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能源网
注册 登录
2019全球生物质能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作者: 评论(0) 标签:
分享到:
 

生物质能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也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历史关口中,生物质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加强我国与国际生物质能行业的交流与协作,建立生物质能产业多边国际合作机制,成为当务之急。

 

2019年11月6日,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国际能源署(IEA)联合主办,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以下简称“生物质能产业促进会”)承办的“2019全球生物质能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共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

国务院参事、原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局长徐锭明,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副主任胡华龙,IEA可再生能源中心主任Paolo Frankl,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于士和,生物质能产业促进会会长陈小平等领导出席会议;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石元春向论坛发来贺信;上午会议由生物质能产业促进会秘书长张大勇主持。

 

(国务院参事、原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局长徐锭明致辞)

“我们正处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时刻。气候变化,关乎人类前途命运,国际社会和全人类都应该携起手来促进低碳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国务院参事、原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局长徐锭明在致辞中表示,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不能变,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意志不会变,“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主要原则不应变。

徐锭明表示,应对气候变化、应对能源环境的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望,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是应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副主任胡华龙致辞)

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副主任胡华龙在致辞中表示:加快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和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通共识和一致行动,也是全球能源转型的重大战略举措。生物质能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对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能源革命和低碳经济、美丽乡村建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国家重大战略落地具有重要意义。

胡华龙副主任认为,在未来,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将呈现多元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发展态势。要加强创新促进生物质能综合利用,加强顶层设计,践行系统设计规划,发展生物质能技术要与美丽乡村建设、精准扶贫等国家重大战略相结合,要统筹考虑各种需求,协调考虑能源、资源、环境、生产模式、生活方式等进行多元技术集成。

 

(IEA可再生能源中心主任Paolo Frankl致辞)

“生物能源是‘可再生能源中被忽视的巨人’,挖掘出生物质能的巨大潜能,可以帮助我们为后代打造一个低碳能源体系。”IEA可再生能源中心主任Paolo Frankl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可再生能源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增长仍然没有被遏制,这就需要重塑能源体系。

Paolo Frankl表示,在光伏、水电部署上中国都是首屈一指,所以要更多的关注供热,供热占到了能源需求的半壁江山。生物质能和可再生能源供热仍然有大幅提升空间,通过良好的市场设计和政府市场支持就可以提升市场应用。中国要扩大生物质能在政策方面的部署,以提升能源供给的安全,同时也可以解决三农问题以及帮助中国解决空气污染的问题。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生物质能产业分会副秘书长朱万斌宣读了生物质能产业分会名誉会长、三院院士、原中国农业大学校长石元春的贺信。石元春先生在贺信中表示,生物质能既是能源,胜似能源。占天时,据地利。生物质能在中国将进一步发展,亿吨级生物燃油工程、千亿立方米生物天然气工程、百亿平米生物质清洁供热工程等将陆续出现在华夏大地,中国将为世界生物质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生物质能产业促进会会长陈小平)

在本次论坛上,IEA专家Pharoah Le Feuvre,生物质能产业促进会会长陈小平,荷兰企业局生物质能源高级专家Kees Kwant,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LandwarmeGmbH可持续发展和政治部主管John Cosmo Dwelle,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程序,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主任委员李俊峰,清华大学教授杨旭东,丹麦科技大学教授尤石,清华大学教授刘建国,欧洲生物质能协会董事会主席Gustav Melin,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主任任东朋,芬兰VTT技术研究中心高级科学家兼首席研究员Dr Ilkka Hannula,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孙永明,包容性发展研究所所长、亚洲开发银行绿色金融顾问沈一扬等领导和专家做了精彩发言。

 

此外,论坛还进行了农林生物质发电十强企业、垃圾焚烧发电十强企业、生物质能科技装备创新企业的授牌仪式;“生物质能科技装备展”也与论坛同期开展,吸引了百余家企业参展;论坛第三天,还将举办“国际生物天然气工程建设运营管理高级研修班”。

作为国内目前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生物质能论坛,本次论坛得到了北京电视台、中国新闻社、华夏时报、科技日报、中国改革报、中国科学报、中国经营报、每日经济新闻、经济观察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能源报、中国环境报、中国电力报、中国石油报、节能与环保杂志、能源杂志、国际新能源网、中国能源网、阳光能源网、华夏能源网等20余家主流媒体报道。来自于全国各地的1000余名行业人士、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出席本次论坛,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参与讨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冀北地区首个构网型储能电站接入方案批复
评论(0)  2025年11月8日
国网冀北电力荣获央企“产品品牌”优秀成果
评论(0)  2025年11月7日
我国规模最大的蓄热电锅炉型虚拟电厂启用
评论(0)  2025年11月6日
“十四五”国网冀北电力发展成效·优质服务篇
评论(0)  2025年11月5日
重阳好“丰”景 电助粮归仓
评论(0)  2025年11月4日
织密防火安全网 守护绿色紫塞
评论(0)  2025年11月3日
新能源柔直孤岛系统低穿抑制专利
评论(0)  2025年11月2日
“十四五”国网冀北电力发展成效·乡村振兴篇
评论(0)  2025年11月1日
“移动方舟”守护万家灯火
评论(0)  2025年10月31日
“20年光伏环节见证者” 征集活动隆重开启!
评论(0)  2025年11月10日
晶科能源2025年三季度财报发布
评论(0)  2025年10月31日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中石油 能源界 中石化 科士达 中海油 国家电网 华能
华电 国电 贸促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能源化工学会 国家煤炭工业协会 国家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走出去 人民能源 新华能源 中国能源网 中新网能源 中国网能源频道
新浪 搜狐      
版权所有© 新能源经贸观察 《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 国内统一刊号 / CN10-1125/F
地址 / 北京市东三环中路乙10号 艾维克大厦24层2418 邮编 / 100022 电话 / 010-65667120-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