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能源网
注册 登录
生物天然气“升职记”:配角能否逆袭到“C位”?
作者: 评论(0) 标签:
分享到:

 

生物天然气,是一位具备永续利用性、低污染性及分布广泛性等先天优势的“能源小将”,更令人瞩目的是,它还来自于如今颇负盛名低碳望族——天然气家族。

照理来说,这样一位拥有家族和自身双重光环的“小将”本应前途光明,然而现实却恰恰相反,生物天然气不仅在天然气家族里常年处于边缘地位,即使放眼整个能源圈,它也一直是个小配角。虽然我国的生物天然气已发展多年,但目前的年产量仍不足1亿立方米。

苦闷的生物天然气在几乎无人问津,无人鼓励的道路上默默前行多年,只是,功夫不负苦心人,最近,它终于等到了逆袭的机会。

公开资料显示,预计到2030年,中国天然气需求量将从现在不到2000亿立方米达到4000亿立方米。麻烦的是,我国的天然气供给并不能满足如此大的需求,除国内生产和进口外,天然气缺口将达到2000亿立方米。

此时,我国沼气资源量丰富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众所周知,生物天然气是以牲畜粪便、农作物秸秆、城镇生活垃圾、工业有机废弃物等原料,厌氧发酵产生沼气,经净化提纯后与常规天然气成分、热值等基本一致的绿色低碳清洁可再生燃气。也就是说,我国的生物天然气具有弥补天然气缺口的巨大潜力。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于士和曾介绍说,粗略估计目前我国生物质天然气资源量两千亿立方米,发展潜力巨大。“我国是农林大国,发展生物质天然气基础良好,可利用的农作物秸秆、林木废弃物等原料非常丰富,具备规模化、产业化开发利用的资源优势条件。”

近期,为了推动生物天然气产业化,我国频频发布新政策。201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要实施生物天然气工程;2018年7月,《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在具备资源条件的地方鼓励发展生物天然气;2018年8月,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下发《关于请上报生物天然气产业化示范储备项目的通知》,提出将建立政策支持和管理体系,完善补贴支持政策,建设一批商业化项目,初步形成生物天然气生态循环经济新业态。

2019年3月,国家能源局又印发了《关于促进生物天然气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生物天然气正式纳入国家能源规划,并提出到2030年年产量超过300亿立方米。同时,《意见》首次将生物天然气确定为农村“煤改气”的气源保障,并被纳入天然气发展战略规划和产供储销体系。


 

全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面向 2030 生物经济施政纲领”战略报告预计,2030 年全球将有大约35%的化学品和其他工业产品来自生物制造,生物质能源将成为位居全球第一的可再生能源。

理想的蓝图已经绘制完毕,按此路径,我国的生物天然气终于多年媳妇熬成婆,等来了配角逆袭“C位”的机会,只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要想成功实现从1亿到300亿的跨越,并不十分容易。

首先摆在眼前的就是提纯问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咨询研究中心副主任肖松明曾表示,要实现300亿立方米的目标,主要难度不是初级燃气的生产,而是燃气提纯的能力建设。事实上,从生物原料到生物燃气这种初级的转化,国内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已经非常成熟,但若想获得与天然气相当的应用范围,就需要达到更高的纯度和热值。

肖松明指出,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在基础研究以及设备成套化开发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适合中国大量中等规模沼气工程应用的成套化提纯设备的研发方面,开展的工作还远远不够。

此外,原料收储运的困难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海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单联文表示,生物天然气原料分布分散,收储运面临较大挑战。要实现规模效益,必须依靠大农场及专业团队。

然而,目前我国畜禽粪便尚未建立“谁排污、谁付费”、“谁处理、谁受益”的有偿处理机制,农作物秸秆收储运模式尚不完善,缺乏专业收储运团队,建立经济可承受的原料收集保障模式仍有待探索。

尽管前路还存在种种挑战,但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所长、生物质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马隆龙却认为,目前,企业介入开发生物天然气产业的机会已经成熟:一、国家政策利好;二、前期的模式探索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

面对一个如此广阔的市场,如何才能抓住机会?如何才能突破瓶颈?

2019年11月6日-7日,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联合国际能源署(IEA)将在北京举办以“共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为主题的“2019全球生物质能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这里,你将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论坛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以下简称“生物质能产业促进会”)承办,将邀请国内外政府机构、科研院所、行业组织、领军企业和行业知名专家等出席会议并做主题演讲,同时,还将举办生物质能科技装备展和生物天然气工程建设运营技术培训活动。

作为中国生物质能源领域最值得期待的年度行业盛会,预计将有500家以上企业参展参会,上万人观展。目前,行业内排名靠前的众多知名企业已报名参展参会,多位企业高层将登台演讲。届时,让我们一同探讨“配角”逆袭的发展机遇,一同破解生物天然气产业化的难题,生物天然气的这场“升职记”等着您的见证!

联系我们:

生物质能产业促进会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长春桥路11号万柳亿城C2座701室

电 话:010-58816199、58815366

传 真:010-58816199 转 811

邮 箱:swzncch@126.com

官 网:www.cn-bea.com

参会参展咨询:

刘洪荣   18654516868(会展合作)

严宇辉   18610513835(商务洽谈)

王乐乐   18618142011(演讲咨询)

曲   骏   17810397097(会务咨询)

张佳琪   18710036122(参会报名)

汪   聪   13910101015(国际合作)

程   辛   18844118393(国际咨询)

李  娟  18811501192(媒体合作)


参与讨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冀北地区首个构网型储能电站接入方案批复
评论(0)  2025年11月8日
国网冀北电力荣获央企“产品品牌”优秀成果
评论(0)  2025年11月7日
我国规模最大的蓄热电锅炉型虚拟电厂启用
评论(0)  2025年11月6日
“十四五”国网冀北电力发展成效·优质服务篇
评论(0)  2025年11月5日
重阳好“丰”景 电助粮归仓
评论(0)  2025年11月4日
织密防火安全网 守护绿色紫塞
评论(0)  2025年11月3日
新能源柔直孤岛系统低穿抑制专利
评论(0)  2025年11月2日
“十四五”国网冀北电力发展成效·乡村振兴篇
评论(0)  2025年11月1日
“移动方舟”守护万家灯火
评论(0)  2025年10月31日
“20年光伏环节见证者” 征集活动隆重开启!
评论(0)  2025年11月10日
晶科能源2025年三季度财报发布
评论(0)  2025年10月31日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中石油 能源界 中石化 科士达 中海油 国家电网 华能
华电 国电 贸促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能源化工学会 国家煤炭工业协会 国家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走出去 人民能源 新华能源 中国能源网 中新网能源 中国网能源频道
新浪 搜狐      
版权所有© 新能源经贸观察 《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 国内统一刊号 / CN10-1125/F
地址 / 北京市东三环中路乙10号 艾维克大厦24层2418 邮编 / 100022 电话 / 010-65667120-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