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能源网
注册 登录
政产学研界大咖齐聚北京共商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大计
作者: 评论(0) 标签:
分享到:


图为会议现场

图为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致辞

    2016年11月14-15日,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和电池中国网联合主办,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壹能(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2016’第五届中国电池市场年会暨第一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第二届中国电池行业智能制造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政、产、学、研等领域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等500余位嘉宾齐聚一堂,剖析问题、分享经验,共同商讨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大计。来自国务院新闻办、中组部、中宣部、国家工信部、国家工商总局、中央电视台等部委机构相关领导莅临大会并致辞。

图为电池中国网总编辑张雨主持会议

    国家工信部装备工业司陈春梅在主旨演讲中,对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予以肯定,并对目前动力电池行业存在的“小、散、乱”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她表示动力电池安全性、行业监管以及指导行业整体发展,将成为主管部门未来工作的重点。

    会上,主办方同期发布了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电池中国网、安信证券共同编写的《2016中国动力电池市场行业报告(简报)》。该报告是由“‘趋•动未来’2016电池产业链联合调研活动”调研组在对国内近50家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进行实地调查走访后,汇总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发展的第一手资料,并从宏观政策、国际市场、国内市场、产业链发展现状、终端应用市场、投资机会与风险等方面,深入分析了2016年我国动力电池发展形势与产业格局,并对行业未来发展作出预测。

图为会议现场

    在14日上午举办的“市场狂潮下的动力电池产业链构建”主题论坛上,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就我国新能源汽车特别是新能源乘用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等进行了分析与阐述;长江汽车副总裁姜安宁、力帆万光新能源副总经理李克俭、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魏银仓等新能源车企负责人,分别从各自企业的角度表达了新能源车企在发展过程中对动力电池的诉求;双登集团总工程师佘沛亮、力神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娜、广东猛狮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乐伍站在动力电池制造企业的角度,分别同与会嘉宾分享了各自企业在技术创新、战略布局等方面的经验。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俊奎、双登集团江苏富朗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刚与姜安宁、陈乐伍、魏银仓等企业负责人,还就“如何打通动力电池产业链”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参与讨论的嘉宾一致认为,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来看,必须打通动力电池产业链,而只有把力量聚焦到客户身上,才能更好地构建动力电池产业链。

图为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常务副主任黄学杰主持“市场狂潮下的全球动力电池及材料技术展望”主题论坛

    在14日下午举办的“市场狂潮下的全球动力电池及材料技术展望”主题论坛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中美清洁汽车联盟副主任王贺武从宏观角度,分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常务副主任、研究员黄学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主任肖成伟,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吴锋,韩国SNE Research CEO金炳周,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产业经济与趋势研究中心资深产业分析师吕学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工作部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研究室方凯正等国内外研究机构知名专家,分别对全球动力电池材料及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浙江超威创元实业有限公司市场总监程焱松,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谭欣欣,江西百思特锐动力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林健,北京当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经理陈彦彬,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闫慧青,风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勇,北京科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华剑锋,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实验室副主任赵光金等专家和动力电池制造企业负责人,分别向与会嘉宾就动力电池正负极材料、电池性能、BMS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和创新应用作了详细介绍。程焱松、陈彦彬、闫慧青、吕学隆等嘉宾还讨论了市场狂潮下动力电池材料技术的发展趋势,嘉宾们一致表示,尽管一些新的材料和电池技术竞相“露脸”,但如何实现“产业化”才是考验产、学、研各方的最大难题。

图为现场讨论环节


    在15日上午举行的“市场狂潮下的全球动力电池‘智能制造’潮流”主题论坛上,与会嘉宾紧紧围绕“动力电池智能化生产”这一主题进行深入讨论。深圳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于建忠、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钱政伟、深圳时代高科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田汉溶、深圳今天国际物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游宏杰等国内领先动力电池智能设备供应商代表,就国内动力电池“智能制造”现状、创新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等行业关注的问题,同与会嘉宾进行了分享;三星环新(西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明、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技术总监刘震、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袁中直、江苏天鹏电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璇、武汉千里马电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敬文等企业负责人,从动力电池制造的角度,诠释了“智能制造”对动力电池各方面性能提升的重要意义。嘉宾们在对“我国锂电制造如何迎接‘工业4.0’”这一主题进行讨论后表示,要缩小我国电池设备企业与国外同行的差距,除了向国外同行学习之外,更多要靠自己。要实现推进中国电池行业自动化或者智能化制造的目标,需要电池企业、设备企业协同发展,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

图为现场讨论环节 
   

    15日下午举行的“市场狂潮下的动力电池后市场布局”主题论坛上,嘉宾们围绕“动力电池回收与再利用”这一话题展开讨论,谋划动力电池后市场布局。会上,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国际能源研究所所长王进、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戴长松、ASTM中国首席代表刘斐、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刘仕强等专家、学者,对动力电池梯次回收利用现状、标准对回收的影响、回收再利用相关技术、梯次利用项目进展等情况,向与会嘉宾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平、国轩高科工程研究院院长杨续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第二事业部网络能源厂长吕明海、北京赛德美公司董事长和CTO李荐等企业代表,从实际应用角度分析了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以及解决方法。刘彦龙、陈平、杨续来、吕海明、李荐等嘉宾在发言后的讨论环节就如何布局动力电池后市场展开讨论,并一致认为,在动力电池回收领域,既需要市场手段,也需要行政手段,只有二者并举,才能很好地解决即将面临的大规模动力电池回收问题。

图为现场讨论环节
  
  会后,多位与会嘉宾表示,本届会议对动力电池产业目前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对未来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发展作出了相关预测,对电池特别是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有助于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本届会议共吸引了来自国内外200余家动力电池产业链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报名参会,与会人数达500多人,新华社、人民网、中新社、中国网、搜狐、新浪、凤凰、电池中国等60余家主流媒体参会并对大会进行相关报道。


参与讨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晶科能源24年业绩发布
评论(0)  2025年4月30日
国家电网一季度新增新能源并网超5000万千瓦
评论(0)  2025年5月5日
冀北电力优秀动画作品斩获北京国际电影节奖项
评论(0)  2025年5月4日
国网冀北电力申请一项储能电站专利
评论(0)  2025年5月3日
国网冀北电力申请一项分布式光伏专利
评论(0)  2025年5月2日
冀北电力申请并网双馈风电场参数整定专利
评论(0)  2025年5月1日
创建配电网 高质量发展样板
评论(0)  2025年4月30日
国网冀北电力领导层调整
评论(0)  2025年4月29日
国网冀北张家口风光储输新能源申请专利
评论(0)  2025年4月28日
东方日升推广会广东站圆满落幕!
评论(0)  2025年4月28日
华北电力大学和国网冀北电力申请一项专利
评论(0)  2025年4月27日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中石油 能源界 中石化 科士达 中海油 国家电网 华能
华电 国电 贸促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能源化工学会 国家煤炭工业协会 国家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走出去 人民能源 新华能源 中国能源网 中新网能源 中国网能源频道
新浪 搜狐      
版权所有© 新能源经贸观察 《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 国内统一刊号 / CN10-1125/F
地址 / 北京市东三环中路乙10号 艾维克大厦24层2418 邮编 / 100022 电话 / 010-65667120-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