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能源网
注册 登录
汉能私有化投票通过,产业撬动万亿市场
作者: 评论(0) 标签:
分享到:

 

知TEX 记者:杨鑫

2019年5月19日,汉能薄膜发电集团宣布,公司大股东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作为要约人,对汉能薄膜独立股东进行SPV(特殊目的公司)股份置换的“计划安排”获得了高票通过。这意味着汉能自去年10月份正式启动的“私有化回A计划”,方案公告先后获得香港证监会审批通过和公司股东的认可,私有化达成落实。

据了解,下一步有关“每股汉能薄膜发电独立股东的股份将被兑换为一股SPV股份”的计划,将于汉能薄膜发电注册地法院,百慕大法院在6月4日进行聆讯,聆讯结果会在6月5日公布。预计6月11日,汉能薄膜发电于香港联交所的上市地位将撤销,而SPV股票拟在6月18日寄发给独立股东。

此外,与私有化同步,汉能已聘请了中国顾问展开就A股市场上市的尽职审查。预计上市重组步骤将于私有化完成后六个月内完成。随后,公司将聘请专业人员,券商保荐人、法律团队、财务团队及其他人员)按中国上市法规开展A股上市工作。

布局:薄膜技术已形成产业方阵

私有化的成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股东、市场对汉能的信任和信心。

而在产业和技术层面,汉能所专注的技术路线——以铜铟镓硒(CIGS)、砷化镓(GaAs)为主的薄膜太阳能方向,近年来逐渐被市场认可。

最为直观的是,主要得益于汉能的开拓,铜铟镓硒、砷化镓、碲化镉等业界公认的国际先进技术成果,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内产业投资者追捧,使其国产化、产业化进程大幅提速。

2015年以来,继汉能之后,中建材、国家能源集团(原神华)等先后布局薄膜太阳能产业。据不完全统计,除汉能以外,上述大型国有企业及杭州锦江集团等大型民营企业,先后为布局薄膜太阳能市场投入资金已超过470亿元。如今,中国的薄膜太阳能市场,一改以往汉能“唱独角戏”的局面,形成了由汉能、中建材、国家能源集团、锦江集团、龙炎、尚越光电等企业组成的产业方阵。

对于这一格局变化,汉能一方面乐见其成,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在研发上的投入,以求保持领先。据悉,截至目前,汉能在全球范围内累计专利申请超过10200件,2018年其每天申请专利超过30件,而今年,汉能计划专利申请数量达到20000件,则要达到每天60件。

如此积累下,去年,汉能砷化镓薄膜单结电池转换率达到29.1%,第六次刷新世界纪录。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术大会上发布的8项中国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纪录中,汉能独占4项薄膜太阳能技术。以至于《中国产业2018年基本情况及2019年展望报告》评价“汉能继续保持在薄膜太阳能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地位,其开发研制的发电瓦、发电墙、发电路等新型光伏建筑一体化绿色建筑材料,使传统耗能建筑转化为产能建筑成为可能。”

东风:移动能源获政策支持

去年4月份,工信部、住建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的《智能光伏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对新产品新业态、光伏智能创新和清洁能源智能升级和应用提出了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动先进光伏产品与消费电子、户外产品、交通工具、航空航天、军事国防等结合,鼓励发展太阳能充电包、背包、衣物、太阳能无人机、快装电站等丰富多样的移动产品。”

在商业层面,今年前不久,继去年11月NASA在国际空间站对汉能阿尔塔砷化镓薄膜太阳能技术开展测试后,美国宇航局沃洛普斯飞行中心(NASA Walops Flight Facility)搭载天鹅座号(Cygnus)货运飞船发射升空。这艘宇宙飞船负责向国际空间站(ISS)运送物资,并将携带了用于地球大气层科研分析的各种电磁、辐射和惯性传感器的60颗ThinSat小型卫星送入太空,卫星采用了汉能集团旗下美国子公司阿尔塔设备公司Alta Devices制备的砷化镓太阳能电池供电。

此外,汉能通过汉瓦、汉墙、汉路、汉包、汉纸、汉伞等一系列产品的开发和应用,不仅令先进的薄膜太阳能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能力落地,还开创了移动能源产业,得到了政策方向的支持。

而或许正是基于移动能源产业的诞生以及得到越来越多关注、扶持,全球知名咨询机构埃森哲做出的全球市场预测报告统计,到2020年,全球薄膜太阳能可开发市场规模为114万亿元,中国市场将超过20万亿元;第三方调研机构CMRC中研世纪的预估,到2022年,全球范围内,发电屋顶、发电幕墙、整车发电车顶的可开发市场容量,高达4217.5吉瓦,市场总额44.54万亿元,其中薄膜部分市场容量分别为398.12吉瓦和4.05万亿元。中国市场方面,这三个市场的可开发市场容量为1100.18吉瓦,市场总额11.88万亿元,其中薄膜部分市场容量分别为112.2吉瓦和1.19万亿元。

