减少,而越来越有面向高中低端各类用户全面开花之势。如果你随便叫停一个SUV的车主,问一下他,是否听说过全球变暖,他很可能会回答:“气候变化是真的,但和我此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这就是前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院长,英国政府的“智囊”,著名的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在他这本《气候变化的政治》里,向我们抛出的一个问题。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来说,气候变化是一个正在发生,但谁也说不好未来的事儿。在《气候变化的政治》这本书里,吉登斯要告诉我们的是,国家的力量,政治的决策,才是未来地球面貌的决定者。

吉登斯认为,到目前阶段,我们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气候变化的政治。尽管目前世界上有各式各样的环境战略目标、气候会议、绿色组织、政府环境职能部门,但是这些都无法达成控制全球变暖的现实。我们需要的是突破传统政治思维的政治创新。

在本书中,吉登斯首先批判了几种主流的关于气候政治的话语。首当其冲的就是“绿色运动”。早期的绿色运动,主要被“不干涉大自然”的保守主义思想占据,要求停止一切对自然资源的使用,让地球“恢复原貌”。这种反发展的理论当然不会进入政治话语的体系中。而真正让“绿色”这个概念被普遍接受的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德国,德国的绿色运动还是有积极的意义的,比如对待核能的问题。

另一个遭受批判的是“可持续发展”。对于这样一个广泛使用的概念,吉登斯说,“这个概念的含糊属性,会使它丧失核心的含义。由于它无所不包,因此它更像一个口号。”在今天,气候问题之所以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已经不再仅仅是“弄脏了屋子”这么简单了,它囊括了减少排放、生态环境稳定、能源安全等等。所有问题的焦点,正是“可持续”与“可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吉登斯看来,这对矛盾要想解决,就不应该在含糊其辞的概念上绕,而是要把“持续”和“发展”分别定义,针对新的定义寻找途径。至于《京都议定书》、巴厘岛会议、哥本哈根会议等政治事件,吉登斯认为,它们是“姿态政治”的表现,真正的意义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大,因为要让语言变成行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正如作者在开篇所说,本书讨论的不是气候变化,而是气候变化的政治,因此本书的宗旨在于构建一个关于气候问题的政治框架。

吉登斯第一个提到的重点,就是长期、稳定的战略目标。在几乎所有的政治问题中,都存在着左、右两方的分歧和博弈,尤其是坚持民主制度的国家,政策往往阶段性被左右两方的势力波动。气候问题也是如此,“持续”和“发展”总是在阶段性地一方压过另一方。然而不同于其他问题的是,气候问题是一个关乎未来的问题。如果没有长期、稳定的战略方向,没有一贯的计划,未来的风险会成倍地增加。因此本书中,吉登斯又一次拿出了他著名的“第三条路”的理论,那就是在左和右的立场中形成一种共识,结束党派之间在气候问题上的相互攻击。政治家需要做的,是达成一份协议,并且建立一个独立的机构,赋予它执行的、监督的,甚至干预立法的权利。

第二个是经济敛合。这个概念我们可以理解为,市场不能在气候问题上缺乏判断标准,同时不能过于相信技术和市场的选择。如果你还不相信气候问题上,市场长期失灵的话,那我举一个例子。印度的石油价格之高在全球榜上有名,那么印度人就不开车了吗?恰恰相反,20081月上市的塔塔Nano汽车,售价只有10万卢比(约1300英镑),是世界上迄今最便宜的新车。它的廉价来源于它拥有一个最大马力为33bhp的汽油发动机,如此之小,可谓相当省油。当我们一厢情愿地以为高油价决定供求关系,印度的汽车尾气不成问题的时候,马路上突然间出现了这么多小排量的车。无疑,这还是会造成大范围的环境后果。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方面,能源安全的问题。因为一直以来,国际关系和气候变化的论述总是围绕两个方面,一个是控制排放,另一个就是地缘政治。这两个方面的连接点,根本上讲,就是能源。前者寻找的是一条减少碳能源依赖的路,而后者又在疯狂地抢夺碳能源。吉登斯直接地告诉我们,能源问题是气候变化的政治的核心。从这个角度讲,气候变化的政策如果想要落地成为可行的途径,必须围绕着这样几个方面:补贴和支持新能源技术,发展中国家要在经济发展的GDP标准外制定一个“清洁发展标准”,为碳定税,为能源立法,为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建立保险机制,暂缓并论证对新发现的油田的开采问题,寻求切实的区域性合作等。

纵观全书,吉登斯特别强调的是“政治智慧”要对气候变化的问题贡献力量。然而可以想象的是,捋顺这样庞大、复杂的问题都是一个挑战,更何况贡献一个有意义的政治框架。遗憾的是,尽管吉登斯站在现实主义的堡垒上批评理想主义的气候理论,但他似乎也没有太多更实际的,更有轰动性的思想可用。不过对于大众来说,“我有一个梦想”比“我有一个噩梦”更有意义,所以《气候变化的政治》绝对是一本应该读一读的书,至少它印证了我们中国的一句老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选自《新能源经贸观察》8月刊)

 


参与讨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晶科能源一季报解读:现金流强劲,资产负债率下降
评论(0)  2024年4月29日
探秘晶科能源的光储平价上网大计
评论(0)  2024年4月26日
晶科能源:光储合一,勇穿行业周期!
评论(0)  2024年4月24日
东方日升出席中东非国际光伏储能大会
评论(0)  2024年4月23日
中国高效异质结俱乐部第二次圆桌会圆满落幕
评论(0)  2024年4月23日
东方日升亮相世界未来能源峰会
评论(0)  2024年4月19日
晶科能源获评彭博BNEF Tier1全球一级储能厂商!
评论(0)  2024年4月19日
东方日升伏曦组件斩获PV Magazine五星评价
评论(0)  2024年4月17日
华为智能微模块助力印尼数字化转型
评论(0)  2023年10月27日
数据中心首个锂离子电池室设计标准正式发布
评论(0)  2023年10月20日
看!数据中心AI系统级节能专家
评论(0)  2023年10月15日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中石油 能源界 中石化 科士达 中海油 国家电网 华能
华电 国电 贸促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能源化工学会 国家煤炭工业协会 国家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走出去 人民能源 新华能源 中国能源网 中新网能源 中国网能源频道
新浪 搜狐      
版权所有© 新能源经贸观察 《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 国内统一刊号 / CN10-1125/F
地址 / 北京市东三环中路乙10号 艾维克大厦24层2418 邮编 / 100022 电话 / 010-65667120-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