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光伏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成果,探寻中国光伏领军企业的“成长基因”,“光伏改变世界•百家媒体进通威”大型传播活动于5月10-11日在川举行。百家主流媒体走进通威集团,参观通威新能源产业基地,实地了解了通威在智能制造、绿色发展的优秀成果,并与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刘汉元主席座谈交流。澳大利亚第26任总理陆克文阁下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活动,通威集团副总裁黄其刚,陆克文阁下高级顾问钱镜,通威股份董事、永祥股份董事长兼总经理段雍出席。
本次活动旨在组织权威及光伏行业媒体深入通威光伏产业一线,了解中国光伏企业真实情况,向社会各界传递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凝聚更广泛的共识,共同助推中国光伏行业健康发展。

媒体见面会现场
主流媒体团联合专访
展望能源变革大势
在5月11日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澳大利亚第26任总理陆克文阁下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与刘汉元主席共同与媒体团现场深度交流。
围绕“制定前瞻性发展目标,加快推进能源革命”的问题,刘汉元主席指出,加快推进新一轮能源革命,大力发展以光伏为主的可再生能源,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破解雾霾之困已迫在眉睫。当前,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全球发达经济体都纷纷制定并不断提升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且光伏发电都是其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第一主角。而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远远走在了规划前面,相应的产业政策及发展目标难以满足能源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及时调整并制定更具前瞻性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加快我国能源转型步伐,有利于从政策,社会导向,以及能源转型的目标等方面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坐标,无论从积极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角度,加快推动我国能源革命,还是促进《巴黎协定》的进一步落实,实现全人类绿色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刘汉元主席与媒体记者交流
对于中国及全球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刘主席表示,当我们以今天的技术视角展望未来,光伏发电将在二三十年后占据能源消费结构的50%以上,并成为人类最主要的能源来源方式。过去十年来,在全球新能源行业参与者们的共同努力下,光伏发电成本已从原来的10万元降至3千元至5千元,已成为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成本最低的发电方式。在我国光伏行业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制造”不仅在能耗、成本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在产品品质上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不但推动产业快速进步的车轮,而且加速实现了平价上网的到来。我们应为这个行业的前进感到骄傲,更应为“中国光伏”成为高质量、高品牌价值、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感到自豪。
针对备受关注的通威“渔光一体”创新模式,刘主席指出,通过创造性地将水产养殖和光伏发电有机融合,“渔光一体”通过技术叠加应用,每亩每年可产1吨健康水产品,同时发电5万度-10万度,相当于每亩每年输出10吨-20吨石油。不但可以提高水产养殖自动化、智能化、规模化程度,还能实现“水下产出绿色安全水产品,水上输出清洁能源”,真正实现了鱼、电、环保三丰收。通过项目推广,从源头上、过程中解决水产养殖的安全和可控,让我们吃得更健康、更安全,也为改善我们的环境而贡献力量。

陆克文先生与媒体记者交流
围绕媒体关注的全球能源变革问题,陆克文阁下表示,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无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有类似共识。2015年,中国在《巴黎协定》谈判中采取了非常积极的态度,极富创造性。随着全球环境问题加剧,以光伏太阳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在中国,光伏是一个发展迅速、规模庞大的产业,太阳能发电在中国国内市场前景广阔,太阳能需求有一定基础,随着光伏产业的发展,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所起到的作用及制定相关绿色发展政策都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与此同时,陆克文阁下还现场分享了实地参观通威太阳能“无人车间”的感受。他称赞,通威集团在新能源及水产领域取得的成绩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十分瞩目,通威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的智能化程度令人赞叹。实际上,太阳能光伏发电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成本问题,设备智能化程度越高,成本将越低,通威集团在成本方面的持续创新和杰出成绩令人钦佩。据了解,未来几年之内,在发电成本方面,光伏太阳能发电将低于煤炭发电,能源革命大幕已经拉开,成本优势将是光伏行业中期乃至长期发展中的重要保障。
彰显绿色双主业雄厚实力
作全球能源革命引领者
成立37年来,通威集团在刘汉元主席的坚强带领下,砥砺前行,跨越发展,始终站在中国企业转型变革队伍的最前沿,聚焦农业与新能源两大主业,致力于打造“世界级健康安全食品供应商”和“世界级清洁能源公司”。
凭借在新能源领域10余年的深耕积累以及稳健发展,通威已成为拥有从上游高纯晶硅生产、中游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到终端光伏电站建设与运营的垂直一体化光伏企业,形成了完整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伏新能源产业链条,并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光伏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核心参与者和主要推动力量。在新能源产业链上游,通威旗下永祥股份经过四次技改升级,已形成8万吨高纯晶硅产能,位列全球前三,产品质量、各类消耗水平和成本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产品可全面满足P型单晶、甚至N型单晶需求,达到电子级晶硅标准,真正实现高纯晶硅“中国制造”,替代进口产品,彻底改变全球高纯晶硅行业竞争格局。
在产业链中游,通威太阳能深度切入太阳能发电核心设备和产品的研发、制造和推广,现已实现总计12GW的电池片产能,是全球最大的晶硅电池片生产企业。目前,通威太阳能电池片品质达到行业一流,成本实现行业领先,各项技术指标已达世界先进水平。2017年9月20日,通威太阳能世界首条工业4.0高效电池片生产线正式投产,标志着通威制造正式步入工业4.0时代,树立了行业智能制造的新标杆。随着合肥、成都、眉山新项目相继建成投产,通威太阳能高效电池片产能将超过30GW,进一步夯实其全球最大、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太阳能电池片生产企业地位。

媒体团参观通威集团总部

媒体团参观永祥新能源厂区
在产业链终端,通威拥, 有发展分布式光伏的独特优势,并与现代渔业相结合,于全球首创<, /SPAN>“渔光一体”发展模式,将绿色智能水产养殖与光伏发电结合。例如,在20亩至30亩的鱼塘水面上,太阳能电站产生1MWp峰值功率,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48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达1200吨,由此实现“水下产出绿色水产品,水上产出清洁能源”。
作为双主业有机结合的重要战略部署,通威聚焦“渔光一体”,狠抓“543成本战略”,在全国各地推广和建立“渔光一体”基地,规模化建设大幅提升,电站获利能力跻身光伏龙头上市企业电站前三之列,已成为水面电站第一品牌。

媒体团参观通威太阳能智能制造车间
多年来,通威一直保持稳健快速发展,2018年,通威集团品牌价值一举突破550亿元,充分展示了全国乃至全球绿色农业和绿色能源领军品牌的雄厚实力!在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刘汉元主席及通威集团不断赢得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和充分肯定。作为改革开放浪潮下中国民营企业家的优秀代表,刘汉元主席先后荣获由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共同推荐确定的“改革开放四十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改革开放四十年能源变革风云人物”、“中国光伏农业领军人物”、“2018中国十大新能源年度人物”、“2018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18年度财经人物”、“2018年度风云人物”等重要荣誉。此外,2018年通威集团继续荣列“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财富》中国500强”等数十项殊荣。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