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能源网
注册 登录
建设美丽中国 从采用不污染环境的绿色科技开始
作者: 评论(0) 标签:
分享到:

 

文/余锋 霍尼韦尔中国总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提出改变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经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过渡;十九大报告更强调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产业。

自1991年开始,中国每年都会举办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今年的主题为“绿色发展、节能先行”。霍尼韦尔认为,通过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从采用不污染环境的绿色科技开始。绿色科技应该是一些不直接或间接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技术,是一些能帮助充分利用资源、减少过度开发的技术。

一、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全球变暖

目前对世界环境危害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由温室气体的排放而导致的全球变暖。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是化石能源燃烧后产生。因此,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是技术发展的主流,与此同时,利用节能技术对现有生产过程改造和提升也会大大地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比如,采用原油为原料生产对二甲苯(涤纶布的基本原料),就为世界和中国节省了巨量的棉花种植面积。最新的对二甲苯生产技术可以降低40%以上的能耗,一套装置即可节省数十万吨的温室气体排放。

除二氧化碳排放产生温室气体效应外,其它化学品的释放也会产生温室气体效应。比如,目前市场上广泛应用的的第三代制冷剂虽然解决了对臭氧层破坏的问题,但其温室气体效应要比同量的二氧化碳高几百到上千倍,而新的第四代制冷剂则可以极大地减少温室气体效应。第四代商用制冷剂Solstice® N40和汽车制冷剂Solstice® yf已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如果推广这些环保绿色的制冷剂,将使中国避免数十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凸显中国对防止全球变暖的决心和承担的义务。

根据北京大学和上海交大科学家们发布的研究报告,如果中国汽车空调继续使用以134a 为代表的制冷剂,则2021年到2050年累计排放折合19.4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如果改成使用第四代汽车制冷剂则可以减少大约19亿吨的二氧化碳当量。

二、 采用先进技术,更加高效地利用石化资源

中国已经在发展核能、太阳能、风能和水力发电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煤、石油、天然气等传统石化能源因其可得性和经济性的优势仍将成为中国能源利用的绝对主力。采用更加先进的石化资源利用技术,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策略。

中国富煤少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据60%的比例,因此煤的清洁高效利用,至关重要。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不但能减少烧煤而带来的污染,还可以提高煤炭资源的经济附加值。例如,MTO技术以煤为原料来生产有机化工基础产品乙烯和丙烯,是清洁煤利用的一条高效途径。此外,MTO技术是石油制烯烃技术的有效互补,也可以减少中国对进口原油的依赖。

石油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中国的原油消费量巨大,对外依存度约70%,提高原油利用效率非常关键。原油炼化通过一系列加工工艺,将原油转化成各种有用的石油产品。UNIFLEX加氢裂化技术将原油中原本难以利用的重油转化成汽油、柴油,可以提高原油的利用比率,从而减少原油消耗、降低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促进先进的燃烧技术在中国更广泛的应用,也将提高中国的空气质量,让蓝天白云将常回中国大地。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是产生PM2.5,造成大气雾霾的元凶之一。在石油化工、炼油、钢铁、汽车喷涂和制药厂采用低氮氧化物排放的燃烧技术,可安全且高效地处理废气和废液。高效的燃烧设备具有两大特点,一是燃尽率非常高不排放挥发性有机物,二是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大大降低。中国北方城市供暖一般用锅炉生产蒸汽或热水,为了减少雾霾,可以应用XPO™ PAK系列超低氮氧化物排放锅炉燃烧器,帮助商业及工业燃气锅炉降低氮氧化物(NOx)和一氧化碳在烟道气中的排放,并提升能效。

三、推广绿色建筑技术,助力可持续发展

发展绿色建筑、推进建筑节能是落实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手段,是提升建筑行业产业升级、构建安全高效与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必由之路。

有统计数字显示,全球大约有1/3 的能源终端消耗在建筑楼宇内,而绿色建筑与普通建筑相比可以减少50% 的能源使用。

霍尼韦尔正从软件、数据和服务三个方面推进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建筑领域里的应用,以更多创新的互联解决方案打造更智能、更安全和更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全面助推中国的绿色建筑发展与产业化升级。

霍尼韦尔倡导智慧建筑能耗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服务理念,借助智慧楼宇运营管理平台BPS,将传统设备的能源数据与业主的运营数据打通,针对实际楼宇的能源消耗状况给出更优化的运行策略,进一步实现科技节能。这一管理平台目前已在某大型地产企业全国多个商业广场建筑中投入运营,每年帮助业主节约超过100万元的能源以及人力成本。

“美丽中国”等一系列中国力推的倡议,将为国内外企业带来更广阔的发展机遇。霍尼韦尔一直践行“东方服务东方” 的本土策略,开发适合市场要求的产品与技术,服务于中国客户的需求和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远景目标,与中国共同成长。


参与讨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冀北地区首个构网型储能电站接入方案批复
评论(0)  2025年11月8日
国网冀北电力荣获央企“产品品牌”优秀成果
评论(0)  2025年11月7日
我国规模最大的蓄热电锅炉型虚拟电厂启用
评论(0)  2025年11月6日
“十四五”国网冀北电力发展成效·优质服务篇
评论(0)  2025年11月5日
重阳好“丰”景 电助粮归仓
评论(0)  2025年11月4日
织密防火安全网 守护绿色紫塞
评论(0)  2025年11月3日
新能源柔直孤岛系统低穿抑制专利
评论(0)  2025年11月2日
“十四五”国网冀北电力发展成效·乡村振兴篇
评论(0)  2025年11月1日
“移动方舟”守护万家灯火
评论(0)  2025年10月31日
“20年光伏环节见证者” 征集活动隆重开启!
评论(0)  2025年11月10日
晶科能源2025年三季度财报发布
评论(0)  2025年10月31日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中石油 能源界 中石化 科士达 中海油 国家电网 华能
华电 国电 贸促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能源化工学会 国家煤炭工业协会 国家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走出去 人民能源 新华能源 中国能源网 中新网能源 中国网能源频道
新浪 搜狐      
版权所有© 新能源经贸观察 《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 国内统一刊号 / CN10-1125/F
地址 / 北京市东三环中路乙10号 艾维克大厦24层2418 邮编 / 100022 电话 / 010-65667120-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