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能源网
注册 登录
展望:蓝天保卫战将创造超20万亿市场
作者: 评论(0) 标签:
分享到:

4月17日,中关村创蓝清洁空气产业联盟在京发布《2030清洁空气市场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以空气质量达标为约束,首次系统剖析了未来经济发展与重点行业市场机遇。

 

自2013年“大气十条”发布以来的五年间,我国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取得了突破进展,部分城市的PM2.5浓度降幅达到甚至超过30%,实现了部分西方国家一二十年才能达到的空气质量改善成果,得到世界瞩目。随着“大气十条”目标的圆满实现,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了新的阶段。打赢蓝天保卫战,在2035年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已成为中国对世界的承诺。

 

报告指出,随着大气治理的逐步深入,我国的清洁空气市场将迎来巨大的结构性投资机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2030年,我国清洁空气部分重点领域或将迎来逾20万亿的市场机遇,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清洁空气技术需求市场。

 

中关村创蓝清洁空气产业联盟主任解洪兴表示:“我国巨大的清洁空气技术市场将吸引全球清洁技术企业的集聚,在中国发展起来的清洁能源与污染防治技术,未来将走出中国,推动全球清洁化发展。”

 

报告以2030年全国所有城市实现空气质量达标为预期,建立了以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为约束的经济发展模型。报告预测,到2030年我国第三产业占比将超过60%,煤炭占总能耗比重低于42%,清洁能源占总能耗比例达22%,新能源汽车年销量或超1500万辆。这些变化会带来巨大的温室气体减排效应,加速实现中国在巴黎协议中的承诺,推动全球低碳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毛显强教授指出,报告对中国清洁空气技术市场的展望,是以一系列深入的基础研究工作为依据的。编制组建立了宏观环境-经济-能源(3E)模型开展模拟分析,综合考虑了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对国家环保政策法规的解读,以及国家产业政策和规划的近期和中长期影响等因素。这些基础研究工作,为此次清洁空气市场展望提供了宏观经济以及能源规模、结构、效率背景信息,保证了市场展望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报告剖析了清洁空气相关重点领域的市场发展机遇。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超14万亿,移动源排放控制将产生超过2万亿的市场,环境监测领域市场空间逾1300亿元,室内空气污染防治将带来1.7万亿市场,此外,燃煤污染防治、工业源VOCs污染防治将分别产生逾1万亿和近8000亿的市场空间。

 

“该报告基于详实的调研数据和科学的统计方案,为我们展现了未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市场的巨大空间,以及多个细分领域的容量和前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高健表示,“相信这份报告中的诸多专业信息会对政策制定者、相关产业从业者和投资者,以及环境产业研究者,有很大帮助和借鉴”。

 

“报告不仅对监测数据进行了权威分析,也对监测工作中困扰我们的技术难点,如VOCs监测、网格化监测等,给予了很好的建议和技术方面的技术指导。”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副站长刘保献在会上表示。

 

巨大的清洁空气市场需要大量优秀技术。“创蓝奖面向全球20个国家征集治霾优秀技术,以助力中国的蓝天保卫战。”中关村创蓝清洁空气产业联盟秘书长凌炫介绍,“今年联盟将举办第四届创蓝奖,本次增设了‘创蓝未来独角兽’评选,邀请初创企业和团队参评,帮助其实现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塑造更加清洁的未来。”

 

据了解,《2030中国清洁空气市场展望报告》是创蓝智库报告的第一期。该报告由清洁空气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亚太展望环境发展咨询中心等机构协作完成。报告得到了能源基金会资助,并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许多行业专家的支持。

 

更多信息请访问:www.bluetech.com; www.cleanairchina.com

专家评论及会上发言摘要:

1.  高健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

随着社会对清洁空气需求的逐渐旺盛,大气污染治理市场也将迎来飞速发展机遇。该报告基于详实的调研数据和科学的统计方案,为我们展现了未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市场的巨大空间,以及多个细分领域的容量和前景。相信这份报告中的诸多专业信息会对政策制定者、相关产业从业者和投资者,以及环境产业研究者,有很大帮助和借鉴。

 

2.  岳欣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

用油品是机动车排放污染的源头,不断提高油品质量对治理机动车排放污染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车用油品升级为机动车污染防治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油品质量总体水平已经接近发达国家和地区,未来我国油品质量提升的方向是进一步提高清洁化水平,优化油品环保指标。提高车用汽柴油清净性水平,根据气候条件特点更加合理规范车用汽油蒸气压要求,提升船用燃油环保水平。生态环境部将建立和完善车用油品环境管理体系,与各界一道,为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强有力支撑。

 

3.  朱春 北京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需要也必然越来越大,室内环境健康是环保与健康产业的重要环节,将产生巨大的市场。报告指明了室内空气污染防治的巨大市场潜力,有利于环境健康服务领域的有效投入和资源配置,具有良好的前瞻性和导向性。

 

4.  刘保献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副站长

这个报告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多,用一系列权威的数据,对咱们国家未来空气质量改善或者达标坚定了很大的信心。这个报告综合了政策和市场,从政策的角度,提炼出咱们国家在空气质量改善的一系列的创新,从而引出了市场现状,点出重点的未来的市场发展的方向,为未来清洁空气技术的技术发展,清洁空气行业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比较宽广的道路,也能了解到在清洁空气质量方面,到底有什么样的市场需求,到底有什么样的难点需要咱们去解决,比较广阔的前景等等。所以说,因为我是做监测的,所以也是特别高兴能够推动这个报告,能够看到咱们不仅对监测数据进行了权威的分析,其对监测行业特别是监测仪器,还有一些第三方委托,现在也是困扰我们在监测工作的一些技术难点,像VOCs的监测、网格化的监测等等,给予了很好的建议和技术方面的技术指导。我相信这个报告不仅是对一个不太了解空气方面的情况,还是已经从事到这个清洁空气技术领域的工作,都会有很好的帮助,我也希望咱们这个报告能够长期做下去。

