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能源网
注册 登录
我国应加快建立石油金融市场争取石油定价话语权
作者:新华社 评论(0) 标签:
分享到:

 

  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之一,中国在全球石油定价中缺乏话语权一直令人困扰。业内人士指出,争取全球石油定价话语权,我国应加快建立石油金融市场,防范油价波动风险,以保障国内石油安全。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能源国际合作报告2012∕2013》发布会上,中共中央外事领导小组办公室政策研究局副局长李鑫炜表示,尽管中国已经是世界油气市场最大的国际买家之一,但缺乏相应的话语权。同样,中国已是新能源和清洁能源领域最主要的生产者,但也缺乏话语权。

 

  以石油市场来看,国际石油定价权经历了多次演变:从西方垄断寡头石油公司定价,到OPEC定价,再到以石油期货市场价格作为定价基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高级研究员管清友指出,在今天的全球石油市场上,石油金融化已经使石油价格的决定逐步脱离供需基本面,转向金融市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企业拥有对定价的垄断。

 

  “但以美元为结算货币的定价方式,使石油的供给和定价相分离,极大增强了美国对石油市场的影响力。OPEC国家在获得大量美元收益后继续向欧美金融市场进行再投资,形成石油美元回流机制,最终使石油美元转化为金融美元。”管清友说。

 

  我国从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石油进口量不断上升。2012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7%。20年来,中国一直探索如何开展有效的国际能源合作,希望通过国际能源合作为能源可持续供应和经济高速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许勤华说,基于金融因素在国际能源合作中的作用不断增强,中国能源企业与金融机构联系更加紧密,能源商品交易的金融化程度大为提高。能源金融对中国的能源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

 

  中国石油大学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震说,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的跨国石油投资已进入新阶段,要跟跨国石油公司完全同台竞技,由单纯追求资源的国家石油公司,向具有投资属性的国家拥有的跨国石油公司转变。实现商业价值的增加已成为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与并购最重要的目的。

 

  管清友认为,虽然中国已经是石油净进口大国,但交易主体尚未实现多元化,大型石油企业由于监管和体制逻辑也不愿意参与石油期货市场。市场不开放,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就不能建立起来。

 

  他认为,当前需要研究在约束条件下建立石油期货交易所的问题,积极推动石油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开放国内石油市场,推进石油行业与金融行业产融结合,为在中国建立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石油交易平台创造条件。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石油金融市场的成功建立与人民币国际化、国内金融市场的成熟以及金融监管水平的提高相辅相成。

 

  管清友指出,世界石油市场的多极化使石油定价权趋于分散。中国应着力完善自身石油工业体系,深度介入全球石油金融和石油贸易体系,实质性地参加国际能源组织及其合作,加快建立国内石油金融市场,着力加强风险防控,而不是到国际市场谋求本身日渐模糊的石油定价权。“定价权是争不来的,但话语权却可以争取。”他说。

 

 

(选自《新华社》)

 


参与讨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晶科能源24年业绩发布
评论(0)  2025年4月30日
国家电网一季度新增新能源并网超5000万千瓦
评论(0)  2025年5月5日
冀北电力优秀动画作品斩获北京国际电影节奖项
评论(0)  2025年5月4日
国网冀北电力申请一项储能电站专利
评论(0)  2025年5月3日
国网冀北电力申请一项分布式光伏专利
评论(0)  2025年5月2日
冀北电力申请并网双馈风电场参数整定专利
评论(0)  2025年5月1日
创建配电网 高质量发展样板
评论(0)  2025年4月30日
国网冀北电力领导层调整
评论(0)  2025年4月29日
国网冀北张家口风光储输新能源申请专利
评论(0)  2025年4月28日
东方日升推广会广东站圆满落幕!
评论(0)  2025年4月28日
华北电力大学和国网冀北电力申请一项专利
评论(0)  2025年4月27日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中石油 能源界 中石化 科士达 中海油 国家电网 华能
华电 国电 贸促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能源化工学会 国家煤炭工业协会 国家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走出去 人民能源 新华能源 中国能源网 中新网能源 中国网能源频道
新浪 搜狐      
版权所有© 新能源经贸观察 《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 国内统一刊号 / CN10-1125/F
地址 / 北京市东三环中路乙10号 艾维克大厦24层2418 邮编 / 100022 电话 / 010-65667120-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