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能源网
注册 登录
天然气价改利在长远
作者:钱兴坤 评论(0) 标签:
分享到:

 

内容提要:价格是市场供需平衡的调节器,价格机制改革对于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36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了《关于调整天然气价格的通知》,自710日起实施。这标志着我国天然气定价机制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必将对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及用气行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政府指导到市场定价

目前,全球主要有三类天然气定价机制,即以北美为代表的竞争机制、以欧洲和日本为代表的与替代能源价格挂钩的定价机制、以及市场发育不成熟的发展中国家和天然气资源国采用的政府管制定价机制。按照国际能源机构(IEA)的统计,这三种定价机制占全球市场份额分别为30%20%40%左右。但从趋势看,天然气定价正由“成本加成”、“与替代能源挂钩”逐步向“市场定价法”演变。

中国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也正在从计划转向市场定价。回顾历史,中国大致经历了单一计划气价、计划价和政府指导价并存的“双轨制”和统一的政府指导价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56年到1987年的“单一气价”阶段,天然气价格为0.07/立方米,1982年调整为0.08/立方米。第二阶段为1987年到2005年的“气价双轨制”阶段,在此期间,我国对陆上天然气出厂价格分为计划内气价和计划外气价。计划内气价由中央政府按用途分类定价,计划外气价实行中央政府指导价。第三个阶段是2005年以来的“全面政府指导价”阶段。2005年至今,政府先后进行了5次调整天然气价格,2013年的这次价改,全国平均门站价格上调15.4%。从改革趋势看,随着竞争性市场结构的建立,将由政府指导价过渡到通过市场竞争形成天然气价格。

 

调动上游的积极性

新价格机制将使供应企业受益,不仅能够鼓励国内生产,还有利于加大进口力度,大大增加国内供应。国内气价格的提高将带动以前被认为不经济的勘探开发项目,还可以吸引民营资本、电力企业等多个市场主体参与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增加市场供应。从进口情况来看,此次调价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气价倒挂”的问题,提高了进口企业的积极性。近年来,我国天然气需求不断增加,进口依存度不断提升。2006~2012年,我国天然气进口量从9.4亿立方米增加到424亿立方米,5年增长45倍,对外依存度从1.7%提高到28.8%。但这次调价前国内天然气出厂价格比中亚进口天然气到岸完税价格每立方米还要低1.5元,进口LNG亏损超过3/立方米。调价后虽然仍不能彻底解决进口气价倒挂的问题,但毕竟将减少生产和进口企业的亏损额,这为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提供了保障。

 

燃气发电将放缓

燃气发电企业是受新价格机制影响最大的下游用户。价格是制约燃气发电的决定性因素,主要包括天然气价格以及上网电价。燃气电厂燃料成本远高于燃煤电厂,多数电厂依靠政府补贴,如果上网电价没有实现市场化定价机制,那么天然气调价使燃气发电企业运营面临更大挑战。根据测算,若天然气门站价上涨0.8/方,则1度电的成本相应上升0.16元,上涨幅度近30%,这对经济性较差的燃气发电企业而言影响很大,预期未来燃气发电行业发展速度将放缓。

但在汽车领域,新价格机制实施后,气价与汽柴油价格相比仍具有一定优势。价改前,等热值车用气价格相当于汽油价格的40%~50%,柴油价格50%~60%,调价后即使车用气价格上涨10%,与替代燃料相比仍有价格优势。

 

长远效应更重要

对于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不应只看短期影响,更要注重长远影响和效应。低气价将制约天然气产业发展,造成市场供需失衡。印度最近就面临这样的问题,印度较低的管制气价影响了生产商的积极性,致使国内气产量连续两年下降,今年6月,印度内阁委员会审查通过新的天然气定价方案,燃气价格预期由4.2美元/MMBtu涨至8.2~8.4美元/MMBtu

与之相反,美国曾经的高气价推动了天然气价格的下降。2005年,美国曾经是全球气价最高的地区。但高气价刺激了包括生产商在内各方面的积极性,导致美国出现页岩气革命,国内供应迅速增加,为气价下降奠定了基础。

由于具有价格优势,气代油利用业务将快速发展。随着天然气对石油替代量的增加,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对石油消费的依赖,有益于减缓石油对外依存度快速增长,提升我国石油进口安全。从能源安全角度来看,加大天然气代替石油,增加陆地管道气进口,将相对减缓或降低对海外进口石油的依赖,这也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一个很好选择。

此外,新价格机制还会对于工业和化工行业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对玻璃、陶瓷、甲醇等产能过剩的行业,将会起到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作用。

未来的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应关注几个方向。一是减少天然气价格“交叉补贴”,未来应按照用户供气成本确定天然气终端用户价格。二是推动阶梯气价的实施。为了引导天然气资源的合理利用,应制定合理的终端用户价格,针对目前我国居民用气价格最低的情况,建议借鉴电力行业经验,实施阶梯气价,引导合理消费。

 

(选自《新能源经贸观察》8月刊)

 


参与讨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阳光电源曹仁贤:“逆变”未来者的新使命
评论(0)  2021年3月17日
碳中和:储能产业的历史性机遇
评论(0)  2021年3月12日
中煤协:“十四五”末国内煤炭产量控制在41亿吨左右
评论(0)  2021年3月9日
从三个组件看如何以CbM方法解决风轮机设备维护难题
评论(0)  2021年3月4日
早于国家目标37年实现碳中和 ,通威集团底气何在?
评论(0)  2021年2月19日
乐叶光伏王英歌:未来成本和价格的下降还得靠提高效率
隆基股份旗下成员企业乐叶光伏董事长助理王英歌则主要倡导了光伏效率提升带来的发展空间。
评论(0)  2016年12月29日
曹仁贤:可再生能源资金“开源”“节流”一样重要
可再生能源电价的降低需要理性、逐步地推进!
评论(0)  2016年10月12日
电力物联网进入2.0时代 助力全球能源互联
华为全新的电力物联网2.0解决方案瞄准智能电表的全联接痛点,助力传统电网转型。
评论(0)  2016年10月12日
燃料电池商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氢能的储存
标准规范成为燃料电池产业化发展路上至关重要的一环。
评论(0)  2016年9月20日
垃圾焚烧知与行 为垃圾的出路讲“实话”
不少专业、负责任的环保企业正在为中国的“垃圾围城”默默地伸出手臂,顶着压力,寻找出路,砥砺前行。
评论(0)  2016年8月2日
LNG:亚洲能源发展的“巨大失误”
对亚洲而言,天然气管网是比LNG更具未来发展优势的投资方向。现在,需要对亚洲一直青睐的LNG做进一步的理性思考。
评论(0)  2014年8月5日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中石油 能源界 中石化 科士达 中海油 国家电网 华能
华电 国电 贸促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能源化工学会 国家煤炭工业协会 国家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走出去 人民能源 新华能源 中国能源网 中新网能源 中国网能源频道
新浪 搜狐      
版权所有© 新能源经贸观察 《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 国内统一刊号 / CN10-1125/F
地址 / 北京市东三环中路乙10号 艾维克大厦24层2418 邮编 / 100022 电话 / 010-65667120-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