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能源网
注册 登录
中国经验:蓝天保卫加速协同应对气候变化
作者: 评论(0) 标签:
分享到: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第二十四届会议(COP24)于当地时间122日在波兰召开,为确保《巴黎协定》的全面实施制定集体行动计划。中国作为《巴黎协定》的缔约方之一,过去几年在温室气体减排上取得了重大进展,截至 2017 年,中国单位 GDP 碳排放强度已比2005 年下降了 46%,提前实现了 2020 年单位GDP 排放强度下降 40%~45% 的承诺。

过去5年,中国开启了有史以来力度最大、措施最综合、保障措施最周密以及考核最为严厉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事实上,温室气体与空气污染物具有同根同源性,造成空气污染与全球变暖最大的原因都是化石燃料的燃烧。空气污染防治的政策、措施和技术最终都会指向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模式、建筑用能的清洁化,这些工作都会带来巨大的温室气体减排效应,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过去几年,中国的空气质量大幅改善,这也极大的助推了温室气体的减排。

COP24在波兰召开的同时,第四届“创蓝”国际清洁空气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创蓝清洁空气联盟发布了《中国环境空气质量管理评估报告(2018)》。该报告不仅系统回顾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实施期间我国在空气质量、污染物减排、政策发布和空气质量管理模式上取得的进展,并对空气污染防治协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进展进行了深入分析。

“大气十条”明确提出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供应”的要求以及具体实施措施报告指出,自2013年“大气十条”实施以来,有效推动了协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中国碳排放量增速基本为零,提前实现了 2020 年单位GDP 排放强度下降 40%~45% 的承诺。同时,“大气十条”还首次提出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的目标,中国实现了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连续五年持续下降,以及全国煤炭消费总量近16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多数省市设置了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并实现了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其中“大气十条”提出煤炭消费量负增长要求的7个省(市)均完成了目标。报告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过去几年实施的清洁取暖、化解过剩产能等部分重点措施所产生的碳减排效益进行了测算,这些措施的落实对协同减排温室气体也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大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主任杨培丹在会上提到,“清洁取暖能够减少由于民用散煤燃烧而带来的黑碳排放,推动清洁取暖是一项具有显著协同效应的技术路线。我们已经和清洁空气联盟共同合作发起了‘延安清洁取暖试点项目技术征集活动’,非常高兴能通过这样的机会和平台,能在改善空气质量的同时协同应对气候变化”。

报告还针对温室气体排放控制以及空气质量的“十三五”目标实现情况作了对标分析,《“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提出的多项考核指标,如能源消费总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费、煤炭消费总量等都已提前完成。PM2.5 年均浓度、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SO2 NOX 排放总量也将有望加速实现 2020 年目标。“中国正在按照既定路线切实落实《巴黎协定》,我们有一定的可能到2050年实现零排放,做到空气质量改善和温室气体减排的双赢,产业和技术的发展将对这个目标的实现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在会上提到。

此外,报告还分析了中国2013-2017年的空气质量变化情况。2017年,环保部与全国各省(区/市)签署的《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中以 PM2.5 为考核指标的地区均全部实现了下降目标,各省(区/市)SO2年均浓度也首次全面低于国家二级标准。但当前大气环境形势依然严峻,2018年冬季气象条件总体上也较2017偏差,未来中国空气质量改善工作依然艰巨,挑战将持续升级。

实现碳减排与空气质量改善双赢是中国过去几年取得的重大成就,助力中国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同时也有效支持了巴黎协定的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创蓝清洁空气联盟主任解洪兴在会上说到:“以空气污染防治为切入点,最大化协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效益会成为应对气候变化非常有效的工作模式,有很大的国际推广价值,应得到更多的关注”。事实上,中国的经验在其他国家同样适用,尤其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验传播与应用将有效推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实现效益最大化。


参与讨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冀北地区首个构网型储能电站接入方案批复
评论(0)  2025年11月8日
国网冀北电力荣获央企“产品品牌”优秀成果
评论(0)  2025年11月7日
我国规模最大的蓄热电锅炉型虚拟电厂启用
评论(0)  2025年11月6日
“十四五”国网冀北电力发展成效·优质服务篇
评论(0)  2025年11月5日
重阳好“丰”景 电助粮归仓
评论(0)  2025年11月4日
织密防火安全网 守护绿色紫塞
评论(0)  2025年11月3日
新能源柔直孤岛系统低穿抑制专利
评论(0)  2025年11月2日
“十四五”国网冀北电力发展成效·乡村振兴篇
评论(0)  2025年11月1日
“移动方舟”守护万家灯火
评论(0)  2025年10月31日
“20年光伏环节见证者” 征集活动隆重开启!
评论(0)  2025年11月10日
晶科能源2025年三季度财报发布
评论(0)  2025年10月31日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中石油 能源界 中石化 科士达 中海油 国家电网 华能
华电 国电 贸促会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能源化工学会 国家煤炭工业协会 国家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走出去 人民能源 新华能源 中国能源网 中新网能源 中国网能源频道
新浪 搜狐      
版权所有© 新能源经贸观察 《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 国内统一刊号 / CN10-1125/F
地址 / 北京市东三环中路乙10号 艾维克大厦24层2418 邮编 / 100022 电话 / 010-65667120-8181