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到尉文渊,是他辞任华锐风电(601558.SH)董事长兼代理总裁的第四天。58岁的尉身着浅蓝色衬衫,格子外套,休闲裤,得了重感冒却执意不肯吃药。
尽管心情轻松了不少,但他显然还没有从华锐风电——这家中国最大的风电企业惊心动魄的变革经历中平复。2012年8月,披着“上交所第一任总经理”的资本光环,尉文渊以股东身份空降华锐担任代理总裁以应对困局,他曾踌躇满志、重拳改革,却没想到在8个月后以激烈的方式“自我革命”。
5月13日晚,中关村华锐风电总部,一场法律层面的会议紧张进行,直到凌晨都未达成决议。分歧十分明显,董事长尉文渊坚持自己的想法,却遭到了董事会绝大多数成员的反对。
知情人士透露,表决环节,9名董事中7名投了弃权票,只有尉文渊与一致行动人华锐风电副董事长刘会投了赞成票。在8个月的华锐管理中,尉文渊时常受到挑战,但在董事会上出现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
“下决心就是那一刻。过去还想,有些问题再看看,算了,别罗嗦了,我当场手写辞呈。”尉文渊告诉《中国企业家》,这并非冲动,而是之前各种问题的积累,碰到了一个时间点爆发出来。
作为财务投资者,尉文渊接盘后,在成本控制、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采购等各方面启动了系统性改革,试图将这家公司从悬崖边拉回来。
但不利的外部环境、错综复杂的内部环境,让华锐的转型异常艰难。2013年一季度,华锐风电净利润亏损2.48亿元,同比下降968.8%,营业收入6.83亿元,同比下降40.98%。表面上看,尉文渊的内部改革没有为其业绩添上“神来之笔”。
相反,3月以来,由于华锐风电自曝家丑,其财务造假风波愈演愈烈,最终造成华锐风电创始人之一韩俊良辞去董事长职务,证监会则介入调查并正式立案。而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取代韩俊良成为华锐董事长不到两个月,尉文渊选择辞去一切职务。
华锐是风电行业突飞猛进后整体困顿的一个缩影。2006年,中国风电行业开始飞速发展,华锐仅用了几年时间就膨胀为行业第一,大干快上之后又迅速跌入深渊。去年以来,行业形势日渐清晰,转型和改变打法已经成为华锐高层的共识,问题在于如何推进,是休克疗法还是渐进改良?
本刊了解到,即使在华锐内部,对尉文渊8个月的改革也充满争议,甚至一度面临巨大反弹,“医生面对比较危重的病人,是保守治疗,让他先恢复体力;还是激进治疗,直接动大手术?动手术病人可能直接死在手术台上了。”一位知情人士评价说。
尉文渊说,推动华锐变革期间,自己在办公室的墙上挂了两块匾,一个是“仁者无敌、铁面革新”,一个是“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现在,他终于如愿以偿。而华锐的转型之路却还要继续走下去。更大的一个命题则在于,当一家上市公司面临巨大危机导致创始人隐退、财务投资者接盘后,怎样的转型思路和节奏才能最终引导企业走出泥泽。
[1][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