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能源网
注册 登录
悬崖边上的华锐风电
作者:王燕 评论(0) 标签:
分享到:

 

在新能源领域,继光伏明星企业尚德和赛维“陨落”之后,风电龙头企业华锐风电(以下简称“华锐”)似乎也在劫难逃。今年311日,华锐发出公告,创始人韩俊良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长职务,由尉文渊接替。

 

和光伏明星企业的发展路径极为相似,华锐上市两年,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源源不断的问题,减薪、放假、裁员、安全事故、跨国官司、财务造假、巨亏等负面新闻缠身。和20111月上市发行价90元相比,今年419日,华锐收盘价5.41元,相比发行价跌幅75%。华锐在经历过短暂的辉煌之后,陷入丑闻和巨亏的危机中,难以自拔。

韩式“大跃进”

 

韩俊良2006年创立华锐,2008年便凭借引进国外1.5兆瓦级风机,迅速占领中国市场,一举超过风电传统龙头企业金风科技,排名中国风电第一。2011年上市首发股价90元,创造了中国A股主板发行价的最高纪录,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市值飙升至千亿。

 

韩俊良和他创造的华锐本是新能源领域内的一段资本佳话。然而,20133月,他本人因“个人原因”而离局。长期以来,韩俊良对外界如谜一般存在,但他“大跃进”式的发展,早已传遍业界。

 

韩俊良的“大跃进”最直接体现在他的“三三五一”战略上,即三年内进入世界前三,五年内挑战全球第一。据一名已离职的华锐员工介绍,这个战略是韩俊良挂在嘴边的口头禅,那时候全公司都如同中国解放初期的“大跃进”状态一般,赶工赶时,随时准备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三三五一”战略带来了累累硕果。华锐引进了德国 Fuhrlander公司的1.5兆瓦双馈风电机组,一举填补了国内大风机发电的空白。 2008年,华锐风电当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402.5兆瓦,超越金风科技,排名中国第一;2009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3510兆瓦,排名世界第三。韩俊良实现了“三三五一”战略的第一步。

 

这一激进的战略如同双刃剑,而与“成果”相随的还有隐患。201115日,华锐股票首发当天下午1830分,在张家口市尚义县施工工地进行安装调试风机时,发生触电事故,造成人员伤亡;9个月之后,酒泉施工现场伤亡事故再次上演。但质量事故并未阻止华锐的激进步伐,2011年,在中国风机制造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华锐依然高歌猛进。

 

除质量隐患外,华锐与合作者和供应商的关系也在恶化。2011年秋,它曾经的主要合作伙伴美国超导公司将其告上法庭,称其盗窃了超导具有知识产权的技术。这场海外诉讼严重阻挡了华锐进军海外的脚步。据知情者透露,“超导纠纷只是浮出水面的一宗,斯凯孚(华锐早期的欧洲轴承供应商)曾因欠款差点同华锐打起官司。”华锐股东之一的大连重工也因华锐有高达35亿的欠款而对其非常不满。最初曾对华锐大力扶持的华能集团,也转而宣布与明阳风电合作。

 

“这些问题在一开始并不受韩总的重视,韩总最重视的是政府和客户,对供应商的态度是非常强势的,短时间内逼出来的产品,怎么可能不出现问题?但韩总凭借出色的公关能力,华锐一直能保持着急速发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离职人员说。根据他的估算,那段时间到华锐考察的国家核心高层领导不下5位。

 

2011年,受风电脱网事故影响,中央政府收紧风电场审批权,华锐开始走下坡路。“在2011年国内风电市场出现萎缩的情况下,韩俊良依然用自己的方式拓展风电市场,保持华锐的强劲势头,但大量设置子公司和增加基地,进一步增加了资金压力。” PFC能源咨询公司分析师陈竹表示。

 

韩俊良主导了公司所有重大事项的决策,他最为迷恋的是速度和规模。知情者认为韩俊良曾犯了两个致命错误。其一是2010年错误预估形势,孤注一掷与供应商签订大量供货合约,这引发了日后高库存和供应链问题。2011年,其现金流高达负59亿元之多,捉襟见肘之际,华锐不得发行55亿的公司债。其二是韩低估了美国超导指控华锐盗窃知识产权这一跨国诉讼的负面影响,其海外市场因此全面停滞。

 

2012年,华锐风电无故解约800名毕业生,更改三方协议。资金险情不断,财务恶化,也随着华锐“解约门”开始浮出水面。数据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华锐风电营业收入为36.34亿元,亏损2.55亿元,业绩同比下滑了128%4年来首次出现亏损,处于资金净流出状态。

 

今年3月初,华锐风电发布公告称,2011年虚增净利润1.68亿元,原因是会计师出现“提早确认收入”的差错。“扩张太快无疑是华锐风电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林伯强指出,华锐风电的情况和光伏企业赛维、尚德的情况很相似,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依旧保持了高速的扩张,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加上国内的风电市场进入低迷阶段,华锐风电的亏损是必然的。

 

在韩俊良310日递交离职书前几天,“会计门”事件爆出,419日,中国证监会发言人表示,华锐风电2011年度财务报表有关账务处理存在会计差错,目前该公司已公告被采取责令改正监管措施的情况,正在落实整改。下一步证监会将视情况采取进一步措施。《红周刊》特约作者胡东辉认为,韩俊良的离开或许是一种必然,他必须为华锐风电的重大经营失误和财务丑闻承担责任。


[1][2]
参与讨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晶科能源24年业绩发布
评论(0)  2025年4月30日
国家电网一季度新增新能源并网超5000万千瓦
评论(0)  2025年5月5日
冀北电力优秀动画作品斩获北京国际电影节奖项
评论(0)  2025年5月4日
国网冀北电力申请一项储能电站专利
评论(0)  2025年5月3日
国网冀北电力申请一项分布式光伏专利
评论(0)  2025年5月2日
冀北电力申请并网双馈风电场参数整定专利
评论(0)  2025年5月1日
创建配电网 高质量发展样板
评论(0)  2025年4月30日
国网冀北电力领导层调整
评论(0)  2025年4月29日
国网冀北张家口风光储输新能源申请专利
评论(0)  2025年4月28日
东方日升推广会广东站圆满落幕!
评论(0)  2025年4月28日
华北电力大学和国网冀北电力申请一项专利
评论(0)  2025年4月27日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中石油 能源界 中石化 科士达 中海油 国家电网 华能
华电 国电 贸促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能源化工学会 国家煤炭工业协会 国家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走出去 人民能源 新华能源 中国能源网 中新网能源 中国网能源频道
新浪 搜狐      
版权所有© 新能源经贸观察 《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 国内统一刊号 / CN10-1125/F
地址 / 北京市东三环中路乙10号 艾维克大厦24层2418 邮编 / 100022 电话 / 010-65667120-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