 

5.  黄达飞 世界银行 高级环境专家

在大气治理和气候变化领域,政府有很大压力和决心,也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政策的制定离不开科研的大力支持,这个报告很好的描述了国内的政策、市场和机遇,十分有价值,希望能看到更多这样的研究和报告。在未来需要注重费效分析,摸清减排成本,为企业、资金、技术提供更明晰的目标;其次,在企业融资、绿色金融方面,能否有更进一步的总结和讨论;第三,国外的成熟经验,发展机遇需要更多分享普及。

 

6.  郑甲兔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技术与产业联盟 副秘书长

我觉得这个报告非常扎实,非常到位,非常有意义,符合当前国内发展的大趋势。国家对新能源车发展,给予了很大的政策和力度的支持,尤其是海南自贸区,第一个禁止燃油车的使用,通过整个全中国的各个行业的对于环保的推动的工作。

 

7.  卢琦 青云创投 战略研究总监

这份报告非常有意义。首先,作为清洁空气领域的投资人都希望能够理清行业内的细分机会,这份报告为投资机构提供了大量有关政策、技术、市场的信息,以便我们能够抓住这些机会;从创业企业方面来说,能够使他们不仅仅专注自己的领域,开拓其他领域,寻找在其他领域的发展机会。

 

8.  张飞达 北京青域诚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投资总监

未来清洁空气市场到底有多大?这份报告独立客观,折射了清洁空气的市场需求,为清洁空气领域的企业在进行评估市场交易时提供了充分的数据的支持,对企业了解技术、政策发展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

 

9.  李波 深圳倚科能源有限公司

倚科能源参与了首届创蓝奖的征集评选活动。通过创蓝奖,我们获得了在深圳进行技术示范的机会。最为一家来自美国的技术,目前,倚科柴油添加剂已经在深圳开始了销售和推广。

 

10. 王海涛 北京同普绿洲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同普绿洲的海克斯浮盖技术获得了2017年的创蓝 “未来之星”奖,希望我们的技术能够在创蓝的支持下不断推进,得到更多的示范与推广,和创蓝团队一起,共同为蓝天保卫战出一份力。

 

11. 王小娜 苏州博墨热能产品有限公司

和创蓝接触的这两年间,我发现我们和创蓝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致力于推动最佳可行的清洁空气技术。我眼中的创蓝是拥有高素质的团队,并且他们的工作风非常严禁,同时具有高度责任感,感谢给我们提供平台,帮助我们的技术和企业成长,能成为创蓝人我们感到特别自豪!

 

12. 土歧典广 日本国际协力机构 所长助理

日本的技术企业在进入海外市场时一向比较谨慎,我们机构通过与创蓝平台的合作,推动日方技术评估与地方试点示范,帮助日本优秀技术企业了解中国市场并逐步建立发展口碑,这是一个很好的合作。我们去年推荐的日本技术获奖并且还在与创蓝合作推动它在中国的发展,我们今年还将持续作为创蓝奖支持伙伴推荐更多日方优秀清洁空气技术来中国。

 

13. 魏琴 法国阿奇睿思咨询公司 首席代表

 创蓝奖、创蓝未来独角兽以及创蓝加速器,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极具业界创新性和价值性。通过资源整合、汇聚资本力量来助力清洁技术创新、科研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和加速;同时有效连接国际合作,实现全球清洁科技资源共享;共同打赢蓝天保卫战,加速全球清洁化发展,塑造更加清洁的未来。


参与讨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冀北地区首个构网型储能电站接入方案批复
评论(0)  2025年11月8日
国网冀北电力荣获央企“产品品牌”优秀成果
评论(0)  2025年11月7日
我国规模最大的蓄热电锅炉型虚拟电厂启用
评论(0)  2025年11月6日
“十四五”国网冀北电力发展成效·优质服务篇
评论(0)  2025年11月5日
重阳好“丰”景 电助粮归仓
评论(0)  2025年11月4日
织密防火安全网 守护绿色紫塞
评论(0)  2025年11月3日
新能源柔直孤岛系统低穿抑制专利
评论(0)  2025年11月2日
“十四五”国网冀北电力发展成效·乡村振兴篇
评论(0)  2025年11月1日
“移动方舟”守护万家灯火
评论(0)  2025年10月31日
“20年光伏环节见证者” 征集活动隆重开启!
评论(0)  2025年11月10日
晶科能源2025年三季度财报发布
评论(0)  2025年10月31日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中石油 能源界 中石化 科士达 中海油 国家电网 华能
华电 国电 贸促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能源化工学会 国家煤炭工业协会 国家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走出去 人民能源 新华能源 中国能源网 中新网能源 中国网能源频道
新浪 搜狐      
版权所有© 新能源经贸观察 《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 国内统一刊号 / CN10-1125/F
地址 / 北京市东三环中路乙10号 艾维克大厦24层2418 邮编 / 100022 电话 / 010-65667120-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