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能源网
注册 登录
风电难题的解法
作者:曹寅 评论(0) 标签:
分享到:

 

    2006年以来,中国风电爆发式发展。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很多,最棘手的就是风电并网和消纳问题。

    根据国家风电信息管理中心日前公布的数据,2012年全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890小时,比2011年的1920小时减少了30小时,比2010年的2097小时更是大幅下降。据中国风能协会统计,2012年风电弃风损失的电量为200亿千瓦时,比2011年的120多亿千瓦时增加了近一倍。

    但按照全部装机量计算,中国的风电装机量占所有电力装机量仅约5%左右,而国际公认的风电机组装机比例红线是20%,有些国家甚至超过这个数字,例如丹麦,风电的装机容量大概占总装机容量的30%。所以从比例上来讲,中国的风力发电装机量还有很大空间。

    其实风电并网难和消纳难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电力供需不匹配,要解决这一问题,路径主要有四条,一、通过智能技术,对风资源做出准确预测,同时通过智能电网自动匹配和调整电力供应以平衡电力需求。二、通过储能系统或其他可快速启动的电源来随时平衡风电输出。三、通过远距离电力传输解决地区供需不平衡。四、开发风电离网应用。

    由于工作原因,曾去风电之国丹麦考察,他们解决并网消纳问题的方法就是综合利用了这四大途径。首先,丹麦和其他欧洲国家比如挪威、瑞典等国家通过海底电缆链接,出售多余风电;其次,丹麦利用挪威得天独厚的众多抽水蓄能电站来储存电能;第三,丹麦的风电场都建立了先进的测风体系,不仅能做到准确的中长期预测,甚至还能做到比较准确的4小时内预测,这对于电网的及时调度非常重要;第四,丹麦的风电离网应用比较成熟,全国有很多风力供热站,可以将电力转化为热力为地区供热。

    以上这些措施,再加上发达的智能电网体系,以及成熟灵活的电价机制,给予了丹麦风电很大发展空间。虽然丹麦经验有其特殊性,但中国仍然能从中学到很多,比如国内很多风电场已经建立了先进的测风系统,能够做到长中短全时间段的风资源预测,特高压电网正在加快建设,风火打捆措施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风电的利用率,风电的离网应用也迅速得到了重视,这些措施中的任何一条得到认认真真的贯彻,都能够使风电消纳能力跃上一个台阶。另外,企业和政策层需要建立这样的理念,那就是无法消纳的风电还不如垃圾,因为无法消纳的风电不仅不能利用,还会威胁整个电网的安全,因此有必要改变中国的风电电价机制。我们现行的风电电价机制是造成并网问题的重要体制原因之一,固定的上网电价促使企业不考虑电网的安全,以多售电为唯一目的,这也可以学习丹麦的负电价制度,尽可能以市场行为来统一所有利益相关者的目的,而不是简单地以行政手段强迫企业服从。

(选自《新能源经贸观察》5月刊)


参与讨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阳光电源曹仁贤:“逆变”未来者的新使命
评论(0)  2021年3月17日
碳中和:储能产业的历史性机遇
评论(0)  2021年3月12日
中煤协:“十四五”末国内煤炭产量控制在41亿吨左右
评论(0)  2021年3月9日
从三个组件看如何以CbM方法解决风轮机设备维护难题
评论(0)  2021年3月4日
早于国家目标37年实现碳中和 ,通威集团底气何在?
评论(0)  2021年2月19日
乐叶光伏王英歌:未来成本和价格的下降还得靠提高效率
隆基股份旗下成员企业乐叶光伏董事长助理王英歌则主要倡导了光伏效率提升带来的发展空间。
评论(0)  2016年12月29日
曹仁贤:可再生能源资金“开源”“节流”一样重要
可再生能源电价的降低需要理性、逐步地推进!
评论(0)  2016年10月12日
电力物联网进入2.0时代 助力全球能源互联
华为全新的电力物联网2.0解决方案瞄准智能电表的全联接痛点,助力传统电网转型。
评论(0)  2016年10月12日
燃料电池商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氢能的储存
标准规范成为燃料电池产业化发展路上至关重要的一环。
评论(0)  2016年9月20日
垃圾焚烧知与行 为垃圾的出路讲“实话”
不少专业、负责任的环保企业正在为中国的“垃圾围城”默默地伸出手臂,顶着压力,寻找出路,砥砺前行。
评论(0)  2016年8月2日
LNG:亚洲能源发展的“巨大失误”
对亚洲而言,天然气管网是比LNG更具未来发展优势的投资方向。现在,需要对亚洲一直青睐的LNG做进一步的理性思考。
评论(0)  2014年8月5日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中石油 能源界 中石化 科士达 中海油 国家电网 华能
华电 国电 贸促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能源化工学会 国家煤炭工业协会 国家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走出去 人民能源 新华能源 中国能源网 中新网能源 中国网能源频道
新浪 搜狐      
版权所有© 新能源经贸观察 《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 国内统一刊号 / CN10-1125/F
地址 / 北京市东三环中路乙10号 艾维克大厦24层2418 邮编 / 100022 电话 / 010-65667120-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