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煤价格更有优势时就用进口煤,谁的价格低就用谁的煤,一切让市场来说话。
财政部日前公布的《2014年关税实施方案》显示,明年我国将对各种煤炭产品继续执行0%的进口商品暂定税率。此举对于持续不振的煤炭市场和盼望限制进口煤炭的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进口煤对国内煤炭市场的冲击,突出表现在动力煤市场。目前,通过长距离海运的进口煤到港价格比国内煤炭价格平均要低60元/吨左右。”煤炭分析师刘冬娜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华东、华南沿海省区的许多电厂已对燃煤锅炉进行了改造,转向使用进口煤炭,进口煤已成为“刚性”需求。
国电山东公司总经理助理付明时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进口煤价格更有优势时就用进口煤,谁的价格低就用谁的煤,一切让市场来说话。
“进口煤和国产煤的采掘成本相差不大,之所以澳大利亚、印尼等地的煤炭价格低于国内,主要是国内煤炭企业税费负担沉重,而进口煤是零关税。”兖矿下属某矿运销处经理方同祥告诉导报记者。
据介绍,今年以来煤炭市场一直持续下行,直到10月,连续下跌的煤炭价格一扫往日颓势,接连上涨。环渤海动力煤价连涨10周,最新一期发热量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在622元/吨,累计上涨92元/吨。
“这轮煤价上涨主要是由于正值年底电煤合同谈判,伴随着电煤订货会的结束,煤炭企业继续挺价意愿转弱,动力煤价格上行空间有限。”刘冬娜表示。
据海关总署统计,2011年我国全年进口煤数量为1.824亿吨,同比增长10.8%;2012年进口煤量再创新高,达到2.9亿吨;而今年前11个月,煤炭进口量已经达到去年总和,业内预计全年将超3亿吨。
对此,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专家李朝林告诉导报记者,国内煤企自去年起就遭受内外夹击。
一方面,动力煤2009年至2012年连续4年存在1亿吨以上的供给过剩量,且产能过剩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改善。今年上半年大部分时间内,动力煤价格持续低迷,影响了部分煤矿的开工率。另一方面,进口煤使用量增加,对国内煤炭市场的冲击愈加明显。
据李朝林介绍,四季度,国内动力煤价格迅速上涨,内外煤炭价差进一步扩大,进口煤的冲击将进一步显现。以秦皇岛到广州海运费61.1元/吨计算,到广州港5500大卡内贸煤到岸价686.1元/吨,而同期澳洲进口动力煤折合人民币到岸含税价仅604.9元/吨。
从山东来看,进口煤炭也持续增加。导报记者从青岛海关了解到,今年进品煤炭数量大幅增加。前3季度青岛海关进口褐煤及煤3023万吨,同比增长41.8%,金额达29.8亿美元。
李朝林认为,煤炭市场供求关系不会出现实质性改善,一些产煤重点地区的产能仍在持续释放,随着国内各地煤矿大基地逐步成型,产能过剩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2014年,全球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将依旧存在,进口煤价或将上涨,但我国沿海地区进口煤所占比重仍会增加,东部沿海地区将形成进口煤和国内煤激烈竞争的格局。”李朝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