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能源网
注册 登录
新奥集团与加拿大卡尔顿大学签署清洁能源研究合作协议
作者: 评论(0) 标签:
分享到:

     1016日,全球清洁能源供应商新奥集团与加拿大卡尔顿大学在北京签署了一项协议,双方将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市的卡尔顿大学设立清洁能源研究院,共同探索液化天然气(LNG)清洁能源及相关技术。卡尔顿大学校长Roseann O’Reilly Tunte及新奥集团首席技术官甘中学博士等嘉宾出席签约仪式。

     根据协议,新奥集团将资助卡尔顿大学工程设计学院成立“新奥清洁能源研究中心”,针对天然气液化和存储技术展开研发,研究使用液化天然气的大型货运车辆的集成,建立工业和技术标准,另外,新奥集团将在卡尔顿投资设立加拿大自然科学和工程研究委员会(NSERC)工业研究讲席教授职位,促进双方技术交流。

      新奥集团首席技术官甘中学博士表示:“加拿大将成为页岩天然气出口的领导者,而卡尔顿大学拥有先进的技术力量能确保这一宝贵的新资源的安全的储存与运输,新奥一直在积极扩大国内外天然气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卡尔顿大学在制冷、热能和车辆工程方面的专长将对双方在LNG的生产及LNG卡车的发动机的研发领域的工作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卡尔顿大学校长Roseann OReilly Tunte表示:“双方的合作是一种自然的结合,新奥集团是清洁能源创新的全球领导者,而卡尔顿大学的使命也在于促进世界各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和高兴双方能在清洁能源这个重要领域研究合作。”

“新奥清洁能源研究中心”将由新奥集团首席科学家谷俊杰博士领导。谷俊杰博士于2008年加入新奥集团,他同时也是卡尔顿大学的终身教授,在能源转化及合成天然气这一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在谷俊杰看来,该研究院是卡尔顿大学与新奥集团紧密合作的延伸,卡尔顿大学技术领域的专长将极大帮助新奥在液化天然气生产使用及LNG卡车发动机等领域的探索。

 

 

附:谷俊杰介绍

谷俊杰,男,汉族,1964生,1987获天津大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2获破格副教授职称(时年28岁)。1995-2000留学德国凯撒斯劳腾大学,获博士学位。2000-2002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2002年起任教于加拿大卡尔顿大学,2006获终身教职。2008年学术休假起,任中国新奥集团煤化学首席科学家。2010年入选中组部“千人计划”,获“国家特聘专家”称号;并获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称号。

    谷俊杰的研究涉及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环境工程和能源技术等领域。特别是超临界水的化学和能源转化过程,余热制冷、热泵等技术。领导并参与国内外重大科技项目二十余项。2010年,谷俊杰被聘为“十二五”863计划“大规模煤制清洁燃料关键技术及工艺集成研究”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专家。

    谷俊杰在研究生涯共发表国内外论文100余篇,论著4部。申请中国和国际专利40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er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emical Reactor Engineering十余家国际学术杂志任编委及评委。2005创立美国暖通制冷和空调工程师协会渥汰华(ASHRAE, OTTAWA)奖学金,并先后获2009新奥集团一等功勋奖、2007加拿大石油青年发明家奖 (PetroCanada Young Innovators Award)2006卡尔顿大学科研成就奖 (Research Achievement Award, Carleton University)2000-2002加拿大自然科学和工程研究院博士后奖 (NSERC Postdoctoral Fellowship)1995-2000德国学术交流署博士学位奖学金(DAAD PhD Scholarships)等。

关于新奥集团

新奥集团创建于1989年,以创新清洁能源为使命,立志做现代能源体系推动者,成为受人尊敬的全球清洁能源企业。以技术创新为核心能力,为客户提供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通过为客户提供泛能网接入服务,搭建相关利益方的价值交互平台,满足客户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需求。

新奥从燃气业务起步,经过持续的战略升级与产业拓展,构建了能源分销、智能能源、太阳能源、能源化工等相关多元产业。截至201212月,集团拥有员工3万人,总资产超过600亿元人民币,100多家全资、控股公司分布于国内20余省份及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

关于卡尔顿大学:

    卡尔顿大学(Carleton University)坐落在加拿大的首都,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科研和教学机构, 有着引领变革的传统。拥有国际知名的教职员工和研究人员,有超过25,000名来加拿大各省与世界各地的100多名学生,超过65个专业,包括公共事务,新闻,电影研究,工程,高科技,以及国际问题研究。卡尔顿大学创造性的,跨学科的和国际化的方法实现了许多科学技术、商业、管理、公共政策和艺术方面的重大发明和创新。作为一个创新机构,卡尔顿大学以独到的方式为世界问题的解决,推动共同的认知和理解提供方案。

    卡尔顿校园内有850多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并在中国有650名校友。最近从中国华中师范大学来了五名教师。在过去的几年里,卡尔顿大学已经与中国建立了广泛的联系。首都文化、语言和商务孔子学院于20124月在卡尔顿成立,已成为一个探索加拿大和中国共同面对今天的全球经济的挑战和机遇的枢纽。大量的政策制定者、商业人士和社区领袖参与的活动,为各种各样的世界问题的探索提供了平台。

 


参与讨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晶科能源24年业绩发布
评论(0)  2025年4月30日
国家电网一季度新增新能源并网超5000万千瓦
评论(0)  2025年5月5日
冀北电力优秀动画作品斩获北京国际电影节奖项
评论(0)  2025年5月4日
国网冀北电力申请一项储能电站专利
评论(0)  2025年5月3日
国网冀北电力申请一项分布式光伏专利
评论(0)  2025年5月2日
冀北电力申请并网双馈风电场参数整定专利
评论(0)  2025年5月1日
创建配电网 高质量发展样板
评论(0)  2025年4月30日
国网冀北电力领导层调整
评论(0)  2025年4月29日
国网冀北张家口风光储输新能源申请专利
评论(0)  2025年4月28日
东方日升推广会广东站圆满落幕!
评论(0)  2025年4月28日
华北电力大学和国网冀北电力申请一项专利
评论(0)  2025年4月27日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中石油 能源界 中石化 科士达 中海油 国家电网 华能
华电 国电 贸促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能源化工学会 国家煤炭工业协会 国家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走出去 人民能源 新华能源 中国能源网 中新网能源 中国网能源频道
新浪 搜狐      
版权所有© 新能源经贸观察 《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 国内统一刊号 / CN10-1125/F
地址 / 北京市东三环中路乙10号 艾维克大厦24层2418 邮编 / 100022 电话 / 010-65667120-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