此外,据记者了解,在学界,一种逐渐占据上风的观点认为:薄膜太阳能,尤其是铜铟镓硒在BIPV市场(建筑光伏一体化)的柔性化、美观度(颜色的一致性),以及综合发电效率等差异化特点独具市场竞争优势。而鉴于铜铟镓硒的降本空间非常大,以及温度系数等方面的优势,铜铟镓硒未来在大型地面电站上的应用也被看好。

冲刺:产业化撬动万亿市场

其实,就目前来看,支撑汉能业绩的核心力量,主要来自于产销上游薄膜太阳能生产线的“交钥匙”业务,而围绕“交钥匙”业务,汉能的主要运作模式是在上游薄膜太阳能装备领域,与各地合作建设薄膜太阳能芯片及相关产品的产业园,出售薄膜太阳能整线生产线装备及技术服务。

值得提出的是,今年4月12日,上海市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并共同宣布,将共同在浦东临港地区建设“上海汉能移动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基地”。

对于汉能通过产业园等项目,广泛与各方合作的模式,业界一种观点认为,这种模式之所以成立,前提是相关资本对薄膜太阳能未来发展的认同以及对汉能的认可,但同时,汉能也巧妙地将一家企业难以独力支撑的产业中游薄膜太阳能生产环节,分享薄膜太阳能产业链(上游装备制造、中游产品生产、下游应用)中利润最高的中游、下游市场的商业手段,换取了薄膜太阳能技术产业化、降本的加速。

2018年财报显示,在上游业务的主要支撑下,汉能薄膜发电实现收入同比增长2.46倍至212.5亿港元,净利润增长18.9倍至51.93亿港元。而这也令市场更为期待,加速降本的薄膜太阳能技术、产品,激发万亿级的薄膜、移动能源下游应用市场。

对于此次私有化的成功,汉能薄膜发电管理层表示,“我们对这次计划获得独立股东的大比数通过感到高兴,衷心感谢此次提议获得汉能薄膜股东们的了解及支持。”

回顾2015年5月20日停牌以来,汉能4年中经历了苦难,也收获了成长。

2015年3月份,汉能股价曾一度飙升至最高点9.07港元,市值一度站上3000亿港元。但2015年5月20日,汉能薄膜发电因欧美做空机构恶意做空股价暴跌46.95%,不得不紧急停牌,一直延续至今。

如今看来,汉能所经历的苦难并非坏事,坚持以及一系列的调整、布局,为其笃定的回A之路打牢了基础,而恰逢其时,包括科创板推出、注册制试行在内的一系列A股市场改革举措,也为汉能营造了“天时”。

展望未来,汉能股东们将会通过持有日后A股上市公司股份,实现股份价值解封,分享汉能作为一家业务遍布全球28个国家及地区,国家大力支持的领先的高科技新能源企业,以及所处市场的强大需求所带来的红利和亮丽前景。


参与讨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冀北地区首个构网型储能电站接入方案批复
评论(0)  2025年11月8日
国网冀北电力荣获央企“产品品牌”优秀成果
评论(0)  2025年11月7日
我国规模最大的蓄热电锅炉型虚拟电厂启用
评论(0)  2025年11月6日
“十四五”国网冀北电力发展成效·优质服务篇
评论(0)  2025年11月5日
重阳好“丰”景 电助粮归仓
评论(0)  2025年11月4日
织密防火安全网 守护绿色紫塞
评论(0)  2025年11月3日
新能源柔直孤岛系统低穿抑制专利
评论(0)  2025年11月2日
“十四五”国网冀北电力发展成效·乡村振兴篇
评论(0)  2025年11月1日
“移动方舟”守护万家灯火
评论(0)  2025年10月31日
“20年光伏环节见证者” 征集活动隆重开启!
评论(0)  2025年11月10日
晶科能源2025年三季度财报发布
评论(0)  2025年10月31日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中石油 能源界 中石化 科士达 中海油 国家电网 华能
华电 国电 贸促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能源化工学会 国家煤炭工业协会 国家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走出去 人民能源 新华能源 中国能源网 中新网能源 中国网能源频道
新浪 搜狐      
版权所有© 新能源经贸观察 《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 国内统一刊号 / CN10-1125/F
地址 / 北京市东三环中路乙10号 艾维克大厦24层2418 邮编 / 100022 电话 / 010-65667120-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