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能源网
注册 登录
变革:不仅仅是预言
作者:朱行远 评论(0) 标签:
分享到:

       近三十年来,有两件事情正深刻地改变着目前的世界:互联网技术以及气候变化。

       互联网作为信息产业的革命性产物,不但改变了信息存储、传递、分享方式,它也正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经济的发展模式:现在,互联网对于G20国家的GDP贡献率已经达到5%,对发展中国家的GDP贡献率达到18%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像道路一样的基础设施,生产以及生活,都建筑在互联网之上。《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预言:未来每个行业都会互联网化。

       长期浸淫互联网行业研究的易观国际CEO于扬甚至说:如果这个世界上还有行业、企业没有被互联网改变,那是不对的。

       在某种程度上说,能源行业,就是于扬所谓的“不对的行业”。

       另一件改变世界的是一种判断:气候变化。确切地说,是气候变暖。近100年来,地球气候经历了“冷、暖、冷、暖”四次波动,但总体而言,气温为上升趋势。尤其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对人类而言,这将是致命的。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导致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是化石能源的使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这导致了人们对于能源的重新评估。正如美国独立学者斯科特 L.蒙哥马利所说,过去新的能源的产生,更多是供给、需求、成本等市场力量以及技术驱动,而现在,动因更多地涉及地缘政治、剧烈波动的价格以及对污染、公众健康、生态破坏和气候变化的担忧。他预言,能源在21世纪的转变的可能性是前所未有的,在这次转变中,社会利益首次优先于能源优势。

       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由此提升到了更高的角度。

       “互联网+清洁能源”,究竟是什么?

       在美国预测大师杰里米·里夫金看来,这是第三次工业革命。

       但与其说这是工业革命,不如说是现代能源体系的革命。工业是一个采集原料,并把它们生产成产品的工作和过程,内涵以及外延都恢弘阔大。能源行业既是工业的基础行业,也是工业的一部分,其来源与利用方式的革命性变化,并不意味着一定引起全局性的质变。

       “通信方式+能源来源及其利用方式”,是里夫金界定工业革命的基础。由此,他认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印刷品这种通讯方式,以及以煤炭为主要能源、以蒸汽机为主要利用工具的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电信技术、以石油等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以及内燃机推动。

       且不论里夫金预言的工业革命是否正在或者将发生,他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所描述的能源利用方式,则正在现实中上演。

 

分散式的供能

       2008年,当全球油价达到147美元一桶的时候,很多人意识到,全球正在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很多传统燃油式的电厂在不断地关闭。那些基于石油的副产品:药物、塑料、杀虫剂、农业化工物资都在走向衰退,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碳基工业文明正不断显出疲态。

       尽管石油、煤炭、天然气这些能源仍是现实世界的主宰,但是它们已经变得不那么安全,也缺少了继续大规模存在的舆论空间。

       一个分散式供能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

       现在世界上有1/3的人都在以光速的方式相互交流,他们通过互联网交换信息,而且使用成本非常低。互联网是分散式的,而且是点对点。当互联网与能源相结合,那就是分布式的供能。这样一种分布式的供能也会不断地集中在一个大的电网上,为大家提供可持续性的能源。

       未来,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建立起一个像神经末梢式的分布式供电智能网络。我们现在正在把普遍的电网变成一种能源型的互联网。整个国家有成千上万分散的建筑,每一个都是一个小小的电网,小小的电源。

       人们可以在建筑上安装由互联网联入和控制的智能电表,从而分别把每个建筑的电力控制连接起来。这样一来,每一个栋智能建筑在发电之后就可以通过智能电表把电力汇集到骨干网上,所有这些电力将骨干网上共享。

       如今,像丰田、福特等世界上领先的汽车制造商,都在不断地研发自己的插电式纯电动汽车。只需把车停在大楼的充电桩旁,顺手把电一插,就可以为汽车充电。如果大楼发出来的电很多,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把多余的电卖给别的汽车。

每栋建筑都是一台发电机

       现在已经有些建筑正在转化为小型电厂,它们安装了太阳能板、垂直风力涡轮机、地热泵、生物质转换装置、小水电及其他类似装置。在有些这样的建筑上,每个装置上都配备感应器,软件实时通知主人电价的涨跌,方便他们调整电力使用,在价格合适时把电力卖回给电网,使得每个人都成为“能源企业家”。

       近几年,世界各国政府都实施了优惠上网电价,为企业和家庭生产并回输给电网的可再生电力支付优厚的价格。提供低息绿色贷款,让企业和居民因“节能”而受益,这种方式也正在流行起来。

       在欧洲,尤其是很多的中小型企业,还有一些大型的具有很大占地面积的厂区的企业,他们把整个的工厂园区变成大型的分布式发电场所。欧盟已经承诺,到2020年,20%的能源将由新能源替代。

