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能源网
注册 登录
今冬煤改气面临百亿天然气缺口 大气治理遭遇“气短”
作者:人民日报 评论(0) 标签:
分享到:

  11月15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正式进入供暖季。每年此时都是天然气供应最紧张的时期,而今年,各地为了治理大气污染,纷纷实施煤改气,这使得今年或将面临史上最严重的天然气供应缺口。

  需求大增,今冬天然气缺口将达100亿立方米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在2013年全国天然气迎峰度冬供应保障协调会上透露,今年全国天然气供应缺口达220亿立方米,经过各方努力挖潜后,仍有100亿立方米左右的缺口,而去冬今春,天然气缺口仅为40亿立方米左右。

  “缺口如此之大,说到底还是需求增长太快,生产一路快跑还是跟不上需求。”国家发改委一位相关负责人一语道破其中缘由。

  我国天然气消费结构以民用为主,而且近年来呈几何倍数增长。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天然气消费量1995—2012年复合年均增速为10.93%,大大高于世界同期3.52%的增速。

  尤其是今年,在大气治理“国十条”的推动下,各大城市纷纷出台城市气化规划,实施煤改气工程,此举直接拉高了天然气需求。以新疆乌鲁木齐为例,从去年供暖季后开始煤改气,一共改造了189个小燃煤锅炉。煤改气之后的第一个冬天,全市天然气需求量最高峰时达到1700万立方米/天,而在煤改气之前,这个数字不过500万—600万立方米/天。

  据有关资料显示,到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全面淘汰燃煤小锅炉,改用天然气。北京市要求,从今年开始到2017年,将全面实现电力生产燃气化,到2016年基本完成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锅炉煤改气。天津市要求今年对城区供热燃煤锅炉煤改气“清零”。去年京津冀三地燃煤总量达到3.73亿吨,而今年这些燃煤都需要大量的天然气来替代。

  开源节流,石化企业停产减产保民用

  为了保障供给,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做好2013年天然气迎峰度冬工作的意见”,一方面要求中石油等能源企业努力开源,增大供给量;另一方面,要求压减工业用气,确保居民用户不断气。

  据介绍,近年来我国天然气生产的增长幅度相当惊人,到2012年已经增加到1075亿立方米。为了保证今年冬季供应,中石油的长庆、青海、四川、塔里木等主力气田的生产任务,在年计划的基础上又平均加码了3%。

  中石油还在加紧建设地下储气库,以保障在冬季供应最紧张的时候作为应急之用。继6月西南油气田公司相国寺储气库投产后,7月,中国最大的储气库——呼图壁储气库在新疆成功投产,目前已累计注气12亿立方米。

  此外,中石油等企业还加大了国外采购液化天然气现货力度,以缓解国内用气压力。

  在压减工业用气方面,各地力度也相当之大。11月12日,沧州大化发布公告称,按照“保民用,压工业”的原则,该公司的天然气供应将被暂停。河南的中原大化也将从11月20日开始停工80天。

  工业限气也直接波及中石油自有企业。乌鲁木齐石化、宁夏石化、塔里木石化和兰州石化等企业已率先开始压减用气量。据介绍,乌鲁木齐石化的供气量由原来的250万立方米/天,下调至150万立方米/天,其化肥二厂甚至已全面停产。

  尽管如此,今年天然气供应的形势仍不乐观。有咨询机构分析,随着天气转冷后真正进入冬季供暖高峰期,城市中小工业用户停气,或者出租车排队加气的现象仍难避免。全国范围内的化工厂、工业和车用等用户可能会被限气,限幅将从20%、40%开始逐步抽紧,如果遭遇持续低温等极端天气,限幅或进一步加大。

  专家提醒,各地煤改气需量力而行,合理安排进度

  面对今冬明春出现的天然气供应紧张情况,业内专家普遍呼吁社会各界要理性看待。由于中国天然气资源并不丰富,供需矛盾将长期存在。而要破解气荒难题,必须从供应和需求两方面共同发力,并充分运用政策和价格杠杆,缓解压力。

  在供应方面,专家认为,进一步加大储气库建设,削峰填谷是一个重要手段。目前,中国的储气库容量仅23亿立方米,不足年消费量的2%,远低于国际平均10%—15%的水平。而且,储气库的功能不仅局限于天然气季节调峰,更重要的价值是作为城市应急储备和国家战略储备,因此国际上的储气库建设大多由政府主导。有专家建议一些用气需求量大的城市可以自建调峰用的储气库,用于冬季供应紧张时的月度调节。

  在需求方面,专家则建议在目前天然气供需矛盾紧张的现实情况下,工业企业要合理安排自己的生产和停产检修时间,争取错开用气高峰。而对于煤改气,各地则要量力而行,合理安排进度。如果过于集中,势必加重紧张局面。

  在价格机制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则认为,应继续深化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长期实行低价格政策,易造成资源消费过度扩展和浪费。应在充分考虑其他能源的比价关系,以及国际市场天然气价格的同时,逐步建立我国天然气产业链各环节顺畅的价格联动机制。 


参与讨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晶科能源24年业绩发布
评论(0)  2025年4月30日
国家电网一季度新增新能源并网超5000万千瓦
评论(0)  2025年5月5日
冀北电力优秀动画作品斩获北京国际电影节奖项
评论(0)  2025年5月4日
国网冀北电力申请一项储能电站专利
评论(0)  2025年5月3日
国网冀北电力申请一项分布式光伏专利
评论(0)  2025年5月2日
冀北电力申请并网双馈风电场参数整定专利
评论(0)  2025年5月1日
创建配电网 高质量发展样板
评论(0)  2025年4月30日
国网冀北电力领导层调整
评论(0)  2025年4月29日
国网冀北张家口风光储输新能源申请专利
评论(0)  2025年4月28日
东方日升推广会广东站圆满落幕!
评论(0)  2025年4月28日
华北电力大学和国网冀北电力申请一项专利
评论(0)  2025年4月27日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中石油 能源界 中石化 科士达 中海油 国家电网 华能
华电 国电 贸促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能源化工学会 国家煤炭工业协会 国家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走出去 人民能源 新华能源 中国能源网 中新网能源 中国网能源频道
新浪 搜狐      
版权所有© 新能源经贸观察 《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 国内统一刊号 / CN10-1125/F
地址 / 北京市东三环中路乙10号 艾维克大厦24层2418 邮编 / 100022 电话 / 010-65667120-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