       每一栋存在着的建筑物都可以成为一个小型电网的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在这个屋顶上建立起这样的太阳能电池板,我们可以在地下挖掘出地热能,我们可以把垃圾收集起来从事垃圾发电,所有这些新型建筑都可以利用的可再生能源。

       里夫金预计,从现在开始到未来十年,这个世界上数百万的建筑物,都会被改造、被升级,开始变成新型的绿色分布式供能的建筑。

       目前,德国有100万座新型建筑已经可以自己产生绿色能源了。

       在这个国家,很多的绿色能源都是由分布式的小建筑产生的。它们的投资回报在710年左右,边际成本是非常低的。大能源公司生产的能源现在只比分布式的能源只多7%左右,因为大型的集中供电来自发电厂,他们没有办法和成百万的小型竞争者进行竞争。

 

低成本下的新商机

       当年,几百万美元的超大型计算机变成了几千元的笔记本电脑。未来,能源方面也将会如此。

       在接下来的20年中,我们会看到风能、太阳能迎来成本大幅消减和小型化的过程。

       风能、太阳能、地热的技术也将会越来越成熟,我们能够看到新型的能源产业,新型的能源供应将会变得越来越便宜,越来越廉价,就像我们的电脑一样。人们将收获这些技术所带来的好处,之前的投入将带来丰厚的回报。

       一旦我们把基础设施建好之后,这些能源的获得将几乎是免费的。可再生能源的边际成本将会越来越低。

       随着可再生能源成本的不断下降,新的商业模式也将诞生。

       现在,GE、西门子、IBM、思科都在不断地开发智能城市,包括智能地球,包括物联网等项目,所有的这些东西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以物联网为例,冰箱、家电、每一座房子里所有电器都能够用它连接起来,通过一些智能设备监测它们的变化。当把所有的这些物品联结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获得一些庞大的数据,仓库是怎么样变化的,供应链是怎么样变化的,消费是怎样变化的,所有这些大数据的反馈将使我们获得更多的分析结果。

       这样我们就可以对我们的公司和商业进行更好的管理,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同时,提升我们的价值链。这就是所谓的智能革命的真正含义。

       这些成果将惠及每一个社区、每一个公司。能源的使用效率将被大幅提升,并不断降低我们对能源的需求和浪费。

 

中国的机遇

       目前,中国的能源消费还严重依赖化石能源,煤炭消费占到约70%,石油和天然气占到20%左右,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不足10%。中国的煤电发电量世界第一,中国的可采页岩气是美国的两倍。煤炭和天然气资源的储量巨大。这种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已成为中国向清洁能源转型的严重挑战。

       同样,我们也应该看到,就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储量而言,中国堪比亚洲的“石油大国沙特阿拉伯”。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每平方米的潜在可再生能源远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

       中国的风力发电机在沿海的分布超过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中国有着巨大的地热能的热能储备正在地下等待发掘,中国也拥有巨大的生物质能在整个国家分布。海洋潮汐也在不断地拍击着海岸给我们带来大量的潜在能源。

       因此,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方面,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与此同时,在智能供电和智能电网方面,中国也很有机会成为世界的主导。

       在中国,电力传输公司是在国家的控制下,它们完全可以在国家的监管和引导之下来使用很多的智能电表和智能供电设备。在这样的情况下,电力传输公司可以生产并销售越来越多的绿色电能。

       虽然服从于中央的指示,每个地方的情况仍然是不一样的,发展的时候还要照顾各地的不同。所以,中国未来将有成千上万不同种的情况,而且在整个亚洲也会如此。

 


参与讨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晶科能源24年业绩发布
评论(0)  2025年4月30日
国家电网一季度新增新能源并网超5000万千瓦
评论(0)  2025年5月5日
冀北电力优秀动画作品斩获北京国际电影节奖项
评论(0)  2025年5月4日
国网冀北电力申请一项储能电站专利
评论(0)  2025年5月3日
国网冀北电力申请一项分布式光伏专利
评论(0)  2025年5月2日
冀北电力申请并网双馈风电场参数整定专利
评论(0)  2025年5月1日
创建配电网 高质量发展样板
评论(0)  2025年4月30日
国网冀北电力领导层调整
评论(0)  2025年4月29日
国网冀北张家口风光储输新能源申请专利
评论(0)  2025年4月28日
东方日升推广会广东站圆满落幕!
评论(0)  2025年4月28日
华北电力大学和国网冀北电力申请一项专利
评论(0)  2025年4月27日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中石油 能源界 中石化 科士达 中海油 国家电网 华能
华电 国电 贸促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能源化工学会 国家煤炭工业协会 国家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走出去 人民能源 新华能源 中国能源网 中新网能源 中国网能源频道
新浪 搜狐      
版权所有© 新能源经贸观察 《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 国内统一刊号 / CN10-1125/F
地址 / 北京市东三环中路乙10号 艾维克大厦24层2418 邮编 / 100022 电话 / 010-65667120-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